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元)薛昂夫  【楚天遥】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目断楚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元)薛昂夫  【楚天遥】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目断楚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四川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
(元)薛昂夫
  【楚天遥】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
  【清江引】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夕阳山外山,春水渡傍渡。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1)“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桃花也懂得伤春之愁恨,宛如红玉的花瓣点点飘落:营造出凄美的意境,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意对即可)
(2)全曲慨叹春光流逝,流露惜春、惜时的的感情。他想挽留春天却又无可奈何;运用拟人,想像春天也在为美好时光的飞逝而痛苦;由春及人,表达了无限的怅惘、惋惜之情。(意思相近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征衣。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①许浑(?-约858)晚唐诗人。②王翰,生卒年不详,唐朝开元盛世时期诗人。
1.清代学者马沅选编的《唐绝诗钞略》评《塞下曲》,说它“写得酸楚不可言”。结合全诗分析该诗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
                                                                                                  
2.王翰与许浑同样写战争的悲剧,请结合王翰与许浑所处的时代分析表达情感的不同点。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清平乐
赵令畤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春风依旧,着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的题。
夏日题老将林亭
张蠙
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语言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                                                                                         
2.诗中的老将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此诗为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时所作。
1.赏析本诗第二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丰富,请加以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注:1、白狼河,即今辽宁境内的大凌河。2、丹凤城,指京城长安。3、流黄,古时女子居室的帏帐。
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