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唐毅夫的套曲,完成下面问题           [南昌]一枝花·怨雪    不呈六出祥,岂应三白瑞。易添身上冷,能使腹中饥。有甚稀奇。无主

阅读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唐毅夫的套曲,完成下面问题           [南昌]一枝花·怨雪    不呈六出祥,岂应三白瑞。易添身上冷,能使腹中饥。有甚稀奇。无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北京同步题
阅读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唐毅夫的套曲,完成下面问题           [南昌]一枝花·怨雪  
  不呈六出祥,岂应三白瑞。易添身上冷,能使腹中饥。有甚稀奇。无主向沿街坠,不着人到处飞。暗敲窗有影无形,偷入户潜踪蹑迹。   
  [梁州]才苫上茅庵草舍,又钻入破壁疏篱。似扬花滚滚轻狂势。你几曾见贵公子锦衣绣褥?你多曾伴老渔翁箬笠蓑衣?为飘风胡作非为,怕腾云相趁相随。只着你冻的个孟浩然挣挣痴痴,只着你逼的个林和靖钦钦历历,只着你阻的个韩退之哭哭啼啼。更长,漏迟。被窝中无半点儿阳和气。恼人眠,搅人睡。你那冷燥皮肤似铁石,着我怎敢相偎。
  [尾]一冬酒债因他累,千里关山被你迷。似这等浪蕊闲花,也不是久长计。尽飘零数日,扫除做一堆,我将你温不热薄情儿化做了水。
注:孟浩然曾雪中骑驴觅诗,林和靖酷爱雪中赏梅,韩退之贬潮州时雪阻秦岭。此三人均可谓雪中寒士。
1.下列对这套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套曲表达了对雪的赞美之情。  
B.该曲首段入题,突出写雪花散漫轻浮、行踪诡秘,使 人饥寒交迫、困苦不堪的丑态。 
C.[梁州]曲运用孟、林、韩三人的事典,说明雪专门为难寒士,生动地写出了雪的罪孽。  
D.[尾]曲将作者的怨恨抒发到了极点,并开始采取行 动,将这不通人情的“薄情儿”,“扫除做一堆”,“化   做了水”
2.很明显该曲的雪极富比喻和象征意义。试对这一层含意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雪在这里象征了某些人的不良品性:到处闲逛,危害百姓,气势汹汹,欺贫怕富。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阅读《西厢记》选段,完成下面各题。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痰。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追追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1.《长亭送别》一折,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情、景描写真正达到。【滚绣球】一曲在情景交融方面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煞】一曲描绘了莺莺离别之时怎样的心理活动? 为什么有这样的心理活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减字木兰花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注】篆香:盘香,因其形状回环如篆,故称。
1.请简要分析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与温庭筠《望江南》中“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的意蕴相似。请从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两方面做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1.前人评价这首诗中“放入”一词最显气魄,你同意吗?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运用上很有特色,请就你感受最深一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问题。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夏夜追凉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1.从体裁看,两首诗都是_____________。
2.对这两首诗,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诗“石榴开遍透帘明”一句,用石榴花开写出夏日的燥热,与首句“夏席清”形成对比。
B.从苏诗末句的“梦觉”二字可以看出,前三句写的是午睡前的情景。
C.杨诗中的“追凉”意即“觅凉”、“取凉”,但与“觅”、“取”相比,“追”更能体现对“凉”的渴望。
D.杨诗首句点明追凉之因;末句“不是风”三字,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3.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相同之处,请对此做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昼居池上亭独吟
刘禹锡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注】①法酒:按照法定规格酿造的酒。②几杖复何铭:给几、杖作铭文,往往有自警或劝诫之意。汉代刘向曾有《杖铭》诗:“历危乘险,匪杖不行;年耆力竭,匪杖不强;有杖不任,颠跌谁怨?有士不用,害何足言?”
1.从体裁上看,本诗是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首句写恬静优雅环境,衬托诗人孤独闲适的情韵。
B.颈联借法酒清琴,形神兼备地刻画自已美好情操。
C.“浩然机已息”,作者于平静之语中表现旷达风度。
D.“几杖复何铭”,用反问直接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
3.颔联“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颇有意味,请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