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吕温绿原青垅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 注:贞元十四年大旱时所作。1、诗的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新疆自治区期末题
阅读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
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 吕温 绿原青垅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 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 |
注:贞元十四年大旱时所作。 1、诗的前二句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诗歌的后二句中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用了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一边是土地龟裂、禾苗枯焦、黄尘四起的严重灾情,另一边是贵族的府第里“汲井开园”的火热场景,“日日新”与“渐成尘”形成鲜明对比。 2、诗人针对“权门移芍药”事件,谴责了贵族特权阶级只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不忧国家前途的丑恶行径,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貌。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
古戍明 刘基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九洲犹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
[注]笳:号角 ⑴本诗作于元末,请结合前两联谈谈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本诗的后两联描绘了怎样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
舟中二首①(其一)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1)诗的前两联所写景物有何特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通过诗中诸多意象简要分析作者复杂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
新城道中(其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
1.第二、三两联写景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景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首联、尾联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