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问题。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问题。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问题。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下阕“我报路长”两句是词人的感叹,“谩”通“漫”,“枉、徒然”之意。认真揣摩这两句,结合全词,谈谈这首词表现了怎样的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与李清照的大多数词截然不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请分析其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的风格与柳永的《雨霖铃》的风格是否一致?为什么?(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对自己虽有出众才华,但在朝廷昏庸无能、国家前途黯淡的时刻却毫无用处的感叹。
2.浪漫主义的具体表现:(1)写梦中景象和梦中感叹;(2)写到了传说中的“天帝”“鹏”“蓬舟”“三山”等;(3)想象非常丰富;(4)意境极其开阔。
3.不一致。柳永的《雨霖铃》词风清丽婉转,幽怨凄恻,风格婉约。这首词景象壮观,想象奇特,意境开阔,有豪放之风。(言之有理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问题。忆江南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梦江南
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1.试从思想内容方面比较两首词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景物描写与感情抒发角度比较其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根据词的意境,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人物对话。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词人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卷帘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人又纠正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一剪梅
杨佥判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恶也能多!朱门日日买朱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
  [注]①《柘枝》:一种舞曲。宋时发展为多人队舞,宫乐有《柘枝》队。②能:方言。“如许、这”等之义。③朱娥:美女。
(1)从全词来看,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词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军事如何?民事如何?”这两问其实在词中可以找到答案,请就词的内容具体回答这两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对下列各诗句所表现的风格评价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④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A.豪放、雄浑、旷达、哀婉、缠绵
B.旷达、豪放、清新、哀婉、清新
C.雄浑、豪放、清新、缠绵、旷达
D.豪放、旷达、旷达、缠绵、清新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1)~(3)题。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谳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从词的体例上看,这是一首_______________。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杭州的繁华。从风格上看,属于________________派。
(2)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展现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的?试简要举例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写景状物擅长使用数字,请举例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