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题。壬辰寒食①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题。壬辰寒食①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上海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题。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出自王安石的_____________(篇名)。
2.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
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
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
3.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游褒禅山记》
2.B
3.“雪”隐喻了白发。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的感叹之情。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五代
欧阳炯
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始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
陈与义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1.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如“雁”“柳”“菊”“竹” “莲”等,它们在诗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
(1)从5个意象中选取3个,指出其常见的象征意味。
意象:_______________象征意味:_______________
意象:_______________象征意味:_______________
意象:_______________象征意味:_______________
(2)从5个意象中选取1个,结合具体作品,简析这个意象的特点及作用。(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折桂令·九日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的习俗。②乌纱:泛指帽子。
(1)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曲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作结,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