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沈思忽自惊。   注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沈思忽自惊。   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广东省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沈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举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1)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一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荒村”与“古寺”(“断霭”与“流莺”、“生”与“语”)。 
(2)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意对即可)
(3)画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行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上,衬托出过客稀少,凸显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从画面可以揣摩,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这幅画传神地表现了诗句内容。(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上阕吟咏的对象是什么?你判断的依据又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具体分析下阕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①寒蜇:寒蝉。
(1)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官舍竹
王禹傅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注]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做的虚衔。
1.第三联中有两字用得生动传神,请找出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描写竹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竹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1~2题。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注],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1.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有怎样的表达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牡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