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

行香子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安徽省期中题
行香子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1、这首词中介绍了词人哪些活动?抒发了此人怎样的情感?请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描绘了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春光图。词人在写景方面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例并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词人活动:乘兴闲游,欣赏春光。抒发的情感:欢快轻松,怡然自得。(意对即可)
2、(1)动静结合,静的百花、动的虫鸟,交相映衬,渲染出春天的绚丽多彩和生机勃勃。
  (2)远近相间,从眼前的小园到远处的茅堂小桥,从而描绘出整个大自然处处盎然的春意。
  (3)排比,上片结尾处花儿的排比表现了春光烂漫,下片结尾处虫鸟的排比表现了春光的生机勃勃。  
  (4)敷设色彩,用桃花的红艳、李花的雪白、菜花的金黄渲染出春天的色彩缤纷、盎然生机。(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浪淘沙·北戴河
*** 一九五四年夏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请写出这两诗(词)中直接表现主旨的句子。
   毛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比较这两诗(词)在景物描写上的异同点。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①泛,乘船
(1)这首绝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这种心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评价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读来却耐人寻味”。试以“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为例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张籍《酬朱庆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 朱 庆 余
(唐)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床余平日深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从两诗的内容上看,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田黄雀行
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削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泉下谢少年。
1.这首诗抒写了一则寓言故事,请简要概述故事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叙说寓言故事之前。为什么要写“利剑不在掌”一句?你怎样理解前四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退隐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依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
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1)此曲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有人说用得好,请说说好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