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 思 贾 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前两句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从整首诗来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辽宁省期末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春 思 贾 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
1.前两句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评价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①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春草青青,柳色嫩黄;桃花盛开,李花飘香,花枝披离,花气氤氲。 ②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照,使所要表达的“愁、恨”显得加倍强烈。画面上的春光点染得越是明媚,春意越是喧闹,就更能从反面衬托出诗人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答“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诗人无法排遣的深愁苦恨,也可)(意对即可) 2.①这两句不是直接抒发自己的愁情,而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借“东风”和“春日”来写愁思。 ②“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不为遣愁;“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奈,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这样,诗意的表现就更为曲折、含蓄、更有深度。(意对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新 晴 刘 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
(1)根据诗中的具体意象,说说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句中的“偷”字一作“径”,请联系诗歌,简析这两个字在表情达意上各有什么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 |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注】。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
【注】穷秋:晚秋。 1.词的开篇两句给我们展示了怎样的意境?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梁启超曾将下阕中“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赞为“新奇的比喻”,请就此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
泊歙浦 方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 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
(1)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谈谈颈联中“惊”字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问题。 |
秋心 龚自珍 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
注:作者作此诗时,已是屡次参加会试不第,而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也相继去世。 1.请结合全诗简析“秋心”的具体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二联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
(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三、四句将“在物之境”与“在我之情”融合无间,请以“乱”字为例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