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反省过分“世俗化”倾向陈平原北京大学1993年的拆南墙改建商业街,以及2001年的重建南墙,都曾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前者象征着北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反省过分“世俗化”倾向 陈平原 北京大学1993年的拆南墙改建商业街,以及2001年的重建南墙,都曾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前者象征着北大走出象牙塔,从注重政治与学术,转向强调市场与社会。至于后者,当然不仅仅是为了整治大学周边环境,而是意识到此举确实冲击到北大的教学及科研水平,使得原本以学理深厚、思想自由见长的北大,也逐渐变得急功近利起来。十几年间,以北大为代表的中国大学,左冲右突,上下求索,努力在精神价值与世俗利益的巨大张力中,寻求尽可能稳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要说中国大学之过分“世俗化”,有几个观察角度:第一,强大的资本力量,凭借大笔捐款而影响大学的具体决策乃至办学宗旨,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还很少见。第二,大学为了“生产自救”,主动走向市场,筹办大小公司以及各种名目的培训班(如“董事长国学研修班”等),这方面,各大学各显神通,多少都有斩获。第三,教育行政力量强力介入,使得各大学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自主。这是中国大学的特色,摆在面子上,谁都无法回避。第四,隐约存在着的学术与权力之间的相互交换,比如大学送现任官员博士头衔或教授职称(通过合法手段),敦请有魄力且有资源的退休官员出任院长或校长。后者现在很时髦,不说投桃报李,就算全都出于公心,此举在为大学带来丰厚人脉,使得其日后“好办事”的同时,也带进了某些官场气象。今天中国的大学,变得越来越像官场了。 美国密歇根大学,因是公立大学,必须接受政府的检查与指导,校长及教授们抱怨“行政权力过度约束”。比起中国的大学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行政力量的过度干预,以及大学中人的曲意逢迎,导致今日中国一些大学混同于官场。过于世俗化的,除了办学理念,还有教授、学生的精神面貌。大学中人,本应追求独立人格以及自由表达的权利,但在商业以及行政的双重压力下,这种“声音”已逐渐消失了。 这就说到人们常常议论的大学是否需要“围墙”。在我看来,围墙分有形的与无形的两种。有形的围墙,欧美各著名大学或根本没有,或不很明显;可不管置身于中小城市(如哈佛大学、海德堡大学),还是大都会(如哥伦比亚大学或巴黎四大),人家的校园都很幽静。我们的校园,有高大完整的围墙,但根本挡不住商业大潮以及世俗口号铺天盖地,以至你想“躲进小楼成一统”,都很难做到。大学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以及高校的过分世俗化,使得围墙里头的教授与学生,都很难再有一颗平静的心,踏踏实实地做学问。 好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明显的精神印记。记得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这样开篇的:“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请允许我套用:“大学以精神为最上。有精神,则自成气象,自有人才。” 16.下列关于北京大学拆、建南墙事件的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拆南墙意味着北大开始注重市场与社会,而不再强调政治与学术。 B.拆南墙是北大忽略教科研水平、急功近利的表现。 C.重建南墙是为了纠正办学理念的偏差,而不是为了整治周边环境。 D.拆与建体现了北大在精神价值与世俗利益的巨大张力中寻求平衡的努力。 17.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教育行政力量对大学的介入是必要的,但必须有度。 B.学术与权力的交换未必全出于公心,但客观上对大学也不是没有益处。 C.欧美著名大学的校园很幽静,主要因为没有铺天盖地的商业大潮和世俗口号。 D.要办好大学、造就人才,要注重教授、学生的精神面貌。 18.中国大学过分“世俗化”有哪些突出表现?请分条概括,不超过40字。(6分) 19.作者认为大学过分“世俗化”有什么不好影响?(6分) |
答案
16D 17C 18筹办公司及培训班;教育行政力量强力介入;敦请退休官员出任院长或校长。(每点2分,每超3个字扣1分。) 19过分“世俗化”倾向,造成大学混同于官场;造成师生追求独立人格及自由表达权利的精神逐渐消失;造成师生很难有一颗平静的心踏踏实实做学问。(每点2分) |
解析
16(A不是开始注重,也不是不再强调;B北大并没有因此忽略教科研水平;C也是为了整治周边环境。) 17(主要在办学理念及师生精神面貌。) |
举一反三
被鲁迅誉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的作品是《 》,《 》,《 》,《 》.。 |
下边是几组作者或作品,从文学知识的角度看,该组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类,把它选出来。A.《水浒》 | B.《西游记》 | C.《红楼梦》 | D.《聊斋志异》 |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4题 圣火登珠峰有悖人文绿色奥运理念 据奥组委透露,让奥林匹克的圣火登上世界最高点——珠穆朗玛峰的承诺正在逐步变成现实。火炬手今年将选择合适时机进行首次测试攀珠峰。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奥运圣火象征和平与友谊,她的每一次点燃,都会激起人们对奥运精神的憧憬与热爱。而且,如果这个创意真的变成现实,那么其象征意义将远大于其实质意义。而这种象征意义,无疑将是对奥运精神的一种最好方式的弘扬与提升,完全可以写进奥林匹克的历史。 然而,所有这一切并不意味我们可以不计后果与代价,来让奥林匹克的圣火在珠峰点燃。因为,我们还要考虑到现实的困难,考虑到作为奥运圣火传递这一重大公共事件应该力避争议,考虑到奥运圣火登珠峰,在其实际操作中,是否已经有悖人文绿色奥运理念等现实问题。如果权衡利弊得不偿失的话,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奥运圣火登珠峰的计划再次进行斟酌。 众所周知,登山作为一种时尚运动和个人爱好,虽然近年来方兴未艾,但是却一直饱受争议。尤其是自前年北大山鹰社登山队遭遇雪崩,5名队员不幸遇难事件,更是把这种争议推向了白热化。这一生命的惨剧,引起了公众对于“攀登的意义”的持续追问和深入思考。非官方数字显示,2006年已经有15人攀登珠峰死亡。《英国医学期刊》的报告称,很多年以来,攀登珠峰的死亡率一直大约是十分之一。至今已经有近200人葬身珠峰。珠穆朗玛峰攀登先锋埃德蒙德·希拉里爵士说:“人的生命远远比攀登珠峰更为重要。” 因此,即使准备再充分,即使考虑再周全,奥运圣火登珠峰活动风险仍将很大。毕竟,攀登珠峰的不可抗因素太多了。试想,如果真的发生什么意外,如果真的奥运圣火登珠峰活动要以人的生命为代价,那么,这显然是有违人文奥运之精神与理念的。 退一步讲,即使奥运圣火登珠峰活动能够圆满完成,顺利而归,那么这一活动给珠峰造成的环境的伤害,也必将是不可避免的。据估计,自1953年5月29日人类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至20世纪90年代,有约50吨塑料、玻璃和金属被倾倒在珠穆朗玛峰。而像这种不容有失的登顶,相信参加协助登顶的人数自然也不在少数,而为了新闻报道和电视直播的需要,各路记者和各行人员,以及大量的物资到时候都将齐聚珠峰,而在这过程中,势必将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势必对珠峰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轰轰烈烈的奥运圣火登珠峰活动结束后会留下什么呢?又一个官方版的《无极》?相信每个人都对此不无担忧。 (摘自2007年1月4日《羊城晚报》,作者石子砚。有删改。) 12.小题1:就奥运圣火登珠峰一事,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奥运圣火登珠峰计划将于今年启动,火炬手将选择合适时机进行首次攀珠峰测试。 | B.奥运圣火登珠峰是对奥运精神的一种最好的弘扬与提升,必将写进奥运会的历史。 | C.奥运圣火登珠峰危险重重,自人类首次登顶五十多年来,已有200多人不幸遇难。 | D.奥运圣火登珠峰很可能带来大量的生活垃圾,对珠峰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 13.小题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A.奥运圣火能在世界之巅点燃,激发人们对和平、友谊等奥运精神憧憬与热爱的象征意义要远大于实质意义。 | B.对奥运圣火登珠峰一事,作者虽然肯定其创意,但也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反对的意见,态度诚恳,观点明确。 | C.作者以北大山鹰社五名队员不幸遇难的事件为例,说明人的生命远比攀登珠峰重要,告诉人们要珍爱生命。 | D.攀登珠峰的不可抗因素及巨大风险,自奥运圣火登珠峰提出之日起,便一直广受关注,受到人们的持续追问。 | E.本文采用总分式结构,从两个方面来论证作者的基本观点,其中夹以大量事实数据,思路清晰,说服力强。 F.文章结尾采用了设问辞格,表现了作者对圣火登珠峰的担忧,其中答句以问句呈现,意味深长,启人深思。 14.小题3:联系全文,理解文章结尾“又一个官方版的《无极》”的含义。(4分) 答: 15.小题4:作者反对圣火登珠峰的原因是什么,试分条概括,并加以说明。(5分) 答: |
阅读下面的新闻调查,完成3题。 中国游客海外形象调查 一 华裔导游王先生在华盛顿的一个华人旅行社任职,干这行已有十多年,接待了很多中国来的旅游团。他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的采访时说,绝大多数中国游客的表现是好的,但确有一些人的行为举止非常不妥,最常犯的两大“毛病”,一是到处拍照,二是大声喧哗。 美国是个非常注重私人权益的国家,很多人在自家大门上写着“私人财产,不许进入”的字样。一些不明情况的中国游客,看到人家的房子或院子很漂亮,不但私自进入观赏,还四处拍照,这当然会遭到房子主人的严厉警告。即便在公开场所,中国游客也应注意哪些设施可以拍摄和录像,哪些不可以,否则可能陷入麻烦。《纽约时报》曾报道一位来自尼泊尔的游客为家人拍摄关于纽约的录像时,无意中把联邦调查局的一个办公室拍了进去,结果他当即被美国安全人员拘捕并被关押了3个月。 一些中国游客在旅游场所以及飞机、车厢、酒店和电梯等场所大声喧哗、高声说笑的行为,显得很刺眼。王先生说,有一次,他带领中国游客参观华盛顿附近的阿灵顿国家公墓,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墓也位于其中。公墓管理机构要求游客保持安静,以表示向已故者的尊敬。但有两名中国游客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路高声说笑。王先生不得不赶紧过去提醒他们要小声说话,以免引起他人不满。 王先生认为,个别中国游客的行为固然是陋习,但更多的是出于无知。如美国公共场所的自动传输带扶手电梯,一般是站着不走动的在右边,左边则保持畅通,以便他人走动快速通过,但很多中国游客不知道这一点,喜欢并排站立,堵住通道,这在美国人看来很没有教养。 二 说起中国游客在国外不受“待见”的地方,似乎许多人都能举出一大堆: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不爱护宾馆里的公共设施,甚至自助餐时间夹带食品出餐厅等等。 法国文华旅行社副总经理李晓彤女士在谈到这些情况时却认为,中国游客确实存在一些素质问题,但不是普遍现象。总的来看,中国游客整体素质正逐步提高。近十年来,到欧洲旅游的中国游客组成、旅游方式以及举止态度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出境游兴起才十多年,中国旅游市场远没有国外成熟。中国人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可能一时难以改变。在欧洲的各种旅游项目中,“荷比卢德法五国四日游”是一条常年开设、很受欢迎的旅行线路,报团走这条线路的游客很多。就在这条线路上的一些旅馆中,早餐时间会专门划定一个区域,用中文写着:“中国游客用餐区”。这些字确实让中国人不舒服。可中国游客吃饭时说话声音总是很大,影响到同时进餐的其他顾客。这其实是生活习惯差异的一种表现,中国人一边吃饭一边和同伴旁若无人地聊天在中国司空见惯,但对于习惯了安静吃饭的西方人来说,就无法接受。 至于将自助餐食品带出餐厅的情况,李女士说,现在已经很少发生这种情况。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中国游客不在乎买几块面包、几个水果的钱,并且越来越多的人更希望能够品尝到旅游地地道的餐饮。不过,随地吐痰确实是一部分中国游客存在的陋习。如果在国外随地吐痰,肯定会招致周围人异样的眼光,这种无言的批评让一些中国人脸红。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个现象,还需要中国游客整体质量的提升。 三 马来西亚华人旅游公会会长蔡伍向本报记者表示,作为最早向中国大陆开放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马来西亚并没有觉得中国游客有“另类”行为。部分中国游客素质确实有待提高,但总的来看,中国游客在当地并没有造成“文化震荡”。马来西亚的华文和英文报纸也很少报道中国游客的一些不文明举止等。事实上,马政府官员和旅游界还不断通过媒体,频频向中国游客发出邀请,希望他们来此感受独特的多元文化和缤纷的热带风情。 在马来西亚,记者也很少看到专门用中文提醒游客注意文明礼仪的牌子。但也有少数出租车里有类似“不要乱扔垃圾”字样的中文提示语。 不过,蔡伍也指出,有的中国游客身着睡衣、短裤和大背心在星级酒店大厅里走来走去,这不太符合当地礼仪。从四季分明的中国来到终年一夏的马来西亚,难免会觉得热。但是马来西亚公共场所的冷气开得很足,室内外温差很大,如果游客在酒店内穿着“短打扮”常常会感冒。这不仅是礼貌,也关系到游客的健康。 ——摘自2006年10月08日《国际先驱导报》 19.小题1:请依据选文内容尝试给三个部分分别拟一个新闻小标题。(4分) 答: 20.小题2:说说选文是选定哪几个地点展开调查的,并依据选文内容尝试归结调查结论。(5分) 答: 21.小题3:(1)针对本次新闻调查,有人认为选文只是随便选择了三个地方进行调查,因此调查结论不能令人信服。(2)针对国人出境游的不文明行为,有人认为这只是极少数人所为,并不代表国人的整体素质,因此无需大惊小怪。你是否赞同以上两种观点?联系现实,试分点论述。(6分) 答: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发现”的隐忧 人,是一种有着无穷***和好奇心的特殊“动物”,于是,便有了永无休止的“发现”和“发现”后的兴奋与满足。一次次的“发现”,人类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随之逐步深化。每一次“发现”,都给人类带来了诸多难以尽述的益处。但是“发现”并非只有正面效应,有的也隐含着负面的因子。 一百多年来,藏羚羊的繁殖地究竟在哪里?一直是困扰动物学家的谜。近年来,多位动物学家,探险者及一些科考队相继破解了这一谜团,《藏羚羊摄影展》更直观、形象地告诉了人们,位于远离藏羚羊南方栖息地一千多公里的青海可可西里湖和卓乃湖畔,即是母藏羚羊每年6月从南方北上,长途跋涉、历经千难万险要到达的繁殖地。 诚然,这些“发现”对研究藏羚羊的迁徙、繁殖及其他生活习性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但一丝隐忧也悄然袭上我的心头。在人类“发现”这一隐秘之前,数千只藏羚羊妈妈可以无忧无虑地生儿育女,繁衍它们已经为数不多的种群。如今,由于人类足迹的闯入,打破了藏羚羊繁殖地昔日的安谧和宁静。如果让疯狂的偷猎者得知了这一“发现”蜂拥而至的话,步履蹒跚的藏羚羊妈妈和它们幼小孱弱的孩子们将会面临怎样的噩运,我不敢再往下想了…… 此时,我蓦然忆起一则服装史话。17、18世纪时,为了束腰凸胸,穿着撑起的、状似鸟笼的裙子,成为欧洲女士们的一种时尚。但这一审美趣味却苦煞了服装制造商,用什么来做裙子的支撑物呢?钢丝结实,却笨重;木条虽轻,却易折。就在服装设计师们走投无路之际,忽然传来了一条好消息,有人发现了鲸须的妙用,既有弹性,可以用它来支撑起裙子,又具韧性,任你卧坐屈,伸都不会折断。于是,鲸须成了制衣业的一大支柱,用量剧增,价格飙升。结果,几十万头鲸鱼为此一命呜呼! 当今社会,我们越来越强调和重视保护人的隐私权。有时我想,自然界中的野生动物,是否也应有自己的隐私权。我们为什么非要穷究一切呢?人类似乎应有所选择和克制,不必过多地去探索、“发现”、“窥视”、干预它们的生活。也许,给藏羚羊等野生动物们留下一些已经少得可怜的隐秘空间,使人类对这些可爱的生命保存些神秘感,可能对我们彼此,都是善莫大焉之事。 (邓寒峰摘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1年第7期) 1.下列对题目中“发现”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指科学研究中,对一切事物和现象及其规律性的认识。 B.指人们已找到了藏羚羊的繁殖地。 C.指人们对野生动物生活习性、功用等过多的探究、“窥视”。 D.指人们知道了鲸须可以用来做裙子的支撑物。 2.下列对“发现”“有的也隐含着负面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人类足迹的闯入,打破了藏羚羊繁殖地昔日的安谧和宁静,影响了它们的正常生活。 B.疯狂的偷猎者已经把目光瞄准了藏羚羊,并对它们展开了大规模的猎***。 C.鲸须价值的发现,使几十万头鲸鱼为此一命呜呼。 D.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发现”若不进行必要的选择和节制,有可能使它们成为濒危物种。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野生动物应当和我们人这种特殊的“动物”一样,拥有自己的隐私权。 B.“发现”给人类带来了兴奋、满足和难以尽述的益处,但却给动物们带来了危险和灾难。 C.从野生动物的保护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必穷究所有野生动物的一切方面。 D.藏羚羊栖息地在南,其繁殖地在北,二者相距一千多公里。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一切探索和“发现”,都隐含着负面的因子。 B.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我们对野生动物不应保存有任何神秘感。 C.对自然界里的所有动物,我们都要保护其隐私权。 D.藏羚羊、鲸鱼等都已成了濒危物种。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