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小村即景韩小蕙这是晋中南广袤大地上的一个普通小村庄,普通到你都不必问起它的名字。但就是这个普通的小村庄,竟使我体验到一种地域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小村即景 韩小蕙 这是晋中南广袤大地上的一个普通小村庄,普通到你都不必问起它的名字。但就是这个普通的小村庄,竟使我体验到一种地域的魅力。 这一带的地貌真是奇特,令平原人看上一眼便永远难忘。 人正在大地上行走,突然,脚起脚落之间,路便没有了。探身一望,脚下就是直上直下的悬崖,有的深度达数十丈,令人头晕目眩。 而身后,人刚才过来的地方,明明是平展展的土地。生着庄稼,长着树木,流着河水,跑着马车。还有一座座土砖结合而筑成的农舍和用秫秆隔成的农家小院。从里面,不时传来鸡鸣、羊叫和娃儿的笑声。 倏的,一群漂亮的狗你追我逐地奔了来,撒欢儿地在地上跑着、跳着、扑咬着,尽情地嬉戏,却没见一只掉下崖去。人正在惊疑之际,崖上崖下的乡亲便喊起话来: “哎——吃哩?” “哎——吃哩。” 这是汉子的声音。声音于崖上崖下巨大的空间之中,显得格外雄浑苍凉。倘是女子,便会于雄浑苍凉之中,又夹杂上缠绵悱恻的韵味,令人遐想无穷。 一忽儿,月上高崖,清辉撒满大地,崖上崖下便一起进入了这里才有的极其静谧旷远的夜世界…… 借用地理学的名词术语,这是典型的丘陵地貌。再准确一点说,这是平原与山地的交界地带,因而既呈现平原的平整,又间有山地的起伏。起起伏伏之间,便出现大断大裂又错落有致的高崖低谷。人在高处放眼望去,但见对面崖壁像是一面巨大的史前壁画,那上面的神秘图形令你读不够也思不够。而远处,则是一派倒海翻江的山茆沟壑图,纵是天下最杰出的大师,也绘不出它们的英雄本色。 老乡们却绝少这样看景。他们更相信老辈人留下的传说。说是女娲炼石补天的那会儿,补到这里地界时伸了个懒腰,漏下一缕沙粒,地面上便不平起来。因为年深日久,他们早已没有了对女娲的愤激,生命的因子里,只留下择佳地而生息的顽强生命力。在极不规则的地表之上,他们竟顺势建起了房舍,形成村落,荷家养畜,婚丧嫁娶。虽然活得不轻松,但也能在春种秋收之中,闻得一些戏文。何况,当青草漫满黄土世界之时,山茆沟壑也显得蓊郁苍翠起来。鸟儿也能飞来几只,唧唧喳喳地叫上一阵。 这地方只是不能过冬天。一到荒凉的冬季,造化的穷凶极恶便再难掩饰了。 每当钻天杨的最后一片叶子被狂风吹落之后,生命的绿色消失殆尽,苍茫的黄土高坡就裸露出它的贫穷。高崖与低谷之间,只萧疏着荆棘枯草的几只枝杈,天低云暗,更载不动悬崖、坡坡、沟沟、壑壑的忧并愁。而夹带黄土的狂风却全然不理会这些,只一阵紧似一阵地刮着,对准光秃秃崖际,麻利地刮下一层又一层黄土,怪笑着抛洒向半空中。 在这样的日子里,连狗也不敢跑出门去;家家农户院子,更是门户紧闭。汉子蹲在炕沿上抽烟叶,婆姨搂着被吓坏的娃儿,满崖满坡满世界中,失却了一切人声兽语,只剩下黄土的怒号和黄土的***…… 这一切,是平原人无论如何也经受不住的。 与江南的鱼米之乡相比,不用说,这样的地域环境是太沉重了。 可无论历史上还是今天,这里始终被称为晋中南宝地。庄户人家的日子红火,为历史上偏居此隅的各路诸侯们奠定了太平昌盛的基础。气势恢弘的中原文化,也由这里播往陕北高原,甚至河西走廊、祁连山脉。就连异族侵略者,也不敢贸然践踏这片神圣的黄土地——有老乡告诉我,在抗战最严酷的1940年,小鬼子也只有在大规模“扫荡”时,才敢来村子里指指戳戳。 到底是谁的功勋呢? 人杰?地灵?还是天意? 天意不过是人们自己编造出来的感觉。地灵向来也是依靠人杰才得以体现的。归根结底,我以为,还是这里的人民是有血性的人民。自然环境的险恶,造就了他们挑战意识。倘若人类不劳动,不创造,不抗争,不奋斗,天天依赖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优哉游哉地享受,恐怕这世界上根本就没今天这高度发达的人类社会。 这读不透也思不透的“史前壁画”,这倒海翻江的“山茆沟壑图”特别是这依地势而形成和兴旺的小村,永远地载入我的记忆。我清楚,在今后的人生之旅上,我会常常想起它们来的。 (选自《现代散文鉴赏》) 14. 文章开篇说“这个普通小村庄,竟使我体验到一种地域的魅力”,结合全文,概括这种“地域魅力”的特点。(6分) 答: 15. 文章说“‘哎——吃哩?’‘哎——吃哩。’令人遐想无穷”,请揣摩语言,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4分) 答: 16. 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两处,并简要分析。(6分) 答: 17. 本文题目是《乡村即景》,但作者的用意显然不只是在写景,作者真实的用意是什么?(6分) 答: |
答案
14.地貌奇特(高崖低谷,大断大裂),气候恶劣(北风怒吼,生存艰难),但民情淳朴,人民勤劳有血性,具有择佳地而生息的顽强生命力,具有劳动创造,抗争奋斗的可贵精神。 15.同样的字眼,不同只在标点,一个问号,一个句号,一问一答之间,形象传神地刻画了两个乡民友好问候的场景,表达了晋中南淳朴自然的民风。 16.平原人与村里人对比,气候对平原人来说是无论如何经受不住的,而村里人却从容忍耐,从而突出村里人的坚强;拿鱼米之乡的地域和黄土高原地域的对比,突出小村地域的恶劣,层层对比之下,使小村的地域魅力凸显出来。 17.作者写景是为了抒情,采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小村之景,即奇特的地形,恶劣的气候,体现人民的精神气质。抒发了对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的赞美,表达了对小村人民坚忍不拔精神的钦佩之情。 |
解析
无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弧状人生 申永霞 汤红美是个很有点意思的主妇。 她曾经是我的房东。当我随房屋中介者刚踏进她家的房门时,便听到她很鼓舞人心的笑声。哈哈哈哈,四节拍的。 很可能是因为她自己耳背,所以也怀疑别人耳朵不太好使。这就使得她先生跟她说话须像吵架一样,轮到真正吵架时便没有了内容,一来二去,烦恼也就没有了。 她先生比她大了十岁,她的儿子又比她小了三十岁。她在他们一大一小中间,爱他们,也被他们爱。久了,她活得似乎比先生幸福些,比儿子还霸道些。 我见到她时,正是她发胖的时候。平白无故的日子,突然一天比一天胖起来。奇怪的是她形体的变化竟一点也没损伤她面容的姣美,甚至有一段时间当她胖得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她仍然是一张瓜子脸,面色光洁,五官秀美,笑容颇像一个二十岁女孩那样童叟无欺。这实在让人不可思议得很。 论起她的婚姻,也是令人奇怪的地方。她嫁给她丈夫老K的代价是被她家人真心诚意地逐出了家门。她说我到底喜欢他什么呀,我喜欢他的耳朵,我那时一见到他耳朵就想笑,笑得截不住。 我正听着听着,她说着说着笑起来。哈哈哈哈,仍是四节拍的。 知道了她的往事,从此我就很刻意地重视她先生的那双耳朵。一次两次,终于还是失望了。我不知道它怎么会吸引了汤红美,照现在看汤红美年轻时确乎是一个很美丽的人。比起她,我觉得即便老K长了一双金耳朵也会显得自愧弗如。 然而,汤红美很爱她的先生。她叫她的先生老K。老K。老K。 老K是皮鞋厂的一名工人。皮鞋的式样老得惊人,任何一只穿在脚上都能吓人一跳,工厂的效益与工人的工资可想而知。有几次每到月底发工资时,我便看到老K抱着几双皮鞋愁眉苦脸地回来了,老K的同事抱回皮鞋常常被老婆骂得要命,老K的命运真比他们好多了。汤红美一见到他抱皮鞋回来就笑。哈哈哈哈,四节拍一落,让老K心里真是惭愧极了,踏实极了。 有一段日子,老K迷惘得很,全家人指望汤红美一个人拿工资——怎么办啊。 但汤红美不这么想,并且她也不给时间让老K想。她整天充实极了,天天早晨要吃油炒饭,油炒饭炒好了,就亮起嗓门儿喊:老K。老K。小苗。小苗。叫嚷之中,先生老K和儿子小苗很不情愿地起了床吃了饭,然后三口人一块儿抹嘴出门了。老K的自卑全没了,汤红美的一叫一喊使他的上班像儿子上学一样,充满了一种神圣而又严肃的责任。 有时候,老K感慨地想,没有了汤红美,或者换了另外一个汤红美,他的一切将会是另外一种样子。 有一次,汤红美坐下来认真地让我帮她分析长胖的原因。 来来去去,列了以下两个理由。 1.吃肉多;2.睡觉多。 此时汤红美才悄悄叹一口气,说,没办法,累呀。 那时我才知道原来汤红美在单位***不是轻松活儿。她在机械厂上班,以前靠的是智力,工作轻松,但拿钱不多;后来她就要求换了岗位,加入了搬运工的行列。逢到机器出厂、材料进厂都是她最忙累的时候。 末了汤红美表功一样说,看,工资一下长了两百多。 日子如果这样过,除了汤红美偶尔为胖烦恼以外,倒也没什么大不了。 但这个家庭后来却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 一次在搬运过程中,一个工人一失手碰落了摆放的机器,噼里啪啦一堆沉重的铁物砸落下来,汤红美是伤势最重的一个,她被人抬出来时双腿已是面目全非。 在漫长的医疗过程中,汤红美又向人学会了机织毛衣。 初春的阳光常常照在汤红美的脊背上,一边的机器“吱吱”作响,粉红色的线团在她身边跳跃出各种各样的弧线,仿佛在给她从此沉寂的一生唱着赞歌。 这时候,老K就会走过来,默默望着她,说: 汤红美。 16.小说中多次写到汤红美的笑“哈哈哈哈,四节拍的”“哈哈哈哈,仍是四节拍的”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7.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汤红美”这一人物形象。(5分) 18.小说描述了主人公汤红美的“弧状人生”,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种人生的看法。(6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远与近 [美国]托马斯·沃尔夫 在小镇郊外离铁路不远的土坡上,有一所装有别致的绿色百叶窗的洁白小木屋。屋子的一侧是个园子,几块菜地构成整齐的图案,还有一个结着熟葡萄的架子。屋前有三棵大橡树,浓郁的树荫遮蔽着小屋。另一侧,生机盎然地长着一溜鲜花。整个环境弥漫着一种整齐、节俭而又朴素的舒适气氛。 每天下午两点过几分,就有一辆特快列车路过这里。 二十多年来,每当这列火车驶近小屋时。司机就拉响汽笛,听见这信号,便有一个女人出现在小屋的门廊并向他挥手。最初,她身边偎依着一个小孩子,现在这小孩已经长成一个体态丰满的姑娘。每天,她仍旧和母亲一块向他招手。 司机老了,头发变得灰白,他的孩子已经结了婚。曾有四次,在前方的轨道上,他看见酿成的悲剧——一次是一辆轻便马车,车上挤满一排排面容惊恐的孩子;另一次,一辆蹩脚的汽车在铁轨上抛锚,车上的人都吓得呆若木鸡;还有一次,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走在铁路边,完全听不见鸣笛的警告;又一次,窗内有人忽然尖叫一声跳了出去。凡是像他这样的人所能了解的悲哀和危险,他都遇到过。 但是,不管见过什么样的危险和悲剧,在他脑海里留下的印象都不如那座小屋和那挥动胳膊大胆而自由地向他招手的女人来得深刻。这印象美好而持久,超然于一切不幸和毁灭之上。 他认为自己已完全了解了她们的生活,直至她们一天中的每一小时,每一分,每一秒。他决定将来退休时,一定要去寻找她们,对她们说说话儿,因为他和她们之间,已经如此地融成一体了。 , 这一天来到了。司机终于走下火车,踏上月台,到达了那两个女人居住的小镇。他在铁轨上往返的岁月终结了,他现在只是铁路公司里享受养老金的职工了。他慢慢地踱出车站走到街上。小镇里的一切都显得这么不熟悉,就像他以前从未见过它一样。这果真是他经过了上万次的那个小镇吗?这些房屋难道真是他从驾驶室的高窗向外看到的那些房屋吗?他走着走着,茫然失措的感觉愈加强烈了。 他终于站在他所搜寻的那所房屋面前了。他看到屋前那高大的橡树、花坛、菜园和葡萄架,以及远处闪光的铁轨。 是的,这正是他所要找寻的那幢房子,他所一心向往的目的地。现在他既然已经找到了 它,他既然已经来到这儿,为什么他的手还畏缩着不敢推门?为什么这城镇,这道路,这通往他热爱之地的入口,却变成像某些丑恶的梦境中的景色一样那么陌生呢?为什么现在他感到这么彷徨怀疑和绝望呢? 最后,他敲了敲门。很快,门开了,一个女人站在他的面前。 顷刻间,他感到一阵极度的失望和伤心,而且后悔来到这儿。他一眼就认出,现在站在面前以一种不信任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女人正是原来那个曾向他招过千万次手的女人。但她的面容,却是生硬而消瘦,脸上的肌肉无力地松垂着,形成黄黄的“皱褶”,两只小眼睛充满猜疑,惴惴不安地打量着他。看到这般情景,听到那不友好的言语,那种他从她的招手中所领悟到的那股大胆、自由和亲热劲儿,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 现在,他试图解释,自己是谁,为什么会来到这儿。他觉得自己的声音听上去既不真实又可怕。但他还是支支吾吾地说下去,顽固地抑制着涌上心头的那种悔恨、慌乱和疑惧交集之感。这种恐惧感在他的心中不断地上涌,淹没了他当初的全部欢乐,并使得他为自己那充满希望和温情的举动感到羞愧。 最后,这女人几乎是不情愿地邀请他进屋,高声刺耳地叫进了她的女儿。他感到一阵难堪,坐在一间又小又丑的客厅里,竭力找一些话说,而两个女人看着他,目光里含有呆滞的、因惑不解的敌意和阴沉的、畏怯的拘谨。 后来他结结巴巴地简单说了声再见,便离开了。对着那伸向远方的、熟悉的铁轨,他内心曾是那样勇敢,充满自信;现在,在这片陌生而又不容置疑的大地面前,那块土地离他不过一箭之遥,然而他心里充满了怀疑、恐惧和厌倦。他明白了,他刚失去了光闪闪的铁路的一切魔力,那条明亮的铁轨引向的远景,还有他怀着希望追求着的美好的小小世界里那一块幻想的角落,也都一去不复返,再也得不到了。 16.小说第一自然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7.作品在塑造司机这个人物形象时,为什么要设置“司机曾目睹轨道上酿成的四次悲剧”和“小屋母女给司机留下深刻印象”这两个情节?(5分)
18.小说是如何通过对比来展现主人公的心理落差的?你认为作品反映了怎样的一种思考?(6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迟子建 年是新的,也是旧的。因为不管多么生气勃勃的日子,你过着的时候,它就在不经意间成了老日子了。 在北方,一年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在寒冷时刻,让人觉得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但在这喷嚏和咳嗽声之间,还是夹杂着春风温柔的吟唱,夹杂着夏雨滋润万物的淅沥之音和秋日田野上农人们收获的笑声。沾染了这样气韵的北方人的日子,定然是有阴霾也有阳光,有辛酸也有快乐。我每年的日子,大抵是在写作和旅行中度过的。 故乡是我每年必须要住一段时日的地方。在那里,生活因寂静、单纯而显得格外的有韵致。八月,我回到那里。每天早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打开窗,看青山,呼吸着从山野间吹拂来的清新空气。吃过早饭,我一边喝茶一边写作,或者看书。累了的时候,随便靠在哪里都可以打个盹,养养神。大约是心里松弛的缘故吧,我在故乡很少失眠。每日黄昏,我会准时去妈妈那里吃晚饭。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荡着的威猛的狗很多,所以我走在路上的时候,手中往往要攥块石头。妈妈知道我怕狗,常常在这个时刻来接我回家。家中的菜园到了这时节就是一个蔬菜超市,生有妖娆花方的油豆角、水晶一样透明的鸡心柿子、紫英英的茄子、油绿的芹菜、细嫩的西葫芦、泛着蜡一样光泽的尖椒,全都到了成熟期。不过这些绿色蔬菜只是晚餐桌上的配角,主角呢,是农人们自己宰***的猪,是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野生的鱼类。这样的晚餐,又怎能不让人对生活顿生感念之情呢?吃过晚饭,天快黑了,我也许会在花圃上剪上几枝花:粉色的地瓜花、金黄色的步步高或是白色的扫帚梅,带回我的居室,把它们插入瓶中,摆在书桌上。夜深了,我进入了梦乡,可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把黑夜照亮。 如果不是因为十月份要赴港,我一定要在故乡住到飞雪来临时。 我去香港两次,但唯有这次时间最长,整整一个月。香港的十月仍然炽热,阳光把我的皮肤晒得黝黑。运动是惹人上瘾的,逢到没有活动的日子,我便穿着一身运动装出门了。去海边,去钻石山的禅院等。有一天下午,我外出归来,乘地铁在乐富站下车后,觉得浑身酸软,困倦难挡,于是就到地铁站对面的联合道公园睡觉去了。别看街上车水马龙的,公园游人极少。我躺在回廊的长椅上,枕着旅行包,听着鸟鸣,闻着花香,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向西了,我听见有人在喊“迟———迟———”,原来是爱尔兰女诗人希斯金,她正坐在与我相邻的椅子上看书呢。我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在国外,蜷在公园长椅上睡觉的,基本都是乞丐。 在香港,我每天晚上跟妈妈通个电话。她一跟我说故乡下雪的时候,我就向她炫耀香港的扶桑、杜鹃开得多么鲜艳,树多么的绿等等。但时间久了,尤其进入十一月份之后,我忽然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我想念雪花,想念寒冷了。有一天参加一个座谈,当被问起对香港的印象时,我说我可怜这里的“绿”,我喜欢故乡四季分明的气候,想念寒冷。他们一定在想:寒冷有什么好想念的?而他们又怎能知道,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啊! 十一月上旬,我从香港赴京参加作代会,会后返回哈尔滨。当我终于迎来了对我而言的第一场雪时,兴奋极了。我下楼,在飞雪中走了一个小时。能够回到冬天,回到寒冷中,真好。 年底,我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是艾芜先生的儿子汪继湘先生和儿媳王莎女士为我签名寄来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南行记》和《艾芜选集》,他们知道我喜欢先生的书,特意在书的扉页盖了一枚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汤道耕印”的木头印章。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的灿烂。王莎女士说,新近出版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他们都没有要稿费,只是委托新华书店发行,这让我感慨万千。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垃圾一样的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可以获得极大的发行量,而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遭到冷落。这真是个让人心凉的时代!不过,只要艾芜先生的作品存在,哪怕它处于“寒冷”一隅,也让人觉得亲切。这样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 (原载2006.12.30《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9.第3段,作者浓墨重彩铺叙了她在故乡感受到的哪些情景?请分条概括说明。(6分) 20.指出画线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简要说明表达作用。(6分) 21.作者在文中叙写了香港之行的哪些感受?在全文构思上起何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22.联系全文,请简要说明作者感到“寒冷也是一种温暖”的缘由。(6分)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1-15题。 顺着石板街走到从前 ⑴游淮安河下镇,运气出奇的好。一路豪雨,临近镇子时,却住了雨脚。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青砖黛瓦的建筑。古巷弯弯曲曲,旧宅瓦椽不整,老店铺面半朽。随便走进一处宅院,都能在弥漫的湿气中嗅到浓郁的历史气息。雕花窗棂、檐兽、陶缸、红木桌椅和青花瓷器,隐隐透出了往昔的热闹和繁华。 ⑵但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里铺路的石板。 ⑶古镇里的许多铺路石板,久已废弃,被随便丢在巷子深处,或者就摆在窗前屋下。有些石板磨损严重,呈现出柔和的曲线。它们大都是土黄,或者透出点红色,一块一块,像固体的阳光,带着一点温暖,一点黯淡,与镇子的青灰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⑷这些石板皆非本地产。当初盐运兴盛时,大运河、淮河上来往的舟船,去时载盐,返回时捎带石板压舱,卸于河边,富有的盐商便购来铺路。数十年下来,这里的街道上就铺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石板。原来,这些石板都曾随船只,压着波浪,伴着涛声,最后落户在这里,成了古镇的“居民”。 ⑸这曲折的石板上,走得最多的是盐车。明朝中叶以后,淮盐全部运到河下,经检验抽税后再分运到各地销售。这么一个小镇子,成了全国食盐的重要集散地之一,狭小的巷子里,竟然曾滚动过影响国民经济的商业洪流。 ⑹除了盐,还有粮,还有竹木铜铁……自明代起,湖广、浙赣、江南等省漕粮必须经此地停留,等待漕署官员查验成色数量后,方可北上,而回程之船携带的商品也在此集散。永乐年间创办造船厂以后,这里更是成为造船物资的集散地。如今,在河下镇还可以看到打铜巷、钉铁巷、估衣巷、竹巷、绳巷等街巷。 ⑺商业的发达,带来了多少尘世浮华。“十里朱旗两岸舟,夜深歌舞几时休。扬州千载繁华景,移在西湖嘴上头。”(“西湖嘴”即今河下镇)这是明朝邱浚描写古镇盛况的诗句。琵琶刘街、花巷街、菜巷街、西湖嘴街、粉章巷、干鱼巷等众多见于典籍的街巷记载,都是从前的生活画卷留下的印痕。 ⑻富庶还养护了这里的深厚文脉。从元朝起,山阳县儒学就建在这里。《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也生活在这里。想想吧,曲折深巷的院子里,曾飘荡过多少朗朗的读书声。而当报喜的骏马跑过,伴着清脆的马蹄声,又有多少人的心也像这石板一样,迸发出烨烨的火星。 ⑼这石板上也曾有皇家的辇乘招摇而过。康熙、乾隆两帝数度南巡都经过这里。 ⑽这些石板还见证过更久远的历史。这里是古代名将韩信、梁红玉的出生地。韩世忠、梁红玉曾驻兵于此与金兵对峙。金戈铁马的杂沓之声,给这座古镇平添了许多壮怀激烈的铁血内涵。 ⑾所有的烟云都过去了,只有这座镇子还留在这里,只有这些老石板还留在这里。坑坑洼洼的石板上,踩来踩去的已经是现代人的脚步。要经多少脚步、车马的磨损,才能造成这些坑洼?岁月是峥嵘的,而这些石板的外表却越来越随和、温婉,棱角都已失去,像磨损了边角的古籍。 ⑿我们顺着一条小巷走到尽头,登上几十级台阶,就站到了古运河的大堤上。运河水在静静流淌,虽然多日下雨,河水也不见汹涌之势。一条古老的河,由于见过太多,也许已变得宠辱不惊了吧。回头看镇子,许多屋脊已落在脚下。古镇的地势低于运河,这该是镇子得名的原因吧。 ⒀雨又下起来了。我们顺着来路往回走,镇子重新变得空阔。迷蒙的雨雾中,那些饱经风霜的古宅,在江南的氤氲中显出别样的风致。石板也全都湿渡流的,晃动着明亮的水洼,像是不断闪回的古镇的记忆。物换星移,一切都变了,不变的只是江南的雨。丝丝的细雨依然洒在亘古千年的石板上,默默地见证着石板曾经承载的荣耀与辉煌。脚下的石板静静地延伸着,连缀成通向新时代的路…… 11.下列对文章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两项是( )( )(5分)A.作品以“石板”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显得衔接自然,脉络清晰。 | B.第⑴段总写河下镇古色古香的风貌,由面及点,引入对石板的描述。 | C.第⑴段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以青灰色的镇子来衬托石板的古老。 | D.第⑼段提到皇帝的辇乘曾经过古镇,揭示了石板给作者留下最深印象的原因。 | E.第⑾段的第一句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将笔触从历史转向现实。 12.第⑾段画线句有何表达效果,请作赏析。(6分) 13.本文标题是“顺着石板街走到从前”,请概括“从前”在文中的主要内容,并说明文中描写雨水的主要作用(6分) 从前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水的主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纵观全文,试就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探究、概括。(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心泉 张佐香 初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我像浸在晶莹的碎得满地的月光中,寻找那“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凝神倾听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淌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地流向远方。从此,这一涧清泉,便在我生命的最深处流淌。 泉是古诗文中极富韵致的意象。漫步在唐诗宋词明清小品里,耳畔不时传来冷冷的泉声,眼前晃动的是一溪甘冽鲜洁的清泉,以及观泉、听泉者的身影。这身影夹杂着苔痕、鸟影、梅枝,以及月光、清风、松色。 我曾许多次在旅途中邂逅泉,泉水像那些绿色透明的藤蔓,不时从地脚下的石缝里涌出,从头顶峭壁上挂下来,或滴珠,或一线,或几绺,或成瀑。它在大地上漫步行走时,随时随地会把不同形状的山体的不同情态、用水质的声音流动演奏出来,像琴,像笛,像钟磐。发出的铮铮泉水声是人间最美的音乐。立于澄澈的泉边,让泉水映照着身影,掬泉浣面,饮泉入腹,以泉为镜,身心都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充实。 东山魁夷说“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的烦乱生活,遮蔽了它的声音。”人生的生存秩序——结婚、生子、柴米油盐等等淹没了它的身影。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好,失也好,最要紧的是心间不能没有一泓清泉。清泉从地层深处喷涌而出,历尽了脱胎换骨的磨砺,只剩下一身的清白。它是尘世间最纯净的东西。从古至今,它不间断地奔流着,阅尽世间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它何曾因风霜雨雪而萎缩移易,又何曾因宠辱得失而灰颓沉湎? 眼中有泉的人,心中亦有泉,心中有泉的人才能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才能做到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不变心性;也才能有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心中有泉的人,一生都在用心浇灌真善美之花,他们为人类留下了夹着热血带着体温的生气勃勃的精神清泉——屈原字字珠玑的楚辞,李白气概奇伟的诗歌,苏轼闳肆奔放的词文,还有司马迁的传记,黑格尔的哲学,莎士比亚的戏剧,贝多芬的钢琴曲,梵高的绘画……这些历尽磨难的艺术家以精神的清泉赋予人类文明、尊严与崇高。也有一些心中有“圣泉”的人,以其化育万物的慈爱熔铸着一种属于整个人类的精神,比如孔子,比如释迦牟尼,还有圣雄甘地……这些源于高贵心灵的精神清泉,汩汩流进我的心灵,源源不断地渗入我的肌肤,在我的血管里流淌。它洗去我肺腑中的浑浊,还我以洁净;它冲刷我骨子里的怯懦,还我以刚 健;它扑灭我心内的燥火,还我以平和。它疏通血脉,打通经络,以使我更和谐灵敏地感应大地与天宇的生命潮汐。我呼吸天地的湛然清气与浩然正气。清泉流入我的身体,我内心的峡谷里澄波荡漾。夜半突然醒来,我从心灵深处听到絮絮底语的泉声。每逢在人生的旷野上迷失,我会观照着流泉的走向,寻找前进的方向。 奔波于万丈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心中都有一汪清泉。只因尘世的琐碎,生活的纷杂,才遮掩了它的清碧透明。生命不能承受无泉之轻、无泉之痛,真正优秀的人生更是如此。现代人的心灵缺少清泉。这清泉是要自己去创造的,就像爱。我等凡俗之人,当用淡泊宁静的心怀澄清心泉,用心泉冲刷横流竖淌的人欲物欲,用心泉涤尽如尘的烦扰。 观照心泉,让思想走进深刻,走向纯净;倾听心泉,让生活愈加鲜活,愈加丰盈。——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选自《做人与处世》) 14、作者在文章开头叙述自己读王维《山居秋暝》时感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5、文章第一、第二段围绕“古诗文中的泉”“旅途中的泉”展开描写,结合内容,概括两者有什么不同。(6分) 16、作者说“心中有‘圣泉’的人,以其化育万物的慈爱熔铸着一种属于整个人类的精神”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义?(6分) 17、摘引文章中的一句话,并结合这句话,简述你读这篇文章最深的一点感悟。(6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