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的题。创造宣言(节录)陶行知  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的现成之神来崇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的题。创造宣言(节录)陶行知  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的现成之神来崇

题型:广东省专项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的题。创造宣言(节录)
陶行知
  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的现成之神来崇拜。恋爱无上主义者造出爱人来崇拜。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么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
  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象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米开朗基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卡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可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惠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惠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呢!可见,无能也是借口。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往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我们相信: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而且有能力去创造自己的辉煌。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合于交响曲之节奏”,是说集体创造活人之塑像应遵循相互合作与协调原理。
B.作者引用歌德的话“没有勇气,一切都完”,着重证明惟有大无畏精神才是创造取得成功的关键。
C.“走两步退一步”隐含着创造之路虽有曲折坎坷,但还是要不断前进的意思。
D.“创造之神所爱往的行宫”意指创造之神往往钟情于勤奋而勇于奉献的人。
E.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论述教育者需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F.作者认为,作为一名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献身创造的精神。
2.下面不属于文中批评了“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选项是(  ) 
A.等死而已
B.没有能力 
C.年纪太小 
D.生活单调  
E.环境平凡
3.第四自然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
                                                                                             
4.这篇《创造宣言》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为获得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1.B、E
2.A
3.“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象”比喻众多教育对象。“万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 
4.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教育者要注意的问题:①要敢于创造,②要有献身创造的精神,③要明确教育的创造目标,④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⑤要鼓励学生创作,⑥要注意师生合作创造,⑦要注意集体创造的特点。第一问所需提取的主要信息来自第二段,尤其是“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创造出彼此崇拜之活人”等。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下面的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思考
李德顺
  ①所谓“精华”和“糟粕”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实体性的;一种是价值性的。
  ②实体性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当作是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存在,是各种文化现象本身固有的性质,认为其中有一些东西本身就是好的,是“精华”;另一些东西本身就是不好的,是“糟粕”;精华就是精华,糟粕就是糟粕,只要它们存在,就是从来如此,不会改变;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它们一一找出来。“精华”好好保持,将“糟粕”剔除。
  ③价值性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看做已有文化现象在现实条件下的意义和作用,即以我们现在的生存发展为标准,去看过去留下来的东西是好是坏。这里暗含的一个前提是,不认为哪些现象的好坏意义是从来如此、固定不变的,而是承认好坏本质上都因人、因时而易。因此,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客观地看待过去的东西,而重点是从人和社会的现实发展出发,对它们加以选择和改造。
  ④这两种不同的含义和理解之间,表现出哲学思维方式上的深刻的差别。前一种理解比较简单直观,因此在人们的看法中比较常见,代表了一种传统的思考方式,但它存在着很大的疑点和误区。从理论上说,后一种理解比较符合实际,比较深入和合理。
  ⑤实体性理解的最大误区,是容易将“存在”和“意义”(价值)混淆或等同起来,因此导致以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待历史文化现象的存在,以简单、抽象、凝固的态度对待它们的价值,从而简单机械地理解和执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⑥所谓机械理解是以对文化现象的简单“二分”为基础的,它完全忽视了文化和传统作为一个有机系统的客观事实。它希望如同对待一个烂掉一块的苹果一样,对祖宗留下来的文化传统来个“二分”:“去”掉烂掉的一半,“取”其好的一半。可问题的关键是,盘根错节的文化传统,并不像、也不可能像一个已经成熟了、最终定型了、从树上摘下来的苹果,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生命系统。它有自己的机理结构,它在生长变化着。这使“烂苹果”之类的比喻完全没有意义。因为,如果它真的烂了一部分的话。那么,这烂掉的一部分和所谓好的部分也往往是交错、渗透在一起的,无法分开;如果它真的烂了一部分的话,那么另一部分恐怕也同样已经烂了、或者与之相适应了;如果切除烂的一部分的话,另一部分大约也很难原样保留和维持。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想像处理烂苹果一样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实际上却总也处理不清楚的原因。不从系统整体和根本上看问题,只想就一个个具体现象分别做处理,是不可能分得清楚、处理得干净的。
  ⑦按照价值性的理解方式,“精华”和“糟粕”不是指任何对象本身。而是指它们对于人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用于传统文化则是:对于历史上产生形成的文化现象、传统,主要不是去看它们“是什么”,而是重点思考“我们怎样对待”。
  ⑧ 历史上发生形成的文化现象、传统,是已经存在的客观现实。对“存在”的事物,首先要按照其逻辑,理解它们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过程。不要把它们看做是一成不变的。对它们的历史意义,也要放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去把握,弄清楚它们在什么情况下是必然的或偶然的,在什么情况下是有益的或有害的,在什么范围和程度上是精华或糟粕,等等。
  ⑨然后,要把重点放在我们自己的今天、现实及其发展要求上。对于“过去已有的”东西,不论它们在过去曾起过怎样的作用,是不是精华,都要以有利于我们今天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继续进步为标准,去重新加以分析、研究、判断和选择实施。
  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关键与核心,是立足于当代中国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只有面对当代和未来的世界,认清自己的位置和使命,同时清醒地了解自己身上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并在今后的发展中自强不息,扬长避短,不断前进,才是真正的(不是口头上的)“弘扬”,才能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我们从历史走来,所以绝不可能脱离自己的传统;我们向未来走去,所以决不应该停留于过去的传统。(选自《北京日报》  有节删)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
A.作者认为,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告诫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就要好好保持传统的“精华”,坚决摒弃“糟粕”。
B.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重点是从人和社会的现实发展出发,对它们加以选择和改造。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求我们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精华与糟粕,不论它们在过去曾起过怎样的作用。
D.总观全文,作者对精华和糟粕的再思考,就是告诉我们要以科学的方法再认识传统文化,既要对自己的历史负责,又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E.作者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再思考,就是说要清醒地了解自己身上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并在今后的发展中自强不息,而不是口头上的“弘扬”传统文化。 
2.对文中的“实体性”、“价值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所谓“精华”和“糟粕”的“实体性”是说传统文化中本身就存在着“精华”和“糟粕”;“价值性”是说无论“精华”或“糟粕”均有其现实条件下的意义和作用。
B.所谓“精华”和“糟粕”的“实体性”是说一切拿来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是“精华”;一些没有用的东西是“糟粕”;“价值性”是说以我们一定的生存发展为标准,把“精华”与“糟粕”一一找出来,让后人好好保持与弘扬。
C.所谓“精华”和“糟粕”的“价值性”是说应以自身生存发展为标准,去看过去留下来的东西是好是坏;而“实体性” 则是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待历史文化现象的存在。
D.对“实体性”和“价值性” 不同理解体现出哲学思维方式上的深刻的差别。前一种理解比较深入、合理,后一种理解比较简单、直观。
3.文中第⑥段,作者以“一个烂掉一块的苹果”为例意在说明什么?试从写作手法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4.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考,作者提出了哪些看法?
                                                                                       
题型:广东省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城市文明”问题在当下的提出,我想有两个背景最值得关注:一是从全球范围看,以“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都市群”为中心的城市化进程,在极大推动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城市社会学家所谓的“城市问题”大量涌现并不断升级,直接影响到当今世界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对中国来说,这既是城市化进程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必然表现,也是“城市文明”在当下备受关注的直接原因。但另一方面,我们在现实与理论上的准备,却不足乃至匮乏。
  城市文明的研究与建设,有两个问题需要先行解决。首先,什么是文明,它有哪些具体的层面与内涵,这些具体层面与内涵的相互关系为何?这是建构一个科学的发展框架,使城市文明和谐、健康地发展的基础。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文明”最早见于《易·乾·文言》和《尚书·舜典》,是指一整套用来区别“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的“形式符号系统”,具体地说就是先秦儒家津津乐道的“礼乐制度”。“礼乐制度”的主要功能是为政治服务,所以中国古代的“文明”概念主要指“政治文明”。马克思、恩格斯对“文明”也多有论述,核心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成果,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由此可知,“文明”的基本内涵决定了其功能相应有三:在“物质文明”层面,以生产工具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它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物质生产方式;在“政治文明”层面,以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的创造与运用为标志,它表现为一种与野蛮时代或野蛮民族有着本质差异的社会生活方式;在“精神文明”层面,以伦理、艺术等人文精神的创造为最高目标与理想,它是一种在大自然、动物界及野蛮社会中不可想象的艺术生活方式与审美精神境界。
  其次,要弄清“文明”与“城市”的关系。在起源上讲,“文明”与“城市”关系密切,中西皆然。英语的“文明”(civilization)源于拉丁文的“civitis”(城市),最初指城市居民的风俗、习惯和道德的高贵。荷兰学者彼德·李伯庚在研究欧洲文化史时就指出,在16、17世纪,欧洲城市与农村的区别是“农村里没有城市里那么文雅”。早在中国的周代,人们就把祭祀与礼仪中心看作是“城市”建立的标志,这意味着,按照礼仪制度组织起来的人类社会,既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同时也是最初的城市文明形态。
  尽管城市文明的内涵也主要有三层,但它的核心无疑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讲的“礼”与“乐”。用今天的话说,是“城市的善”与“城市的美”。文明与城市发展史告诉我们,越往上追溯,城市的重心就越依靠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因为只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与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才能顶住野蛮人或外来文明的军事压力,以及维护好内部的安定团结。但随着城市在当代的发展,基础性的物质文明建设与基本的政治、法律制度建设,已不再是城市文明发展水平的最高理想。或者说,由于“文明病”、城市问题更多地与人的精神文化生态相关,因而中国古人最看重的“礼”与“乐”,在当下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还可以说,在“礼”与“乐”之间,由于“乐”的目的在于生产和谐,目标是建设和谐城市,所以,“城市的美”比“城市的善”更高一层,代表了人类城市文明的最高目的。(选自《艺术与城市文明》刘士林  有删节)
1.下列关于“文明”的概念理解与原文不符的两项是(        )
A.城市化进程是以“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都市群”为中心的,它起到了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
B.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文明”最早见于《易·乾·文言》和《尚书·舜典》,具体是指先秦儒家津津乐道的“礼乐制度”。
C.中国古代的“文明”主要指“政治文明”,是因为先秦儒家津津乐道的“礼乐制度”完全是为政治服务的。
D.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明”的核心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成果,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
E.“文明”与“城市”关系密切,早在16、17世纪的欧洲,城市与农村就已在文明的程度上有了高下之分。
2.下列理解与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有(        )
A.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是“城市问题”大量涌现并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B.“城市文明”在当下虽然备受关注,但我们的准备,却不足乃至匮乏。
C.文明与城市发展史告诉我们,城市的重心越来越依靠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
D.“文明病”、城市问题的大量涌现使“礼乐制度”在当下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E.“城市的美”比“城市的善”更高一层,因此它是城市文明的核心。
F.城市文明的研究与建设主要是解决什么是“文明”以及“文明”与“城市”的关系这两个问题。
3.根据第二段内容,概括“文明”的三种功能。
                                                                                        
4.请结合全文,指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阐明“城市文明”这一问题的。
                                                                                        
题型:广东省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鸿雁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蟑、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乌,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迂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绎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寓慨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据,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1.下列古代咏雁诗(词),“侧重言志”的是(          )     
A.“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B.“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但当养羽翮,鸿举必有期”。
C.“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B.中国占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摩天鸿”对“闹海蛟”,主要体现了古人的“亦刚亦柔”、“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
C.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明的回旋往复之美。
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
E.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托物言志的诗词。
3.文章最后一段中提到“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其中“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                                                                                   
4.鸿雁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是一个独特的意象,请你结合文章谈谈在古代诗歌中鸿雁能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审美感受?
答:                                                                                   
题型:广东省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化
刘守安
  ①我们提出书法是一种文化,并不是为书法下定义,只是一个范围的界定。时下人们为“中国书法”已下过各种各样的定义,表述的方式各不同,但使用的一个关键词和核心概念是一样的,那就是“艺术”。特别是几位著名的学者提出书法是“艺术”,甚至是“纯粹艺术”、“最高艺术”等等,影响甚大。
  ②人们把中国书法定义为艺术是基于中国书法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把汉字的字形放在“中国书法”作为文化层次的结构中来审视,就会发现,汉字符号的审美效果是在书法文化结构的物态文化层面体现的。在整体的书法文化或一件完整的书法“作品”中,字体书法形态属于物态文化层,这是书法“本体”结构的“外显”的表层部分。当人们对汉字结构的科学性、艺术性及书写出来的笔法、字法、章法给予充分的估量和赞美的时候,我们看到研究者往往只限于对“作品”“物态文化层”的分析说明。并且往往忽略字体得以显示的“物器”、材料本身的质地、色调因素;忽略一件书法“作品”的美是在书体形态与材料形态有机融合中显示出来的这一重要事实,所以人们对书法“物态层”的研究与描述也往往是不全面的。在多层次结构的书法文化中,只就其表层结构进行分析,把它当作书法“本体”、全体,并由此概括其性质并作定义。这种研究思想和方法都值得斟酌。
  ③在对一种文化形态作文化结构的观察中,我们分出物态、制度、行为、心态四个文化层次,以求全面认识其内部结构中的各个文化层次并非具有同等的意义。其中心态文化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这个核心部分体现着该文化形态被创造的目的。因而也集中体现着该文化形态的价值、功能。就具体的书法作品来说,展示汉字字迹的形态不是目的,展示出一定的文字的内容,以实现文字的记录、传播功能才是目的。各种书法“作品”的文字内容体现着作者、书者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等,展示出蕴含着经济、政治、宗教、家族、社会风习等内容的无比丰富的“意义世界”。如果说在对“书法”这种文化现象的考察中,对物态文化层次专注而对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在物态文化的体现可能有所忽略的话,那么忽视对书法“作品”文字内容的考察、认知则是完全不应该的。文字内容属于书法文化的“心态文化层”,是体现“作品”价值的核心部分,丢弃了文字内容而只专注文字的物态形式,这还是一个完整的书法“本体”吗?
  ④如果我们从“汉字”与“书法”的关系方面作观察,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中国书法与汉字密切相关,而汉字同其他文字一样,有形、音、义三要素。书写者总是为显“义”而构形,而并非为构“形”而构“形”,为书写而书写。现在的问题是,“书法”研究者仅着眼书写者的构“形”和接受者的识“形”、观“形”,把书写者显“义”和接受者会“义”的目的丢掉了。这样,研究者尽管把汉字的“形”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抽掉了汉字“文化”核心内容,也便不能认识汉字及其显示形态的功能价值。
  ⑤一些论者强调汉字字形独立的审美功能,对“形”本身的艺术价值扩大、拔高,其基本论据是将汉字与绘画相比符。这是违背文字的本质规定的。汉字是一种符号而不是图画,符号是约定的,其“形”与其表示的“义”没有必然的联系。作为符号显示的汉字字“形”,其本身的文化意义、审美意义是稀薄的,不确定的。一个个汉字字“形”并非一个个独立的审美对象,而且字“形”方面所显示出的点画(笔法)、结体(字法)、布局(章法)虽然可能显示出某种“形式美”,但它在一件完整的书法作品中毕竟属于“形式”,从根本上说都服从于表达内容的需要,并受到这种目的的制约。那些被称为中国古代书法的各种书迹,都是具有“郑重的用途”(启功语)的实用性书写,绝不是书写者自由“创作”的“为艺术的艺术”。只用“艺术创作规律”和“艺术发展规律”难以讲说这些书迹的产生与变化发展。(选自《新华文摘》2005年第19期,有删减)
1.作者反对一些书法研究者强调汉字字形独立的审美功能。下列各项中,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汉字是符号,不等同于绘画,不能与图画的审美相比。  
B.一件完整的书法作品,才能显示出审美意义。
C.古代书法的各种书迹,都是实用性书写,不是为艺术的艺术。
D.个体汉字的字形,不具有审美意义和独立的文化意义。
2.对全文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提出书法是一种文化,既是对其范围的界定,也是为其下定义。   
B.字体书法的形态,是书法“本体”结构的“外显”的表层部分。   
C.书法作品的外在“形式”,从根本上说是服从于表达内容的需要。   
D.汉字符号的审美效果,是体现在书法文化结构的物态文化层面的。
E.物态、制度、行为、心态四个层次,在文化结构中具有同等意义。
3.第②段,作者认为,一些书法研究者对书法作品“物态文化层”的分析说明是不全面的,其理由是:
①_                                                                               
②___                                                                                
4.文章第③段说,“各种书法‘作品’的文字内容体现着作者、书者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等。”请结合这句话,恰当举例,谈谈你对书法作品文化意义的认识。(70字左右) 
答: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首先那些武林高手,作为艺术想像中人间最最自由的生命形态,具有售价倾心的魅力。这些人物本事高级,赴汤蹈火,越脊行瓦,打遍天下无敌手;脑子里又全然不存在朝庭王法、官府律令。而且,这种人行藏出处又是随机而定,实在快活之极。中国人自古而来束缚很多,到不了此等境界,亦却心向往之。文学作为一种理想的追求,多半印证着现实生活的缺失。在中国人的深层意识中,对武侠小说中那种半虚构的江湖秘密社会,总量怀有深刻憧憬,否则,很难解释古典小说《水浒》为什么历来具有家喻户晓的影响。在文学评论和文史研究中,人们总是不大注意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反向关系,以为作品叙说的事况该是生活的常态。这种观点可以称之文学研究中的机械反映论。
  其次,更重要的一点,武侠小说,尤其是所谓“新武侠小说”隐含着中国人对西方现代科技的某种乖悖心理。一个可作比较的例子是,中国的武侠小说与西方盛行的“星球大战”一类科幻作品颇有相似之处,虽说一个是旧时代遗梦,一个是未来情怀,然而故事里边那些超自然力量的描述,两下却是如出一辙。如新武侠小说已将“内功”的威力推至几乎无所不能的地步。差不多可以与激光武器相匹敌。有人认为,武侠由“剑”至“内功”,可以概括为叙事模式演变的“文人化”过程。其说大有道理。不过,这里边不能说没有近世中国人那种落后于人而又自寻安慰的心理情结。当年大侠霍元甲在上海击败俄国大力士,轰动一时,在国人眼里那决不是竞技的小事,而是一桩为民雪耻的壮举。如今,听说中国功夫与激光武器媲美,炎黄子孙很可以为之骄傲一番。刻在倡言科学的“五四”时期,鲁迅曾撰文调整晚清大学士刚毅之流欲以拳术抵御外侮的荒唐念头。谁料大半个世纪过后,中国人的这种浪漫之想丝毫未减。不过,话说回来,中国人的这种心理情结找到了一个极好的载体。平心而论,中国的武侠小说确实比西方的科幻小说好看得多。大概是由于武侠小说多半结合历史背景的缘故,似乎显得有些文化底蕴,故而耐看。而科幻小说缺乏经验依托,看上去有点不着边际。在中国,科幻小说除了儿童,不大有人欣赏。(钱钟书文)
1.第一段说“作为艺术想象中人间最自由的生命形态,具有令人倾心的魅力”的原因(   )
A.在中国人深层的意识中,对武侠小说中那种半虚构的江湖秘密社会,怀有深刻的憧憬。
B.武林高手本事高超,赴汤蹈火,越脊行瓦,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行为壮举又结合了历史的背景,故而耐看。
C.武侠小说中侠士脑子里全然不存朝廷王法、官府律令,反映的是人们生活的常态,所以人们在束缚甚多的现实中心向往之。
D.中国功夫的威力推至几乎无所不能的地步,炎黄子孙很可以为之骄傲一番。
2.对文中“似乎显得有些文化底蕴”“科幻作品缺乏经验依托”加粗词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文化底蕴是指中国武侠小说结合历史。
B.文化底蕴是指武林高手为民雪耻的侠义行为。
C.经验依托是指科学技术的依据。
D.经验依托是指现实生活基础。
3.为什么说武侠小说隐含着中国人对西方现代科技的某种乖悖心理?(不超过45字)
答:                                                                                
4.本文作者的写作本文意图是什么?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