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她只能活七小时”注[美]保罗·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
“她只能活七小时”注 [美]保罗·舍恩斯坦 |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理查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勃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1.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 2.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3.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 4.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
答案
1.(1)以顺叙的方式写作,条理清楚,突出新闻事件的连贯性。 (2)突出事件,渲染了紧张的氛围,强调了救援效率之高,现场感强。 2.在当时的情形下,青霉素非常稀少,能得到它绝非易事,新闻记者及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找到了青霉素,并及时把青霉素送到了小女孩的病床前。 3.画线部分选用了“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词语,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使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明显的倾向性(或“体现了对小女孩的爱心和人道主义精神”)。 4.(1)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弘扬了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人道主义精神。 (2)歌颂了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互助、团结一致的精神。 (3)增强了当时(二战时期)美国人民终将赢得战争胜利的信心。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
史学与新闻 |
记录客观事物,这是记者与史家的基本工作。中国古代最早的史家是史官,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这左史、右史,便是史官,凡是最高统治者的言行及国家大事,都由他们记载下来。汉代以后,人们把这样的记录叫做“起居注”。这在当时是颇类似于“新闻”的,但我们毕竟不能把“起居注”一类的东西称作“新闻”,而是把它们称作历史。记者的出现,是在近代报纸、杂志、广播产生以后,才有所谓“本报记者”“本刊记者”等。顾名思义,“记者”就是记录之人也。《礼记·王制》说:“大史典礼,执简记。”《左传·僖公七年》云:“夫诸侯之会,其德、刑、礼、义,无国不记。”可见,古时凡重大典礼、会盟,都是有专人记录的。这些人都是史官,也有点像“新闻记者”。古代官府的邸抄也是用来传知朝政的文书抄本和政治情报的,后来发展成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又称“京报”。不过,它们所做的记录,是大多数人看不到的,故而这终究是历史,不是新闻。今天,凡重大事情,都有记者采访,然后写成新闻报道。这种工作,这种身份,很容易使我们回忆起古代的史官来。 尊重事实,秉笔直书,是记者与史家共同遵循的准则。中国古代正直的史官和史家,都有一个优良传统:秉笔直书。司马迁著《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被人称为“实录”(《汉书·司马迁传》)。对于新闻记者来说,能不能尊重客观事实,如实地反映生活中的善与恶、美与丑、先进与落后,犹如史家能不能秉笔直书一样。年仅24岁的马克思被聘为《莱茵报》的主笔后,发挥了报纸宣传的巨大作用,发表了一批根据事实写成的文章和评论,把检察官先生们弄得“一筹莫展”。反之,如若对新闻报道进行“合理想象”逻辑推理”“艺术加工”“故意拔高”等,就脱离了客观事实。从本质上来看,这与曲笔作史没有什么不同。因此,这是正直的记者所不取的。一个严肃的史家和一个正直的记者一样,他们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秉笔直书。 尊重事实,秉笔直书,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左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齐国大夫崔杼***其国君齐庄公后,“太史书日:‘崔杼弑其君。’崔子***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太史兄弟三人先后被***,四弟继续书“弑”,终于成功。古代如此,近代亦然。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的邵飘萍在“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由于坚持披露事实真相,支持民众反帝反军阀斗争,被奉系军阀***害。在“文革”中,不少记者不愿与“四人帮”同流合污,敢于说真话,说实话。他们虽然遭到“四人帮”的种种迫害,却表现了一个正直的新闻工作者的尊严。即便在今天,说真话的记者,也会受到某些人的责难和打击,但这样的记者,人民是会永远铭记他们的。 前人认为是“新闻”的,今天已被视为历史资料;今天认为是“新闻”的,后人也将视其为历史。这就是新闻与历史的辩证法。今天的史家著述往古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考证、辨别、分析、综合当时的“新闻”;今天的记者撰写现实的新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为后人书写当代的历史。(节选自马宝珠《史学与新闻:“报纸为现代史记”》,有改动) 1.下列选项中关于“史学与新闻”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凡重大典礼、会盟,都有专人记录,他们所做的记录,我们称作历史,而不是新闻。 B.人们把中国古代史官所记载的最高统治者的言行及国家大事叫做“起居注”。 C.今天我们称“起居注”为历史;今天的记者撰写的现实的新闻,后人也将视其为历史。 D.今天,记者采访重大事情后写成新闻报道,这种工作,这种身份,很容易使我们回忆起古代的史官来。 2.下列不属于“尊重事实,秉笔直书”表现的一项是( )。 A.司马迁著《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被人称为“实录”。 B.齐太史兄弟三人先后被***,四弟继续书“弑”,终于成功。 C.邵飘萍在“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坚持披露事实真相,支持民众反帝反军阀斗争。 D.在“文革”中,有些记者不愿与“四人帮”同流合污。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最早记录古时重大典礼、会盟及最早出现“史官”一职的历史典籍。 B.新闻记者脱离了客观事实对新闻进行报道,从本质上来看,这与曲笔作史没有什么不同。 C.“京报”是古时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是由古代官府的邸抄发展而成的。 D.一个严肃的史家和一个正直的记者一样,他们可贵的品质就是“尊重事实,秉笔直书”。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里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遭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它意味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了。 仅仅一年零一个多月后,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船“神舟”二号的发射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神舟”二号飞船为全系统配置的正样飞船,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真正载人时基本一样。 2001年1月10日,在新的一年刚刚到来的时候,“神舟”二号发射成功,这是“飞天”故乡对人类又一个新纪元的最高致意。美国一家报纸发表评论说,“这一成就,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上天的日子又进了一大步。”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神舟”飞船四战四捷,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重大突破。特别是“神舟” 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 1.下列各项不属于中国航天人在“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后克服的困难的一项是( )。 A.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和卫星发射中心。 B.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 C.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 D.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舟”一号的发射成功意味着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实施的开始。 B.“神舟”二号飞船是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船。 C.“神舟”二号各种技术状态与真正载人时基本一样。 D.“神舟”三号、四号是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的。 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国家经济力量的雄厚与否,直接影响着这个国家科技的发展速度。 B.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中国航天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C.“神舟”一号的发射成功为其后的飞船发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是“神舟”二号仅一年零一个多月后就发射的一个原因。 D.“神舟”系列飞船均在冬季发射,这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气候环境有 一定的关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
“短命建筑”现象令人不安 |
完工没几年就遭到拆除的建筑,现在被网民称为“短命建筑”。近年来,因旧城改造加快,各地频现“短命建筑”。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全国31个省(区、市)1182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3.3%的人确认身边存在“短命建筑”,其中24.2%的人表示“非常多”,55.5%的人认为“短命建筑”频现会让公众没有生活安全感和归嘱感。 |
(一)70.6%的人表示身边“最短命建筑”历时不过10年 |
调查显示,当被问到“你身边最短命的建筑是建成几年后被拆除的”时,0.6%的人选择“10年以下”,其中37.0%的人选择“5年以下”。 “北漂”5年了,刘晓蕾最大的感触是北京永远在建设中,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新建项目的工地,拆迁新闻也不绝于耳。而她的老家江西省的一个县级市,这两年也在不停地拆建,速度之快让她惊讶不已,同时也让她充满疑惑:“网上有人调侃‘China’就是‘拆哪’,是我们造不出高质量的建筑,还是因为城市化的需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新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命建筑”出现不是因为缺乏施工技术或质量管理不到位,而是一些人的观念出现了问题。“由于地方很多领导的任期不到5年,而拆迁重建最容易看得到‘成绩’。” 乔新生指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政府为了扩大财政收入,发展地方经济,选择把房地产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建房子收效虽快,建成后就没利润了,所以只有缩短其寿命进行重建,才能不断获利。 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教授张磊认为,导致“短命建筑”大量出现的深层原因,是我国城市规划的价值观问题。“现在GDP俨然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准。在此情况下,城市规划也就按照短期经济利益频繁变动。” |
(二)“建筑频繁拆除会让我们的文化处于断裂状态” |
开出租车的王师傅是个老北京人,他感叹北京城里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和胡同已所剩无几,到处是新建起来的高楼大厦。“以后的年轻人会不会以为北京城原本就是这样啊?政府可以拆迁,但也得有保护和继承,你看现在新盖的房子有几个带着咱们中国自己的建筑特色?” 张磊认为,频繁拆迁可能会破坏城市固有的邻里关系和社会网络,给民众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对于一些外来居民,由于建筑频繁更新,会导致他们能承受得起的住房单元数量减少,被迫迁移住址或重新寻找就业机会,从而增大了他们进入城市的成本。 “频繁拆迁会让一些人处于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焦虑状态,无法实现安居乐业,这还可能会激化社会矛盾。”乔新生指出,建筑频繁拆除会让我们的文化处于断裂状态,“香港人还可以去陆羽茶室喝茶,但是在上海,很多人也许只能去星巴克了,传统的东西难以为继”。 乔新生认为,频繁拆建还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乔新生曾前往全国各地调研,他发现一些城市近郊的农民,也会难掩喜色地告诉他,自己花了几千元钱又盖了一间房,就等着拆迁拿补偿款了。 频繁拆迁会造成什么影响?调查中,66.5%的人首选“浪费社会财富”;其次是“城市规划近乎儿戏”(59.6%);另有55.5%的人认为,频繁拆迁会让公众失去生活安全感和归属感。仅8.0%的人认为“常变常新,有利于城市发展”。 |
(三)“很多地方政府和民众对城市形象的认识存在误区” |
“有时地方政府拆迁的初衷是为了吸引投资,改善居民环境和营造城市新形象。”张矗发现,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和民众对城市形象的钛识存在误区。事实上,旧建筑通过改进也可以具有吸引力,体现融合多元文化的优美城市形象,不必非要拆迁f建,“在圈内外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改造案例,比如将废弃的面粉车闻改建成博物馆,把旧厂房改造为创意工作间等。” 涨磊认为,建筑除了有投资和增值作用外,还应为城市居民的生詹和工作服务。城市规划和建筑的拆建需要引入公众决策机制,减少个人决策的随意性和偶然性。(选自2010年11月9日《中国青年报》,内容有删改) 1.文章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前面的两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2.“短命建筑”频频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本文第二部分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4.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城市拆建中存在的问题,请简要陈述。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航天飞机在布放卫星、发射航天器、观天测地、进行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实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航天飞机是由轨道器、固体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三大部分组成的。由于航天飞机是以发射火箭的方式发射,又以轨道器绕轨道运行的方式在空间执行任务,再以飞机的方式降落的,因此航天飞机不仅需要大型的设施,还需要有约4000~5000个工作人员来为其服务;当航天飞机进入轨道之前,必须把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抛掉,抛掉的费用约占发射费用的42%,而且,它的发射准备工作时间长,每月最多只能发射两次。由此可见,要大幅降低发射成本和使用费用,就必须研制性能更加理想的航天运输工具。 人们从普通的航空飞机那里得到了启示:在大气层中飞行时,飞机不携带氧化剂,充分利用空气中的氧,这样可以大大减轻飞机重量。能不能把航天飞机与航空飞机结合在一起呢?于是一种新的设想即航空航天飞机(简称“空天飞机”)出现了:它既能在大气层中像航空飞机那样利用大气层中的氧飞行,又能像航天飞机那样在大气层外利用自行携带的氧化剂飞行。 空天飞机是一种可以在普通机场水平起降、可以重复太空与地面之间往返的飞行器。这是一种将航空航天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型飞行器。它能像普通飞机那样从地面起飞,以高超音速在大气层内飞行,在30~1300千米高空飞行速度可达12—25倍音速,并直接加速进入地球轨道,成为航天器。它可以完全重复使用,大幅度降低费用。据估计,其费用可能降到目前航天飞机的十分之一。 现在,美、荚、德、法、日等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研制空天飞机。英国航空及航天公司与著名的罗依斯一罗尔斯公司正在加紧研制一种名为“霍托尔”的空天飞机。目前已进入包括风洞试验和发动机鉴定在内的概念论证阶段。按设想,“霍托尔”起飞后靠吸气发动机加速至5倍音速,升至2.6万米高空时,开动火箭发动机,将其推入地球轨道作太空飞行。“霍托尔”的研究费用预计达50亿美元。 1.下列对航天飞机“不尽如人意”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需要大型的设施和大量的工作人员为其发射服务。 B.发射的费用高,准备时间长。 C.进入轨道前抛掉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 D.抛掉部分的费用占去了整个发射费用的42%,增加了发射成本。 2.下列对空天飞机特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空天飞机在大气层中飞行时,不消耗氧化剂,所以可以轻装上阵。 B.空天飞机可以在普通机场上起降,这就降低了其发射成本。 C.空天飞机可以利用大气层中的氧气飞行,并利用吸气发动机直接加速进入地球轨道。 D.空天飞机可以整体重复使用,大幅度降低了费用。 3.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航天飞机与空天飞机的发射方式不同,降落方式也不同。 B.制造一架空天飞机的费用只有航天飞机的十分之一。 C.要进入地球轨道作太空飞行,空天飞机就不能像航天飞机那样靠火箭发动机的帮助。 D.空天飞机也像航天飞机那样在大气层外利用自行携带的氧化剂飞行。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问题。 |
消失的河流 沈念 |
“消失”是一个让心灵敏感的人更加敏感的词语。 世界上每一秒钟的“滴答”声里都有事物消失或诞生着。每天我们身边有多少事物悄然地消失着,就有多少记忆蒙上尘土。可能有的是一瞬间消失的,而有的是在眼皮底下一点点消失的。 对于那些消失的事物我们只会留恋。躲在温暖的房间里空空地回忆。几个人聚在一个用记忆搭建的平台上叹息。哎,要是它(消失的事物)还在,多好! 一声笨重的叹息只会加剧一个人心态的衰老。时光的飞逝、人事变化的剧烈、知与不可知的遭际都会像一道道皱纹刻满一棵树光滑的身体。于是,那一个树瘤,应该是王五的死的见证;另一圈疤痕是张三家被***掉的牛撞留的伤口……数也数不清的痕与迹,就隐藏着众多纷纭的故事,在我们生命的河流里像泥沙一样沉淀,被一层又一层土遮盖。 更多的消失,连熟知的我们也无从知,消失就是消失,没有喇叭高声的通知,没有纸上肆意的宣传。你在某天遇上了,就勾起你的想念,在心里怪怪地存放好一段日子。比如我离开的出生地,比如一个曾经交道很深的人,以及某地的整体变化,总是悄悄地改变着,就是说不太清楚,心中的疙瘩是有的。就像家乡那条曾经清澈的河流,傍着偏僻的小镇日日夜夜地游走,穿过我14岁之前的一切生活。我也像河流一样匆匆地穿过存储着我声语与脚印的小镇。许多小镇底下掩埋的事与物被少年时的我忽略,像忽略河流曾带来的快乐。在我写下的大部分文字中,对小镇的描述微乎其微,我和小镇都互相把对方省略了。 重新勾起我对河流的惦记,缘于去年腊月故地重游,去看望旧日的老师和同学。单一的交通扼***了小镇的发展空间,但无法阻挠时代的进程。两三层的楼房交叉拔地而起,拥挤的农贸市场是气味的发酵罐,伸展的篷帐把街道压缩成巷子,翻新的路面与破败的路基都无法激起我低落的怀旧情绪。我的记忆在零乱的事物与嘈杂的声响里消失为负数。 几个同学绕着小镇兜圈,想找又没找到什么。后来上了加固加高了几次的大堤,空旷与萧索一齐涌来。眼皮子下的河流,它的影子一闪而过,然后呈现出来的是河洲。在河水退去的大片河洲之上,我们像回到少年时代一样地狂奔,追逐,像一片片叶子追逐风的方向。河洲上的人稀少,我们的纵情可以毫不掩饰。这是城市里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的快乐。稍远处的一片叶已落尽的杉树林,我们曾在那里逮过两只野兔,见识过好几种已忘记名字的昆虫。都过去十几年了,我们还骑上现代牧羊人的瘦马,心情忐忑地迎风颠簸。仿佛只在此时,我们才寻到“回去了”的感觉。 风是一阵隔一阵地吹来的,陡然间增添人心底的凄凉感。树林里除了牧羊人临时住的小木房子,坑坑洼洼的路与草,被一群等待着养肥变卖的羊踩过来啃过去,几百上千只鸭子交错地在污水里聚餐。 听一直生活在镇上的同学讲,河床越来越高,每年夏季汛情到来前,河堤也筑得越来越高。县政府正在考虑将河流改道,拉直拓宽另一条河道,以扩大水上运输。而这片河洲有人提议搞成一个娱乐场所。越来越窄的河流像个即将被抛弃的孩子可怜兮兮地紧紧靠着小镇,却把大片的河洲留给了对岸属于邻县的农民们开发、养殖。钱都让别人赚跑了。 我淡淡一笑。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人所不能一一预见的。眼前这条河流,给小镇带来的喧哗与***动,消失在后代的笔记本和视野里。那些出生、成长、逝世在小镇上的人们,在河流的视线里也一天天消失。我心里紧张的是,再过些年月,是否连现在这条窄窄的河也会见不到了呢? 有河流的地方是幸福的。我庆幸自己在河流生命力旺盛的日子里与它相依为伴,我也是幸福过的人。可将来,我想看见这条河流发生怎样的变化。它是继续地干枯,或者是被开发利用成另外的消费场所,把城市流行过的娱乐方式统统地堆积在一条河流的上面? 我又一次把自己陷入思想的泥淖里,低咕着“消失的河流”,等待梦幻的到来,期冀梦幻将现实同化。 1.为什么说“消失”是一个让心灵敏感的人更加敏感的词语”?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在回乡行程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分条简要概括。 3.理解画线的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①那一个树瘤,应该是王五的死的见证,另一圈疤痕是张三家被***掉的牛撞留的伤口…… ②眼前这条河流,给小镇带来的喧哗与***动,消失在后代的笔记本和视野里。 4.文章结尾说“等待梦幻的到来,期冀梦幻将现实同化”,结合全文,探究“现实”与“梦幻”的多重含义。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