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秋声一片林清玄   ①生活在都市的人,愈来愈不了解季节了。   ②我们不能像在儿时的乡下,看到满地野花怒放,而嗅到春风的讯息;也不能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秋声一片林清玄   ①生活在都市的人,愈来愈不了解季节了。   ②我们不能像在儿时的乡下,看到满地野花怒放,而嗅到春风的讯息;也不能在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秋声一片
林清玄
  ①生活在都市的人,愈来愈不了解季节了
  ②我们不能像在儿时的乡下,看到满地野花怒放,而嗅到春风的讯息;也不能在夜里的庭院,看挥扇乘凉的老人,感受到夏夜的乐趣;更不能在东北季风来临前,做最后一次出海航行捕鱼,而知道秋季将尽。
  ③都市就是这样的,夏夜里我们坐在冷气房子里,远望落地窗外的明星,怀疑是在秋天;冬寒的时候,我们走过聚集的花市,还以为春天正盛。然后我们慢慢迷惑了,迷失了,季节对我们已失去了意义,因为在都市里的工作是没有季节的。
  ④前几天,一位朋友来访,兴冲冲地告诉我:“秋天到了,你知不知道?”他突来的问话使我大吃一惊,后来打听清楚,才知道他秋天的讯息来自市场,他到市场去买菜,看到市场里的蟹儿全黄了,才惊觉秋天已至,不禁令我哑然失笑。对“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鸭子来说,它要是知道人是从市场知道秋天的,恐怕也要笑吧?
  ⑤古人是怎样知道秋天的呢?我记得宋朝的词人蒋捷写过一首词,题名就是《秋声》。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
  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
  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这首词很短,但用了十个“声”字,在宋朝辈起的词人里也是罕见的;蒋捷用了风声、雨声、更声、铃声、彩角声、笳声、砧声、蛩声、雁声来形容秋天的到来,真是令人感受到一个有节奏的秋天。中国过去的文学作品里都有着十分强烈的季节感,可惜这种对季节的感应已经慢慢在流失了。
  ⑥如今,我们对大自然的感应甚至不如一棵树。一棵树知道什么时候抽芽、开花、结实、落叶等,并且把它的生命经验记录在一圈圈或松或紧的年轮中,而我们呢?有许多年轻的孩子甚至不知道玫瑰、杜鹃什么时候开花,更不要说从声音里体会秋天来临了。
  ⑦自从我们可以控制室内的气温以来,季节的感受就变成被遗弃的孩子,尽管它在冬天里猛力地哭号,也没有多少人能听见了。有一次我在纽约,窗外正飘着大雪,由于室内的暖气很强,我们在朋友家只穿着单衣,朋友从冰箱拿出冰淇淋来招待我们,我拿着冰淇淋看窗外大雪竞自呆了,怀念着“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那样冬天的生活。那时,季节的孩子在窗外探寻,我仿佛看见它蹑着足,走入了远方的树林
  ⑧由于人在室内改变了.自然,我们就不容易明白冬天午后的阳光有多么可爱,也不容易体知夏夜庭院,静听蟋蟀鸣唱任凉风吹拂的快意了。因为温室栽培,我们四季都有玫瑰花,但我们就不能知道春天玫瑰是多么的美;我们四季都有杜鹃可赏,也就不知道杜鹃血一样的花是如何动人了。
  ⑨传说唐朝的武则天,因为嫌牡丹开花太迟,曾下令将牡丹用火焙燔,吓得牡丹仙子大为惊慌,连忙连夜开花以娱武后的欢心,才免去焙燔之苦。读到这则传说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不经事的少年,也不禁掩卷而叹:我们现在那些温室里的花朵,不正是用火烘烤着的各种花的精灵吗?使牡丹在室外还下着大雪的冬天开花,到底能让人有什么样的乐趣呢?我不明白。
  ⑩萌芽的春、绿阴的夏、凋零的秋、枯寂的冬在人类科学的进化中也逐渐消失了。我们知道秋天的来临,竟不再是从满地的落叶,而是市场上的蟹黄,是电视、报纸上暖气与毛毡的广告,使我在秋天临窗北望的时候,有着一种伤感的心情。这种心情,恐怕是我们下一代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永远也不会知道的吧!
1.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季节的孩子在窗外探寻,我仿佛看见它蹑着足,走入了远方的树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现在那些温室里的花朵,不正是用火烘烤着的各种花的精灵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说“生活在都市的人,愈来愈不了解季节了”,作者紧接着在第②至④段中分别从哪些方面列举了例子来证明这一看法?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⑤段引用蒋捷的词《声声慢·秋声》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文章最后一段写到了人们不是从落叶中而是从蟹黄和广告中知道秋天的来临,作者对此为什么会“有着一种伤感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我们下一代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永远也不会知道”这种心情,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这句话表面上是写季节远离了都市,走进了大自然,实际是将季节拟人化,形象地说明了现代都市人控制了室内的气温,在室内再也感受不到季节的变化,只有在远离都市的大自然里,季节的特征才比较明显。
  (2)作者将温室里的花朵说成“用火烘烤着的各种花的精灵”,形象而生动。此句运用了比拟、反问等修辞手法,说明温室里的花朵是人们违背季节变化的自然规律加工而成,这样做实际上对花朵是一种伤害。
2.(1)生活在都市的人已不能从社会生活中感知季节了。(或“在乡村海外自然环境中,才能感知季节的变化”)
  (2)在都市里,我们常会对季节产生错觉。(或“我们在都市里迷失了季节以及季节的意义”)
  (3)朋友通过菜市场这类非正常的渠道惊觉季节的变化。(或“非本人体验感知季节变化”)
3.(1)照应题目。蒋捷的词很短,却用了十个“声”字描写秋天,照应了本文的题目“秋声一片”,同时也丰富了文章的意蕴,具有了诗意美。
  (2)形成对比。蒋词说明古人通过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就知道秋天的来临,具有强烈的季节感,现代的都市人却愈来愈不了解季节。文章通过这一对比,说明现代都市人对季节的感知在慢慢流失。
4.(1)在人类科学的进步中,在浓厚的商业气息中,春夏秋冬的鲜明特点逐渐迷失,人们领略不到四季的丰富变化,欣赏不到大自然的多姿多彩,作者因此而伤感。
  (2)同意,因为下一代在都市中的孩子生活在人工制造的舒适的环境中,完全在商业气息之中长大,不会有作者这一代人那样有过亲近并欣赏大自然的经历.也就不会了解上一代人的那种伤感心情。随着人类都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程度加大,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未来的人类将愈加远离自然。(或“不同意,这种看法太绝对了。人类正在努力建设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大环境,下一代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不一定不知道这种心情。”)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别出心裁,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但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对于人来说,这两门学问都是不可缺少的。佛教的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道家则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佛教是从印度引入的学问,主要是讲人死哲学。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诜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认为它涉及人的多种精神诉求。
B.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是“合”,只有“合”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入“和”的状态。
C.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协调,而不是简单的同化。
D.儒讲“拿得起”,道说“想得开”,佛言“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
2.“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这一说法的依据的一项是(     )
A.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不能仅靠一种学说。
B.儒释道三家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 C.只是单一要素,根本谈不上“合”,所以中国人同时信奉儒释道三家,借以养成和合心态。
D.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趣旨,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充。
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补。
B.道家强调“弛”,其精神趣旨与儒家相反,信奉这种思想的人多是想要逃避现实的束缚之人。
C.佛教的精神趣旨是“空”,它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具有超越性,多数信奉佛教之人意在追求彼岸的极乐世界。
D.儒道两家主要是讲人生哲学,佛教则主要讲人死哲学,只有综合运用三家的学问,才能勘破“生死”玄关。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董师傅游湖
宗璞
  董师傅在一所大学里做木匠已经二十几年了,做起活儿来得心应手,若让那些教师们来说,已经超乎技而近乎道了。他在校园里各处修理门窗,无论是教学楼、办公楼、教师住宅或学生宿舍。都有他的业绩。在一座新造的仿古建筑上,还有他做的几扇雕花窗户,雕刻十分精致,那是他的杰作。
  董师傅精通木匠活儿,也对校园里的山水草木很是熟悉。若是有人了解他的知识,可能聘他为业余园林鉴赏家,其实他自己也不了解。一年年花开花落,人去人来;教师住宅里老的一个个走了,学生宿舍里小的一拨拨来了。董师傅见得多了,也没有什么特别感慨的。家里妻儿都很平安,挣的钱足够用了,日子过得很平静。
  校园里有一个不大的湖,绿柳垂岸,柳丝牵引着湖水,湖水清澈,游鱼可见。董师傅每晚收拾好木工工具,便来湖边大石上闲坐,点上一支烟,心静如水,十分自在。
  不知为什么,学校里的人越来越多,校园渐向公园靠拢。每逢节日,湖上亭榭挂满彩灯,游人如织。一个“五一”节,董师傅有一天假。他傍晚便来到湖边,看远处楼后夕阳西下,天渐渐暗下来,周围建筑物上的彩灯突然一下子都亮起来,照得湖水通明。他最喜欢那座塔,一层层灯光勾勒出塔身的线条;他常看月亮从塔边树丛间升起。这时月亮却看不见。也许日子不对,也许灯太亮了。他并不多想,也不期望。他无所谓。
  有人轻声叫他,是前日做活儿那家的女工,是他的大同乡,名唤小翠。她怯怯地说:“奶奶说我可以出来走走,现在我走不回去了。”董师傅忙灭了烟,站起身说:“我送你回去。”想一想,又说:“你看过了吗?”小翠仍怯怯地说:“什么也没看见,只顾看路了。”董师傅一笑,领看小翠在熙攘的人群中沿着湖边走,走到一座小桥上,指点说:“从这里看塔的倒影最好。”通体发光的塔,在水里也发着光。小翠惊呼道:“还有一条大鱼呢!”那是一条石鱼,随着水波荡漾,似乎在光辉中跳动。又走过一座亭子,那是一座亭桥,从亭中可以环顾四周美景。远岸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花朵挤满枝头,好不热闹。亭中有几幅楹联,他们并不研究。董师傅又介绍了几个景点,转过山坡,走到那座仿古建筑前,特别介绍了自己的创作--雕花窗户。小翠一路赞叹不已,对雕花窗户没有评论。董师傅也不在意,只说:“不用多久,你就惯了,就是这地方的熟人了。大家都是这样的。”他顿了一顿,又说:“可惜的是,有些人整天对着这湖、这树,倒不觉得好看了。”
  俩人走到校门口,董师傅在一个小摊上买了两根冰棍。俩人举着冰棍,慢慢走。一个卖花的女孩跑过来,向他们看了看,转身去找别人了。不多时,小翠说她认得路了。董师傅叮嘱小翠,冰棍的木棒不要随地扔,自己转身慢慢向住处走去。他很快乐。
1.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下面的要求,分析这篇小说中的表现手法。
(1)董师傅每晚到湖边闲坐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说意蕴丰富,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请结合作品,分别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1)文末说“他很快乐”。请举例说明董师傅快乐的缘由。(说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中将“校园渐向公园靠拢”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请结合这一背景,谈谈这篇小说给你带来什么启示。(围绕某一方面谈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林黛玉的眉眼究竟什么样
刘心武
  周汝昌先生的《万里访书兼忆李一氓先生》是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收在《天·地·人·我》一书里。这篇文章讲述了1984年赴当时苏联列宁格勒的图书馆,验看那里所藏的一部古本《石头记》的情况。文章里说,接待方拿出那个古本,他拿着放大镜,刚抽验了第一册的几页,就不禁惊喜交加——为什么呢?
  那是第三回里的两句文字,落入了他的眼帘。哪两句?
  是关于林黛玉肖像描写的两句。
  如果你家保留有过去流行很广的护花主人和大某山民评点的《增评补图石头记》,你可以查到,它对林黛玉眉眼的描写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古本里这一处文字呈现得格外混乱,比如庚辰本是:“两湾半蹙鹅眉,一对多情杏眼。”这样的形容未免落套甚至可以说恶俗不堪,显然是后人乱补的。在甲戌本里,这个地方甚至出现了文字紊乱,似乎是由于当时作者尚未定准,留有空白,抄书的人想补足,又犹豫不决。但在俄藏本里,这两句已经显示出曹雪芹最后的定夺,明明白白地写着:“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罥”是挂的意思,“罥烟”是形容柳叶形态的,曹雪芹生前好友敦敏在《懋斋诗钞》里有一首《晓雨即事》,其中一句就是“遥看丝丝罥烟柳”,拿这样如烟飘挂的柳叶来形容林黛玉的眉毛,既有出处,又新颖脱俗。“含露”形容眼里有泪光泪影,却一时又并没有流泪,很恰切地形容出了在那种情境下林黛玉眼睛的特殊形态。周先生在考察俄藏本前,早对各古本里这个地方的词句有所研究,忽然看到俄藏本里有曹雪芹原笔原意的清爽句子,大喜过望也就不奇怪了。
  现在红学所校注的通行本里,这两句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只一个“弯”字与周汇本不同,但在回后校注里,只字不提俄藏本。
  第三回写林黛玉进荣国府,已经融会进了太多曹雪芹家族史的因素。林黛玉所看到的“荣禧堂”金匾,由康熙亲笔御书写给南京曹寅织造府的“萱瑞堂”大匾演化而来,那副银联,则套用太子胤礽被废前常挥毫显示书法水平的唐刘禹锡的诗句,而且“黼黻”一词又影射曹家几代担任过江宁织造。书里虽然写贾赦是贾母的长子还袭了爵位,却并不跟贾母住在一个院子里,林黛玉去拜望他须由邢夫人引领她出荣国府坐车另去别院,倒是并没有袭爵只担任员外郎的二儿子贾政和王夫人却住在府里中轴线的主建筑群里,这又把曹寅去世后,曹頫是过继给曹寅遗孀的家庭秘密抖搂了出来。而贾母对黛玉这样介绍凤姐:“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称谓作‘辣子’……”又抖搂出曹家本来在南方生活,后来才到了北京。当然,《红楼梦》是小说,曹雪芹当然对曹家生活原生态加以了夸张,并且糅进了他对别的贵族家庭的观察体验,再加以艺术想象,才构成了这样的文本。不过,揭示出曹雪芹这部巨著的家族史、自传性、自叙性的特质,还是很有必要的。
  读者们会发现,这一回周汇本采纳的回目,跟通行本有很大的区别,他选取的是“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周先生的取舍以最接近曹雪芹原笔原意为出发点,当然,他的取舍,是一家之言,但这样的努力,我们大家是应当感谢的,他毕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新的版本,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阅读与理解《红楼梦》。(选自《刘心武揭秘古本(红楼梦)》,有删改)
1.本文提到的《红楼梦》版本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心武认为“两湾似蹙非蹙髫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是曹雪芹原笔,你同意这个看法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副银联,则套用太子胤礽被废前常挥毫显示书法水平的唐刘禹锡的诗句。”请你写出这副银联。作者说这副银联是套用的刘禹锡的诗句,你可知道是刘禹锡的什么诗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倒数第二段的目的何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范爱农
鲁迅

  在东京的客店里,我们大抵一起来就看报。一天早晨,辟头就看见一条从中国来的电报,大概是:“安徽巡抚恩铭被JoShikiRin刺***,刺客就擒。”
  这是徐锡麟,他留学回国之后,在做安徽候补道,办着巡警事务,正合于刺***巡抚的地位。不久,秋瑾姑娘在绍兴被***的消息也传来了,徐锡麟是被挖了心,给恩铭的亲兵炒食净尽。人心很愤怒。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
  “***的***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锡麟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哦哦,你是范爱农!”“哦哦,你是鲁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一天我忽而记起在东京开同乡会时的旧事,便问他:
  “那一天你专门反对我,而且故意似的,究竟是什么缘故呢?”“你还不知道?我一向就讨厌你的,-不但我,我们。”
  “你那时之前,早知道我是谁么?”
  “怎么不知道。我们到横滨,来接的不就是子英和你么?你看不起我们,摇摇头,你自己还记得么?”
  我略略一想,记得的,虽然是七八年前的事。那时是子英来约我的,说到横滨去接新来留学的同乡。汽船一到,看见一大堆,大概一共有十多人,一上岸便将行李放到税关上去候查检,关吏在衣箱中翻来翻去,忽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来,便放下公事,拿着仔细地看,我很不满,心里想,这些鸟男人,怎么带这东西来呢。自己不注意,那时也许就摇了摇头。
 “我真不懂你们带这东西做什么,是谁的?”
  “还不是我们师母的?”他瞪着他多白的眼。
  到冬初,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
  我们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这军政府也到底不长久,几个少年一嚷,王金发带兵从杭州进来了。他进来以后,也就被许多闲汉和新进的革命党所包围,大做王都督。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
  我被摆在师范学校校长的饭碗旁边。爱农做监学,还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工夫谈闲天。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
  然而事情很凑巧,许寿裳写信来催我往南京了。我从南京移到北京的时候,爱农的学监也被孔教会会长的校长设法去掉了。他又成了革命前的爱农。我想为他在北京寻一点小事做,这是他非常希望的,然而没有机会。他后来便到一个熟人的家里去寄食,也时时给我信,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终于又非走出这熟人的家不可,便在各处飘浮。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
  我疑心他是自***。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
  现在不知他唯一的女儿景况如何?倘在上学,中学已该毕业了罢。(有删节)
1.本文以徐锡麟被***为开头,范爱农之死为结尾,这样的安排有什么深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以什么线索把许多方面的人和事串联成一个整体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爱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对下面画线语句的理解。
(1)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海明威:一片精神的大海
凌先有

  我怀着敬仰的心情走进海明威故居。
  从一楼踩着吱吱呀呀作响的楼梯拾级而上,攀登到二楼,来到了海明威诞生的房间。这是一间宽敞而明亮的卧室,摆设和用具非常简朴,一张钢管支架的大床摆在卧室中间。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就在这里诞生。海明威的父亲是位医生,卧室床脚的筐里盛着人手的骨骼,小方几下直接放着一颗骷髅,书桌上木盒打开,里面是显微镜,衣柜门外靠着一整块玳瑁的壳和海葵、海星的化石。我想,海明威对生物学的强烈兴趣及对野外活动的痴迷大概是从这里启蒙的吧。
  从二楼下到一楼,走进客厅。客厅摆放着一架钢琴,琴上有一尊贝多芬石膏像。壁炉里有霓虹闪烁,像久久不息的火苗。居室陈列着海明威画过的画,以及他拣的贝壳、石头、枫叶。墙壁上悬挂着海明威用榛子喂松鼠、在密歇根湖边钓鱼、在芝加哥河中划船的老照片。这一切,都印证着海明威对生活浓厚的兴趣和非凡的经历。
  海明威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足迹到过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等许多国家。他曾经在大西洋上做过飘荡的渔夫,在非洲坦桑尼亚炎阳的照射下猎过猛兽,在西班牙斗牛场上当过斗牛士。他到过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在战地被炸伤却幸免于难,在非洲乘坐飞机坠落丛林却涉险生还。他的身上中过237片弹片,头上缝过57针。这种非凡的经历孕育出他那“硬汉子”的性格。海明威正是将这些真实体验作为写作的素材,倾注笔端,才创作出了诸如《战地春梦》《午后之死》《非洲青山》《雪山盟》《战地钟声》《老人与海》等历久不衰的传世佳作。
  坐在海明威客厅宽大的沙发上,感受着作家伟大的人生和人格,不禁陷入沉思。我感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磨难也好,厄运也好,只要不轻视它、不屈服于它,都会变成一笔无价的财富。
  我在海明威故居的小楼上下缓缓穿行,试图找到作家创作的房间,但却始终没有如愿。
  海明威一生勤奋创作,据说他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写作。与常人不同的是,他写作时习惯站着写。他说:“我站着写,而且是一只脚站着。我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他尊奉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使作品趋于精练、充实、含蓄、耐人寻味,缩短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正是这种严谨的创作态度,使他写《老人与海》时花了很大的精力,校改了两百多次,本来可以写成一千多页的长篇,最终只剩下几十页的一个短中篇。假如仍是一千多页的长篇,那就不是海明威了,诺贝尔文学奖也将与他无缘。海明威的创作净化了当时的文风,掀起了一场“文学革命”。因此被同时代及后来的许多作家奉为大师,他的作品不断地吸引着世界上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
  莫不是海明威站着创作,不需要专门的工作室?在故居的大门内,我向一位黄发碧眼、身着白色高领毛衣的女工作人员打听。她比划着告诉我,这里是海明威的出生地,作家只在这儿度过了少年时期。海明威19岁就离开这里加入了美国红十字会战地服务队,开始了他艰难的一生。他的大多作品是在法国巴黎和古巴哈瓦那创作完成的。
  从海明威故居出来,我的手里已经捏了一沓有关海明威的资料和照片。海明威少年时的那张照片大概是在故乡芝加哥留下的,一头乌黑光滑的头发,明亮的眼睛透出聪慧和坚定。而老年时期的那张照片,白帽白须,嘴角漾出一丝微笑,深邃的目光透出执著和刚毅。我想起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写到的桑地亚哥:“他那双眼睛啊,像海水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
  这就是海明威的人生。人有许多外在的东西大多很难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敬意,而精神的胜利和富有却往往能感人肺腑。
1.本文标题有什么特点?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达方式上看,每部分的结尾段,是一个什么样的段落?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硬汉子的海明威具有怎样的特点?桑地亚哥身上有他的影子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探究海明威能够成为一个世界著名作家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