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寄托 作为唐代第一位以山水诗见长的诗人,孟浩然不仅以创作大量的山水田园诗丰富了诗歌的题材,而且以清淡旷远的风格闪烁着夺目的光彩。纵观他的山水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08 期中题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寄托 |
作为唐代第一位以山水诗见长的诗人,孟浩然不仅以创作大量的山水田园诗丰富了诗歌的题材,而且以清淡旷远的风格闪烁着夺目的光彩。纵观他的山水田园诗,我们不难发现,那里寄托了孟浩然的诸多情怀。其中之一就是寄托了强烈的出仕愿望。 在盛唐诗人中,孟浩然是唯一一位终身不仕的诗人。在他人眼里,孟浩然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隐逸诗人。李白就曾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这是诗人李白心目中的孟浩然,也是一般唐人心目中的孟浩然——一位多么倜傥而又飘然出尘的逸士!其实,孟浩然并非无意进仕,年轻时候的他,虽然生活在家乡的山清水秀之中,但他的内心怀着积极的抱负。与盛唐其他的诗人一样,他也怀有济时用世的强烈愿望,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前四句写洞庭湖的壮美景色,气势雄伟,意境开阔。后四句即景抒情,“临渊羡鱼”而坐观垂钓,孟浩然希望能够通过张丞相的引荐而进入仕途。诗歌中含有一种不甘寂寞的豪逸之气,从中反映出孟浩然的雄心壮志。他在《田园作》一诗中写道,“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冲天羡鸿鹄,争食嗟鸡鹜”。诗人写自己年已三十却还居于田园,叹息无人举荐,岁月流逝,徒有鸿鹄之志却无法实现。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追求仕途的心愿是很强烈的。 毕竟,孟浩然处于初盛唐之交的时代,他的社交活动和文学创作则主要在盛唐时期。这是一个士人要求摆脱各种传统束缚,渴望建功立业、获取功名富贵并进入社会上层的时期。在这样的时代里,一身才华的孟浩然又何能例外呢?之所以会让他人误会孟浩然是一位隐逸诗人,是因为他受着佛禅思想的濡染,并不像时人那样热衷于应举考试,而是一般都过着隐居的生活,只不过他的隐居是“养望待时”,“其求仕过程的表现,颇有点走‘终南捷径’的味道”。在孟浩然的很多山水田园诗中,细细品味,我们其实是可以看到他迫切要求入仕的心态的。古人一般都喜欢把自己的失意之情融进山水田园中,以此来消融和减少自己的伤感和抑郁之情。作为失意文人之一的孟浩然自然也不例外,他的山水田园诗就寄托了自己的许多情怀。吟读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那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可以感受到他解不开的仕隐情结。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盛唐时代的社会风貌和认识到当时的社会黑暗。 (摘自 “唐诗论坛”有删改) 1、下列对孟浩然及其山水田园诗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 |
A、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位以山水田园诗见长的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淡旷远,丰富了诗歌的题材。 B、孟浩然是盛唐唯一一位终身不仕的诗人,在大诗人李白和他人眼里,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隐逸诗人。 C、孟浩然追求仕途的心愿实际上是很强烈的,他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就是这种迫切要求入仕的心态的写照。 D、孟浩然热爱家乡的清山秀水,又怀着积极的抱负,归隐和入仕是他的山水田园诗中一个解不开的情结。 2、下列对孟浩然与时人的比较,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 |
A、盛唐的其他诗人都怀有济时用世的强烈愿望,而喜爱自然山水的孟浩然更愿意做一个倜傥而又飘然出尘的逸士。 B、时人热衷于科举,想通过应试获取功名进入上层社会,而一般都过着隐居生活的孟浩然则想通过隐居实现鸿鹄之志。 C、盛唐时期,士人要求摆脱各种传统束缚,渴望建功立业,而受佛禅思想濡染的孟浩然不太在意追求功名。 D、与盛唐时期的士人所走的途径不同,一身才华的孟浩然走的是一条“终南捷径”,即想通过诗歌创作得到当权者的引荐。 3、依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孟浩然抒写不甘寂寞而渴望入仕的典范之作,论及孟浩然的政治抱负,论者常以此为依据。 B、孟浩然在山水田园诗中寄托了自己的许多情怀, 抒发无人举荐,岁月流逝而功业未成的苦闷情怀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C、“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是李白对孟浩然的崇高评价,但并不意味着李白对孟浩然的雄心壮志和失意之情毫不了解。 D、孟浩然在诗歌创作上才华出众,且心地纯正,可以断定,如果他真能步入仕途,也一定能够取得出色的政绩。 |
答案
1、C 2、B 3、D |
举一反三
想讨一本书 |
我给小有名气的“大款”方先生开车期间,他正追求一位姓申的小姐。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方先生终于与申小姐有了第一次约会。共进午餐后,申小组接受了方先生的进一步邀请,坐车来到了方先生的住处——位于龙华的一幢豪华别墅。 下车后,我们看见门柱上斜靠着一个乞丐样的人。他身上裹一件脏兮兮的棉衣,似有所求地望着我们。 心情很好的方先生赶紧走上去问他:“你是不是想吃点什么?” 想不到乞丐回答:“这会儿太阳很好,我吃喝足了,只想在您这儿晒会儿太阳。还想……”“还想什么?”方先生从口袋里掏出100元钱,晃动在乞丐眼前,调侃地追问道,“别难为情,尽管说吧,我会满足你的。”他料定一个乞丐的要求不会特别难以应付。 “我想……”乞丐支吾着,最后鼓起勇气说,“您千万别笑话我。您可以想像我的日子,饭是每天都能吃上的,只可惜好长时间没读书了,总想讨一本看看,可是一直难于启齿。您能不能让我进您家书屋里,随意挑一本书呢?” 方先生一下子愣住了。一方面,他惊奇于这个乞丐非同寻常的奢求;另一方面,他羞愧自己满足不了这个乞丐这一简单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让小姐目睹了自己的窘迫! 乞丐也看透了方先生的尴尬,急忙说:“天底下没书的人很多。只是,我没想到这家房屋的主人也会没有。不好意思,打扰您了。”说罢,抬腿欲走。那溢于言表的鄙薄与不屑令在场的人都很难堪。 一直在一旁不动声色的申小姐急忙走上去,将随身携带的一本文摘读物递给乞丐,和颜悦色地说:“也许,你会喜欢这本书,不妨读读吧。” 乞丐接过,连声道谢,然后席地而坐,旁若无人地读了起来。这天送走申小姐后,方先生满腹心事。 不久的一天,方先生突然做出决定:“阿伟,送我去书店。” 在书店经理室,方先生将一张2万元的支票拍在办公桌上,对接待他的小姐说:“愿意与我做一笔大生意吗?” 小姐说:“当然愿意。不过,我们这儿没什么大生意,只有书,您任意选吧。” 方先生将支票扔到小姐面前,说:“我才懒得选,拜托你了。下午两点,我来取货。” 小姐惊奇地盯着眼前这个财大气粗的人,不知如何应付。当方先生准备掉头而去时,她才醒过神来追问道:“您想要一些什么书呢?” “只要是书,只要有名气。”方先生头也不回地说。 下午两点,我们驱车来到书店。那位小姐仰了过来,将支票给方先生,并说:“很抱歉,我们经理不想接受这笔生意。” 方先生再一次愣住了。他咆哮道:“你们的经理呢?让他出来见我。” “不必了。”小姐笑笑,“我们经理看过支票,就知道您是谁了。他要我一定转告您:本书店没有一本书做摆设的废书。每一本书都是有灵魂的生命,最终总会归属于那些真正爱书的人。” (1)对这篇小说的赏、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A.这篇小说主要采用对话和行为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B.文中的方先生财大气粗,目空一切,认为有钱就能办到任何事情。没有想到因为不读书而连续碰壁。 C.文章表明了物质财富的充裕并不等于精神的富有,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还应追求崇高的精神生活 D.乞丐的形象表明了精神生活的享受必须在物质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E.小说的结尾让我们知道了那个乞丐原来就是书店的经理,便这篇小的构思显的很巧妙。 (2)请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三个作用。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方先生对乞丐说话时语气、动作和心理,请你写出乞丐讨要一本书,方先生为什么“惊奇”“羞愧”“窘迫”。 表面原因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层次原因: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设想一下,在听了书店小姐转告的经理的话后,方先生会有怎样的表现?你这样的设想的理由是什么?(理由不少于两条、不脱离文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翻 浆 毕淑敏 |
那年,我五一放假回家,搭了一辆地方上运送旧轮胎的货车,颠簸了一天,夜幕降临才进入离家百来里的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浆。 突然在无边的沉寂当中,立起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 “你找死吗?你!你个兔崽子!”司机破口大骂。 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一件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 “我不是找死,我要搭车,我得回家。”“不搭!你没长眼睛吗?司机楼里已经有人了,哪有你的地方!”司机愤愤地说。 “我没想坐司机楼子,我蹲大厢板就行。”司机还是说:“不带!这样的天,你蹲大厢板,会生生冻死!”说着,踩了油门,准备闪过他往前开。 那个人抱住车灯说:“就在那儿……我母亲病了……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我母亲想吃……”“让他上车吧!”我有些同情地说。 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车厢上爬,“谢谢谢……谢……”最后一个“谢”字已是从轮胎缝隙里发出来的。 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呜叫。司机说:“我有一个同事,是个很棒的师傅。一天,他的车突然消失了,很长时间没有踪影。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有个青年化装成一个可怜的人,拦了他的车,上车以后把他***死,甩在沙漠上,自己把车开跑了。直到案发我们才知道真相。从此我们司机绝不敢搭不认识的人特别是年轻人上车。你是我的老乡,说了话我才破例的。” 我心里一沉,找到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小洞,屏住气向里窥探。 朦胧的月色中,那个青年如一团肮脏的雾,抱着头,龟缩在起伏的轮胎里。每一次颠簸,他都像被遗弃的篮球,被橡胶轮胎击打得嘭嘭作响。 “他好像有点冷,别的就看不出什么了。”我说。 “再仔细瞅瞅。我好像觉得他要干什么。” 这一次,我看到青年敏捷地跳到两个大轮胎之间,手脚麻利地搬动着我的提包。那里装着我带给父母的礼物。“哎呀,他偷我东西呢!” 司机很冷静地说:“怎么样?我说得不错吧。”“然后会怎么样呢?”我带着哭音说。“你也别难过。我有个法子试一试。”只见他狠踩油门,车就像被横刺了一刀的烈马,疯狂地弹射出去。我顺着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冻僵了,弓着腰抱着头,石像般凝立着,企图凭借冰冷的橡胶御寒。我的提包虽已被挪了地方,但依旧完整。 我把所见同司机讲了,他笑了,说:“这就对了,他偷了东西,原本是要跳车了,现在车速这么快,他不敢动了。” 路面变得更加难走,车速减慢了。 我不知如何是好,紧张地盯着那个小洞。青年也觉察到了车速的变化,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 我痛苦地几乎大叫,就在这时,司机趁着车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摇晃的频率,车身剧烈倾斜,车窗几乎吻到路旁的沙砾。 再看青年,扑倒在地,像一团被人践踏的草,虚弱但仍不失张牙舞爪的姿势,贪婪地守护着我的提包——他的猎物。 司机继续做着“高难”动作。我又去看那青年,他像夏日里一条疲倦的狗,无助地躺在了轮胎中央。 道路毫无先兆地平滑起来,翻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司机说:“扶好你的脑袋。” 我一时没明白过来,但司机凶狠的眼神启发了我。就在他的右腿狠狠地踩下去之前,我采取最紧急的自救措施:双腿紧紧抵地,双腕死撑面前的铁板…… 不用看我也知道,那个青年,在这突如其来的急刹车面前,可能要被卸成零件。“怎么样?最低他也是个脑震荡。看他还有没有劲偷别人的东西?”司机踌躇满志地说。 我想到贼娃子一举伤了元气,一时半会儿可能不会再打我提包的主意了,心里安宁了许多。只见那个青年艰难地在轮胎缝里爬,不时还用手抹一下脸,把一种我看不清颜色的液体弹开……他把我的提包紧紧地抱在怀里,往手上哈着气,摆弄着拉锁上的提梁。这时,他扎在口袋上的绳子已经解开,就等着把我提包里的东西搬进去呢…… “师傅,他……他还在偷,就要把我的东西拿走了……”我惊恐万状地说。“是吗?”师傅这次反倒不慌不忙,嘴角甚至显出隐隐的笑意。 “到了。”司机干巴巴地说。我们到一个兵站了,也是离那个贼娃子住的村最近的公路,他家那儿是根本不通车的,至少还要往沙漠腹地走10公里……司机打亮了驾驶室里的大灯,说:“现在不会出什么事了。” 那个青年挽着他的口袋,像个木偶似地往下爬,狼狈地踩着轱辘跌下来,跪坐在地上。不过才个把时辰的车程,他脸上除了原有的土黄之外,还平添了青光,额上还有蜿蜒的血迹。“学学啦……学学……”他的舌头冻僵了,把“谢”说成“学”。 我们微笑地看着他,不停地点头。 他说:“学学你们把车开得这样快,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在赶路,怕我的母亲喝不上小米粥,现在到天亮前,我赶得到家了……学学……”他抹一把下颌,擦掉的不知是眼泪、鼻涕还是血。 司机一字一顿地说:“甭哆唆了。拿好你的东西,回家吧!” 他点点头,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们。 看着他蹒跚的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喝了一声:“你停下!” “我要查查我的东西少了没有。”我很严正地对他说。 司机赞许地冲我眨眨眼睛。 青年迷惑地面对我们,脖子柔软地耷拉下来,不堪重负的样子。我爬上大厢板,动作是从未有过的敏捷。我看到了我的提包,像一个胖胖的婴儿,安适地躺在黝黑的轮胎之中。我不放心地摸索着它,每一环拉锁都像小兽的牙齿般细密结实。 突然触到鬃毛样的粗糙,我意识到这正是搭车人袋子上那截失踪的鬃绳。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厢的木条上,像焊住一般结实。 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选自《中国微型小说年选》)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 |
A.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陌生的年轻人为了生病的母亲能吃上小米粥,连夜奔波在荒寂寒冷的沙漠戈壁,虽然有幸搭上了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却遭到了“我”与司机的误解的故事。 B.“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呜叫”这句环境描写暗示青年即将像之前的搭车人一样干坏事,营造了一种恐怖的氛围,推动了后文的情节发展。 C.小说塑造的主要人物就是那个要搭车的“青年”,而他的形象却是通过“我”和司机两个人物表现出来的。因此全文主要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D.从全文看,我对搭车青年的情感经历了怜悯、痛恨、感动这样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完成了情节,完善了人物形象,与读者形成共鸣。 E.作者细写“我”与司机对那个青年的猜疑,其作用在于衬托,旨在形成反差,更加凸显那个青年的美好德行与善良人性。 2.小说以“翻浆”为题有什么妙处?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在情节构思方面的主要艺术特色有哪些?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说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结合文本,联系现实,你有怎样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动物有时间观念吗? |
动物们有没有时间观念呢?一些动物行为专家根据最近的一些实验结果,认为不只是人类有这种能力,动物也可以具有前瞻后瞩的能力。 来自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塔文,将“情景记忆”定义为能够回忆人经历的细节的能力:比如发生了什么,在哪里发生,何时发生等。塔文博士强调,情景记忆只是存在于人类中,其他的生物不具备这种能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情景记忆需要个人意识。他同时认为,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动物可以回忆它们的经历,即使这些经历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许多动物行为研究人员对此都持肯定意见,不过也有一些研究者持反对的意见。剑桥大学的比较心理学家克莱顿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对象是西部灌丛松鸦。实验结果表明灌丛松鸦的表现符合情景记忆的一些特点。与克莱顿博士合作的其他科学家,通过实验在其他动物身上找到了情景记忆的标志。如老鼠,当它们发掘地下贮藏室时,沿途似乎可以凭借记忆寻找需要的食物;蜂鸟似乎可以记忆何时何地采过哪朵花的蜜。 澳大利亚的比较心理学家萨德多弗认为,无需自身的记忆,一只灌丛松鸦就可以在贮藏地的周围找到所需要的食物。他认为,信息实际上并不是精神时空穿梭的特征;情景记忆也要依赖其他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目前仅能在人类思想中找到。这种能力是在我们的祖先从猿分化出来之后进化而具有的,其优势不仅仅在于可以通晓过去,还包括“感知未来”。已有的一些研究表明,动物对于未来没有什么概念,比如,卷尾猴在吃饱了之后会将剩下的食物扔掉,尽管明天早晨它没有食物可吃。 与此相对应的一些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动物是有未来意识的。加拿大比较心理学家罗伯特博士对松鼠猴是否可以规划未来进行了测试,让我们惊讶的是,结果很有说服力。克莱顿博士最近测试了灌丛松鸦对未来的意识情况。她说,鸟类会了解未来的需求并采取行动,它们知道需要什么,哪里需要。 这个结果很振奋人心,即使是一直持反对意见的萨德多弗博士,也对克莱顿博士的研究结果感兴趣。他所关心的是,鸟类未雨绸缪的行为究竟能够提前多久,松鸡是否能够像人类,为未来一周或者一个月的事情做准备呢?是否这些研究结果仅仅局限在食物的贮藏方面呢?而且,他认为,这项研究非常有价值。——摘自《百科知识》 1.根据文意,下列对有关“情景记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塔文博士认为情景记忆是指能够回忆人经历的细节的能力:比如发生了什么,在哪 里发生,何时发生等。 B.塔文博士认为情景记忆需要个人意识的参与,它只是存在于人类中,因为其他的生 物不具备个人意识能力。 C.塔文博士认为情景记忆在动物身上不能出现,因为动物根本不能回忆它们的即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的经历。 D.萨德多弗认为情景记忆也要依赖其他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是在我们的祖先从猿分化出来之后进化而具有的。 2.下列实验,不能支持“动物有时间观念”观点的一项是 |
[ ] |
A.剑桥大学比较心理学家克莱顿博士关于西部灌丛松鸦的系列实验。 B.老鼠在发掘地下贮藏室时,沿途似乎可以凭借记忆寻找需要的食物。 C.卷尾猴在吃饱了之后会将剩下的食物扔掉,尽管明天它没有食物可吃。 D.加拿大比较心理学家罗伯特博士对松鼠猴是否可以规划未来进行的测试。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
A.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塔文博士强调,目前来看,情景记忆只是存在于人类中,其他的 生物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动物们不可能有时间观念。 B.比较心理学家萨德多弗博士认为,单凭灌丛松鸦可以在贮藏地的周围找到食物不足以证明动物有时间观念,因为动物找食无需记忆。 C.加拿大比较心理学家罗伯特博士对松鼠猴“规划未来”的能力进行测试,很有说服力的结果表明,动物是有未来意识的。k&s#5^u D.剑桥大学的克莱顿博士认为,情景记忆也要依赖其他的能力,比如鸟类会了解未来的需求并采取行动,它们有未来意识。 |
听 水 |
我从三峡回来好些时了,可我一静下来,依然可以听到那条江的水声——阴柔的、安详的、生生不息的那条江的水声啊…… 长长的江河暗夜,我围着有汗腥味的毛毯,在十六个人一间的船舱里听那条江的水声,古老而美丽的水声,千年万年的水气,九曲十八折地从大峡谷流来又一泻千里地流向大海的水声啊。水声有节奏地拍打着我们的船舷,像不知疲倦的催眠的母亲的手。两岸的山黑漆漆静悄悄险峻得有些狰狞,江风挟裹着水腥味钻进舱来,凉飕飕水淋淋的。夜色里,山、天衔接的一线逶迤里,月光孤独而凄婉,唯有这“母亲的手”从容慈祥地拍抚,使我听清了寂夜里的水声,水声里包含的伟大的慈爱与慰安…… 我是在汉水边诞生的,我是听汉水的涛声、水声、纤夫的号子声长大的,汉水是长江的最大一条支流。我曾无数次站在江岸,凭水而立,默默地看大江流向大海的风景,默默地倾听葬在水下的音乐,默默地理会浮出水面的灵魂。后来,我便含泪沿河出走;后来几十年大漠塞外,我的爱就像故乡的河流,广阔而丰富。每每回到故乡的大河岸畔,我就能重温流逝在那里的苦难与幸福。重温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信心和勇气。 那年,我经三峡到达与大宁河接壤的古老的原始森林神农架,曾驱车直达圣女故乡"昭君村".昭君村白墙黑瓦的民舍点点滴滴,星星般坠落在一面青山的半壁,炊烟在白墙黑瓦的屋顶或静悄悄地团卧,或袅袅娜娜地上升。一座藏传佛教建筑风格的"昭君祠"屹立在半山民舍之间,一座高达十米的王昭君汉白玉雕像临山而立。我曾围着雕像转了一圈又一圈,一圈又一圈地想这纤纤鄂西女子以何样的傲骨,蔑视摒弃了皇宫深院的凄凉与小人的奸佞妄为,毅然选择了六千里外的大漠异邦?选择了命运?这幽深了美丽了两千年的佳话源于香溪、源于大河啊! 我告诉同我一样未睡、一样转着汗腥味毛毯的一对青年男女:"到香溪去看真正的大河神女吧。"我还说,我是在香溪的吊楼里听香溪水听懂了一位鄂西女子的魂魄的。那男的望着我,纯净的眼神里潜藏着一份忧伤,他说:“我也是常听水声的,我是在江边听水声听懂屈原的《离***》的……"那女的靠那男的肩头,不作声。半晌,她突然很认真地问我:"你在大宁河听懂了那悬棺和栈道吗?”在风景绮丽的大宁河流域,有着迄今未能诠释的悬棺之谜和栈道之谜。大宁河畔,岩棺处处可见,导游小姐说,从龙门峡到巫溪宁厂古镇,共有六千八百孔。近年有人考察,除宁厂以下的一百多公里外,北上的各条支流都有类似的栈道孔,东接鄂西北竹溪,北连陕西镇平,西连城口县城,形成了长达数千里的古栈道网。 筑于这悬崖峭壁上如此规模宏大的工程始于何年?怎样施工?做了何用?谁能注释这古老的谜底?想着这些,我就仿佛听见先人们凿石的敲击声,听到一种命运的***抑或是呐喊。抬头仰望临江悬崖上的棺穴,我不禁肃然起敬:他们活着时,在这大河之畔、崇山之中为生存而奋斗着;死了,他们希望灵魂依然在这凭江的岩顶,谛听涛声和水声,抑或是眺望儿孙们从这座山翻越到那座山,从这条江走向那条江…… 想到这些,我对那年轻女子说:“他们的灵魂不忍离去,大约也是想凭江谛听水声吧?水声里有他们儿孙的命运……” 不知我的话触动了什么,那女子别过脸去,好一阵黯然。 是的,无论怎样,我是无法忘却那悬崖、石孔、栈道和远古棺穴给予我的颤栗。我想,既然我们是踏着同一块祖先相传的土地,我们就总是与我们祖先那些崇高的努力相关,我们就该珍视人类今天为改变命运所作出的一切努力,我们祖先的奋斗和我们现在的奋头是连在一起的…… 现在,三峡大坝已经截流,祖先们创造的千年文化随之葬入江底。我的心中倏忽升起阵阵莫名的失落与悲怆。转而又想,人类文明的进程无不是一代又一代人用发现、创造、否定、肯定、牺牲、奉献等重重叠叠的脚印踏出的一条长路,路上的困惑与迷惘、悲怆与眼泪、成功与失败、奋求与辉煌都是文明相系相携的链环,这链环最终搀扶着人类走向新的生存维系。 无论怎么想,有一个情结总是挥之不去:"高峡出平湖"之后,那些千年古栈道连同千年古城已经沉入江底,而那原本在崖顶的悬棺是否离我们更近?抑或已飘浮在水面?再去三峡,我还能听到怎样的水声……(选自《并非永生的渴望》,有删节) 1.作者为什么把水比成“母亲的手”?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了去三峡途中遇到的一对青年男女,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十段说“我们就该珍视人类今天为改变命运所作出的一切努力”,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A.第二段写黑漆漆有些狰狞的两岸的山、凉飕飕水淋淋的江风、孤独而凄婉的月光是为了反衬水声的从容慈祥。 B.第三段是写我与汉江间有血脉、文化、命运的关联,对哺育她的这条江怀着深情和自豪,在全文中承上启下。 C.第四段对昭君村、昭君祠和王昭君雕像的描写很有讲究,主要是为了突出昭君带来的藏传佛教对这里的影响。 D.全文不仅写对水声的怀念和理解,而且表达了对人生的种种领悟,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思考和关注,主题宏大开阔。 E.作者最后说"我还能听到怎样的水声?"说明作者对三峡截流给祖先创造的千年文化带来的灾难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
雪 |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 去年在福建,仿佛比现在更迟一点,也曾见过雪。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着的雪花。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的随着雨点洒下来几颗,没有落到地面的时候。它的颜色是灰的,不是白色;它的重量像是雨点,并不会飞舞。一到地面,它立刻融成了水,没有痕迹,也未尝跳跃,也未尝发出窸窣的声音。这样的雪,在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诚然能感到特别的意味,谈得津津有味,但在我,却总觉得索然。“福建下过雪”,我可没有这样想过。 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它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卷起来的。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像春天流蜜时期的蜜蜂,它的忙碌的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人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它静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大海的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有时又似乎听见了情人的窃窃的密语声,礼拜堂的平静的晚祷声,花园里的欢乐的鸟歌声……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柔和的情人,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温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它没有气息。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雅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浓郁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 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间,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窗上札札地绘就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倒的,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 现在,美丽的雪花飞舞了。我喜欢,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我的喜欢有如四十年来第-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但是,和老年的福建人一样,我回想着过去下雪时候的生活,现在的喜悦就像这钻进窗隙落到我桌上的雪花似的,渐渐融化,而且立刻消失了。 记得某年在北京,一个朋友的寓所里,围着火炉,煮着全中国最好的白菜和面,喝着酒,剥着花生,谈笑得几乎忘记了身在异乡;吃得满面通红,两个人一路唱着,一路踏着吱吱地叫着的雪,踉跄地从东长安街的起头踱到西长安街的尽头,又忘记了正是异乡最寒冷的时候。这样的生活,和今天的一比,不禁使我感到惘然。上海的朋友们都像走工厂里的机器,忙碌 得一刻没有休息;而在下雪的今天,他们又叫我一个人看守着永不会有人或电话来访问的房子。这是多么孤单,寂寞,乏味的生活。 “没有意思!”我听见过去的我对今天的我这样说了。正像我在福建的时候,对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雪的老年的福建人所说的一样。 然而,我还有一个更可骄傲的我在呢。这个我,是有过更快乐的生活的,在故乡:地上厚的积雪,是我的地毡,我在它上面打着滚,翻着筋斗。我把它捻成了团,捧着,丢着。我把它堆成了一个和尚,在它的口里,插上一支香烟。我把它当作糖,放在口里…… “没有意思!你这老年人!”我听见幼年的我对着过去的那些我这样说了。正如过去的那些我骄傲地对别个所说的一样。 不错,一切的雪天的生活和幼年的雪天的生活一比,过去和现在的喜悦是像这钻进窗隙落到我桌上的雪花一样,渐渐融化,而且立刻消失了。 然而对着这时穿着一袭破单衣,站在屋角里发抖的或竟至于僵死在雪地上的穷人,则我的幼年时候快乐的雪天生活的意义,又如何呢?这个他对着这个我,不也在说着“没有意思!” 的话吗? 天呵,我们能再想了。人间的欢乐无平衡,人间的苦恼亦无边限。世界无终极之点,人类亦无末日之时。我既生为今日的我,为什么要追求或留念今日的我以外的我呢?今日的我虽说是寂寞地孤单地看守着永没有人或电话来访问的房子,但既可以安逸地躲在房子里烤着火,避免风雪的寒冷;又可以隔着玻璃,诗人般的静默地鉴赏着雪花飞舞的美的世界,不也是足以自满的吗? 抓住现实。只有现实是最宝贵的。 眼前雪花飞舞着的世界,就是最现实的现实。 看呵!美丽的雪花在飞舞着呢。这就是我三年来相思着而不能见到的雪花。(选自鲁彦《雪》,有删改) 1、文章具体描写了许多地方的雪,请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条列出。作者认为哪个地方的雪景最美?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三段主要从哪些角度描写上海的雪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反复说“没有意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 |
A、文章开头写“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表现了作者对眼前雪花的喜爱之情,给全文奠定了一种感情基调。 B、文章所表现的感情跌宕起伏,作者回想福建下雪时候的生活,觉得现在的喜悦就像渐渐融化的雪花一样,立刻就要消失了。 C、文章通篇使用对比的手法,和上海下雪时的生活所表现出的欣喜之情相比,北京下雪时的生活让作者感到惘然。 D、对于穿着一袭破单衣,站在屋角里发抖的或竟至于僵死在雪地上的穷人来说,即便是再美的雪花,也不能让人感受到快乐。 E、本文结构紧凑,首尾呼应。作者紧扣一“雪”字在回忆和现实中穿梭,使我们既欣赏到雪的那份清韵,又了解到生活的一种哲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