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甲:2005年我读了舒马赫写的名为《小的是美好的》经济学著作。作者对建立“特大城市”持批评态度,认为城市规模最合适的人

(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甲:2005年我读了舒马赫写的名为《小的是美好的》经济学著作。作者对建立“特大城市”持批评态度,认为城市规模最合适的人

题型:写作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甲:2005年我读了舒马赫写的名为《小的是美好的》经济学著作。作者对建立“特大城市”持批评态度,认为城市规模最合适的人口上限为50万人左右;城市规模大了会造成病态发展,带来许多麻烦的难题。我同意他的看法,小巧玲珑,多么美妙!
  乙:不久前我读了外国人写的《中国人的“大”情结》,说中国人什么都“好大”,对城市、对建筑规模追求在太空中能看到,对商场的规模追求能写进吉尼斯纪录。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大有什么不好?大气磅礴,多有气派!
  丙:我看气球最好,可大可小。
  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

解析
(1):甲、乙、丙三种观点都可以作为角度,也可以把两种或三种观点进行比较,作为一个新的角度。(2)你可以在领会材料含义的基础上,从现实生活中找素材,编个故事,写成记叙文;也可以从材料出发,联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写成议论文。(3)如果写议论文,实质上是要你论述大与小的关系。无论是个人规划、城市建设,还是国家发展,都要从实际出发,都要遵循客观规律,该大则大,该小则小,大要大得适当,小要小得合理;大与小也应根据客观需要及时地进行调整,让其在动态中保平衡,就像气球,要大还是小,完全根据需要,但太大肯定不行,因为太大会爆炸。为求论述的严密,最好能运用一些哲学原理,并举出恰当的事例,或相关的数据。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雪灾过后,林子里满地都是断枝残柯。只有雪松安然无恙。原来,雪松的枝桠具有柔性。每当雪厚到一定程度,雪松的枝桠就会往下弯,直到雪从枝头滑落。
雪松用自己的“柔”战胜了恶劣的环境,值得肯定。可是,“刚”也历来广为人们颂扬。如:“大丈夫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在刚与柔的问题上,你有些什么想法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感受,讲述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情。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与刚与柔有关,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方面;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题型:写作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一条鱼逆流而上。它以精湛的游技,冲过浅滩,划过激流,绕过层层渔网,躲过水鸟的追逐。它不停地游,最后穿过山涧,游上了高原,然而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很快就被冻僵了。
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题型:写作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四季轮回,春华秋实,登高望远,临风把酒。造化总是带给人们丰富的情感体验。请你以某种自然景物为对象,展开联想,寄托情感,写一篇散文。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我的世界里不能没有你,也不能没有他。我中有你,你中有他,我,你,他,不可分离。我,你,他,看似简单,却组成了人世间最美的音符。
请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角度立意。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户人家被老鼠害苦了,主人便要了一只捕鼠的猫。那只猫很会捕老鼠,也喜欢捉鸡。一个多月以后,他家里的老鼠捉尽了,但家里养的鸡也被吃光了。他儿子认为那只猫是个祸害,就问父亲:“为什么不赶跑它呢”父亲说:“我们的祸患在于有老鼠,不在于没有鸡。老鼠偷吃粮食,咬烂衣服和家具,使得我们挨饿受冻,这不比没有鸡更有害吗?没有鸡,我们最多不吃它罢了,离挨饿受冻还远得很呢,为什么要赶走那只猫呢?”儿子辩解道:“老鼠毕竟没有了,猫的用处体现在哪里呢?”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写作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