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待售商品数量增加10%,价格水平下跌4%,货币平均流通次数由5次减为4次。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若该国要保持币值稳定,流通中的货币量应A.

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待售商品数量增加10%,价格水平下跌4%,货币平均流通次数由5次减为4次。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若该国要保持币值稳定,流通中的货币量应A.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待售商品数量增加10%,价格水平下跌4%,货币平均流通次数由5次减为4次。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若该国要保持币值稳定,流通中的货币量应
A.增加32%B.增加26.4%C.增加20.8%D.增加16%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数量为原来的110%,价格水平为原来的96%,货币平均流通次数为原来的4/5即80%,依公式,流通中实际需要货币量应为原来的110%×96%÷80%=132%,故流通中的货币量应增加32%。该题选A。
举一反三
去年某国的某行业总共生产出10万件H商品,其中8万件是用机器生产的,总共耗费了16万小时,其余2万件是手工作坊生产的,每件平均劳动时间是12小时,假定今年机器生产的企业生产H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40%,手工作坊的生产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此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国今年生产单位H商品的价值量是多少?今年一年内生产的H商品的价值总量是多少?(    )
A.7小时 95.2万小时B.10/7小时 40万小时
C.10/7小时 136/7小时D.40/7小时 544/7小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由国内两大电子商务平台掀起的2012年“11·11”购物节,以191亿元的总销售额(主办方公布)震惊业界。购物节最核心的宣传点是5折促销。打折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可示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长久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偏低,价格持续稳步上涨将会成为长期趋势。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调查研究发现,由于原料、人工等成本大幅攀升,很多农产品的价格上涨是成本推动型的,还有些是周期性的。这种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的做法符合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要求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要求D.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要求
小题2:有专家认为,从市场运行角度来看,对上述原因带来的食品价格上涨、消费者生活成本提高,政府应适当提高容忍度。这种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价格是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机制
②如果价格信号失真,可能导致生产者做出错误决策
③极力压制价格上涨,可能造成后期供给不足
④政府不能调控农产品价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下列措施有利于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是:
①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
②要改善居民消费环境,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③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④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由于受到国际金触危机和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上升的影响,黄金成了一些市民保值增值的首选。黄金之所以成为一些市民保值增值的首选,从根本上讲是因为
A.黄金作为商品,既有价值也有使用价值
B.黄金作为商品,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C.黄金作为货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D.黄金作为货币,可以当作社会财富被保存起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