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咖啡书屋去。”这是不少大连人爱说的一句话。《市场报》记者来到天津街,走进咖啡屋,环顾四周,7 500多种图书被18个分类牌隔开,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60

“走,到咖啡书屋去。”这是不少大连人爱说的一句话。《市场报》记者来到天津街,走进咖啡屋,环顾四周,7 500多种图书被18个分类牌隔开,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60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走,到咖啡书屋去。”这是不少大连人爱说的一句话。《市场报》记者来到天津街,走进咖啡屋,环顾四周,7 500多种图书被18个分类牌隔开,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60张椅子坐满了读者,他们边喝咖啡边看书,有的还伏在桌子上写着什么。上述情况(  )
①是由居民收入水平下降和书价太高造成的 ②是物质消费与精神文化消费协调发展的表现 ③表明人们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变化 ④说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B
解析
题干所叙述的咖啡书屋的情况,说明居民已由过去重视物质消费转移到重视精神消费,而精神消费的前提必须是满足物质消费。因此体现了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协调发展,说明观念发生了变化,故选②③。题干恰恰说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了,故①不选。④与题干无关。
举一反三
没有电子工业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有电视机的消费;没有煤、石油的发展及炼制,就不可能有塑料、化肥、化纤产品的各种消费。人们有饮食的需要,才有产品的生产;有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才有各种精神产品的生产。这则材料说明(  )
①生产与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②生产决定消费 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④消费使人产生新的需求,促进生产向广阔的领域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五”时期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情况如下表:
项目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消费支出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其中:食品
38.2
37.7
37.1
37.7
36.7
这说明,“十五”时期,我国城镇居民(  )
A.食品支出越来越少
B.食品支出越来越多
C.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
D.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居民为了满足自身需要所进行的消费活动,从根本上说是受(  )
A.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B.收入水平的制约
C.物价水平的制约
D.人口数量的制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家庭消费中(  )
A.要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B.要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C.要提高精神消费的比重,做到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D.可以超前消费,提高个人消费水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从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许多企业积极研究市场需求的变化,积极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使企业在经济大潮中站稳了脚跟,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因不能灵活应对市场的变化而被淘汰。这说明                        (   )
A.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C.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D.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