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每1%的乡村人口转移到城镇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每1%的乡村人口转移到城镇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每1%的乡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就能使中国居民消费总额提高0.19个至0.24个百分点。因此,十八大以来新一代国家领导人强调城镇化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并将以此为契机实现固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材料二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这需要政府首先以人为本,加快农民工等城市边缘人群的城市融入,保障新入城居民的衣食住行教育等合法权益;二要统筹城乡,促进城镇和农村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三要大小并重,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强公共设施投入,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四要集约节约,在资源能源有效利用的前提下推进城镇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知识,说明新一代国家领导人将城镇化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的理论依据。(10分)
(2)有同学认为:“国家加快城镇化有利于就业,我们以后找工作就不用愁了。”请运用劳动和就业的相关知识说说你的看法。(6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政府是如何履行职责的。(12分)
答案
(1)①城镇化的提出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促进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4分)
②加快城镇化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的容纳和服务能力。(4分)
③加快城镇化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新格局。(2分)
(2)①国家加快城镇化,需要加大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社会服务等的投入,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有利于就业的说法是合理的,但这只是个人实现就业的客观条件。(2分)
②国家还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为创业提供政策优惠,完善法律法规维护劳动者权益。(2分)
③个人要实现就业还需要靠自身的努力。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2分)
(3)①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3分)
②政府以人为本,维护新人城居民的合法权益体现了政府积极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3分)
③政府统筹城乡,缩小城乡差距的做法体现了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分)
④政府加强公共设施投入,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集约节约能源的做法体现了政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水平。(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明确答题角度运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知识,范围缩小,没有考经济生活整本书,而只考又好又快科学发展观知识,难度不大。根据设问组织答案,将城镇化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的理论依据,就是在问为什么加快城镇化,有利于什么。充分利用教材知识点,理论与材料相结合。
(2)本题属于评析类问答题,做题方法是:先答对的,再答对的,即题中观点有合理的地方,也有错误的地方,正确的地方给予说明,错误的地方进行更正。国家加快城镇化是解决就业的途径之一,此外还有很多措施要做,可以从国家和个人两个主体进行回答,利用教材知识。
(3)用政治生活的知识,主体是政府,加快城镇化政府是如何履行职责,想到政府的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公共服务职能。此外还要答政府宗旨,原则。
举一反三
某公司从国外进口一批货物在国内市场销售,价值30000元,运费1000元,进口关税税率为10%。如果该公司要确保10%的成本利润率(利润是收入和成本之间的差额,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前提下,该批货物在国内市场的最低售价不能低于
A.约37730元 B.37400元 C.37510元D.30513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刘每天坚持用新油炸油条,还提供“验油勺”供大家现场监督,被网友热捧为“油条哥”。日前,他申请“油条哥”商标已被国家工商总局受理。材料表明
①市场对经营者进行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②经营者要树立自我负责的道德意识
③经济活动要笃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   
④市场通过公平竞争实现供求平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运用“经济常识”阐述,政府怎样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要求:
(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3)根据论题,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先进制造业国家的经验表明,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理念再完美,设计再先进,没有高技能人才去实现,也只能停留在图纸上。这说明
A.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B.技术创新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
C.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
D.企业发展只能依靠技工群体的成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日,随着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在美丽的海南博鳌拉开帷幕,海南博鳌再次迎来全球风云人物的聚首,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自今年1月博鳌亚洲论坛首次以中小企业为对象举行独立的论坛“2013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中小企业再次成为博鳌论坛关注的焦点。中小企业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通过创新合作、创新营销,打造自主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用工荒”“招工难”已成为常见现象。“用工荒”主要表现在企业招工难、用工成本大幅上升。由于农村劳动力供给总量减少、供给结构中第二代农民工比重增加、作用于劳动力转移的比较利益所形成的流出地“推力”和流入地“拉力”弱化。而另一方面,垄断行业和公务员招工挤破了头,公务员考试的人数屡创新高,几千人争取一个岗位,垄断行业招工也是如此。“用工荒”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力供需之间的结构性不平衡。
材料二 有专家认为,造成中小企业当前经营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外部原因是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银行体制政策上的失衡直接影响银行贷款与直接融资的渠道;内部原因是中小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人力资本等方面的竞争力不强,这也使得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渠道不畅。此外,信用担保等中介机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滞后,缺乏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体系,这也阻碍了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发展。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993年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1997年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科技进步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2003年
100名人大代表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修改科技进步法的议案
2004年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订科技进步法列入人大立法规划项目,并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2006年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收到1 000多件议案,其中33.1%的议案涉及科技进步法修改、科技成果转换、促进自主创新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等
2007年
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获得通过
2010年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进行执法检查
(1)根据材料一,请你谈谈如何缓解劳动力供需不平衡问题。(12分)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为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
(3)结合材料三,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各主体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行使的职权及其作用。(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