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主席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倡导实现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离经济增长。材料一:胡锦

胡锦涛主席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倡导实现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离经济增长。材料一:胡锦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胡锦涛主席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倡导实现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离经济增长。
材料一:胡锦涛主席指出:“我们应该坚持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 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要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
⑴包容性增长强调社会弱势群体、低收入人口,有相对平等的发展机会,能从经济增长中更多受益。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阐述国家应采取怎样的对策。(6分)
材料二:包容性增长理念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一脉相承。包容性增长要求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都能和到和谐的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方式,即去 “GDP主义”化,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把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的建设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⑵包容性增长需要党和政府改变发展思维。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说明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及要求所体现的政治学依据。(6分)
材料三:山西省应县木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木塔年久失修,在现有条件下,维修容易出现纰漏,谁也不敢担责,近20年来修护方案一直“难产”。建筑遗产出现“冰棍现象”;由于不敢触碰,就像冰榻融化一样慢慢消失。
“不许动”、“不愿动”、“不敢动”都是建筑遗产“冰棍现象”的表现。由于不合理的修缮、过度的旅游开发、建设性破坏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一些权威专家和民间人士对建筑遗产的利用存在强烈抵触情绪。一些人士认为,建筑遗产必须“原汁原味”,甚至强调“只许看不许动”,把建筑当成花瓶,加以冷冻式的保护,这致使建筑遗产得到不合理的利用。
⑶推动包容性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不许动”、 “不愿动”、“不敢动”等建筑遗产“冰棍现象”的表现。(6分)
答案
(1)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要努力发展经济,大量提供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②坚持和完善我国分配制度,进行收入分配改革,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为弱势群体和低收入者获得和提高收入提供制度保障。
③增加财政收入在民生方面的投入,进行就业指导和培训,促进教育公平,建立覆盖全球人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弱势群体和低收入者的发展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2)(6分)
①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体人民利益和中华民族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②完善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方式的要求,科学执政要求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民主执政要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丰富和发展党的指导思想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包容性增长理念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一脉相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6分)
让建筑遗产出现“冰棍现象”这不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必须反对守旧主义
①对待文化遗产,必须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认为建筑遗产必须“原汁原味”甚至强调只许看不许动是不正确的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要具有科学精神,不断创新,在实践中探索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的方法和途径,
③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通过文化交流,借鉴国外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不愿动”“不敢动”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解析

试题分析:(1)题目要求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阐述国家应采取怎样的对策,让弱势群体获得更多的收益,本题的知识范围限制是“收入和分配”,那就一个是收入,一个是分配,从收入的角度看,那就是要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对弱势群体进行扶持,对其进行就业培训,从分配的角度看,就是要完善分配制度。
(2)题目要求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说明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及要求所体现的政治学依据。那其实就是考查有关党的知识点,跟党有关的知识点有: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结合材料回答即可。
(3)题目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不许动”、 “不愿动”、“不敢动”等建筑遗产“冰棍现象”的表现。建筑遗产是传统文化,可以确定本题跟传统文化的知识点有关,结合材料定位的知识点就是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发展就是创新,创新有三个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结合材料分析整理。
点评:政治主观题,已知的是材料和问题,未知的答案主要构成部分是知识点,那就是说要根据问题和材料来找到所需要的知识点。问题和材料都是十分重要的线索,有的考生重问题,轻视材料,有的考生重视材料轻视问题,这都不是正确的做法,正确的做法是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
举一反三
小李拥有北京大学的医药卫生EMBA的学位,在多年的医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正是看中他的这一点,一私营企业家找到小李,出资1000万元与他合伙成立了一家眼科专科医院,小李任院长,他没有出一分钱的现金,但他以自己的才能持有医院的20%的股份。从分配的角度看
A.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B.按资本分配无法激励员工的创造性
C.管理要素也能参与收益的分配
D.收入与所受的教育成正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这一论述表明
①经济发展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③要做到社会成员的平均分配              ④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今天看来,这一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启示是
①要高度重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问题         ②要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
③要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             ④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人  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人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44000元 26000元B.36000元 19000元
C.49000元 21000元D.44000元 11000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修正案草案,我国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通常称为个税起征点)拟由现行的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3500元。关于个人所得税,理解正确的是
①纳税人和负税人并不是一致的    
②个人所得税的无偿性并不意味着国家对纳税人不付出任何代价
③所有的个人所得税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④纳税人所纳的税款无法转嫁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