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2020年要做到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力资源强国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2020年要做到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有人认为,收入倍增也意味着“差距倍增”,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评析该观点。(6分) |
答案
题中观点是不全面的(1分)。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知,收入倍增会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2分)。根据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速来看,由于我国积极统筹城乡发展,2010年、2011年农村村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已逐步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到2020年我国城乡差距有望缩小(1.5分)。随着我国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努力促进社会公平,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会逐步缩小(1.5分)。 |
解析
试题分析:收入倍增计划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我国在2020年要达到的目标,题目观点明显存在错误,收入倍增和差距倍增是不成比例的,收入倍增过程中收入差距会拉大,但我国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等的实施会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倍增,共同富裕。故材料观点是不科学的。 |
举一反三
2011年4月22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国务院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国家就提高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等问题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这体现了 ①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②固定性是税收的基本特征 ③税收的无偿性是强制性的保障 ④依法治国的原则 |
增加居民收入,应理顺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分配关系。根据我国目前的分配状况,把“蛋糕”更多的切给居民。为此,政府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 运用财政的相关知识,谈谈政府如何通过做“加法”和“减法”来增加居民收入。(8分) |
2013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3年至2012年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见下图)。数据告诉我们,我国
①现行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并不合理; ②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的动力还比较弱; ③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有待更好地处理; ④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
下图中,横向箭头显示的是物价上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纵向箭头显示的是针对这些影响在经济生活的相关环节中采取的措施。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规范市场秩序 | B.②是政府运用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的投放 | C.③是政府运用积极财政政策,保障人民生活 | D.④是政府通过再分配,保障劳动者权益 |
|
(28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于2011年11月29日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 材料二 近10年来,我们不断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发展为带动力量、以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为根本途径,政府主导、社会帮扶与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普惠性政策与特惠性政策相配套,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衔接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的扶贫资金,从2001年的127.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49.3亿元,10年累计达到2 043.8亿元。10年来,59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材料三 2010年6月,我国东西扶贫协作结对关系进行了部分调整,其中,山东省帮扶重庆市、福建省厦门市帮扶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东省珠海市帮扶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进行扶贫开发。(9分) (2)结合材料二,依据财政的作用,阐明扶贫开发离不开国家财政支持的道理。(9分)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重视扶贫开发、不断促进人权事业发展的依据。(10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