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中央财政支出力保“三个倾斜”,即:向农业、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和群体倾斜;向科技创新和转变经济发展方

2008年的中央财政支出力保“三个倾斜”,即:向农业、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和群体倾斜;向科技创新和转变经济发展方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8年的中央财政支出力保“三个倾斜”,即:向农业、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和群体倾斜;向科技创新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倾斜。这一财政政策告诉我们(  )
①财政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发展 ②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 ③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重要手段 ④财政能够实现市场监管
A.①②B.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财政支出方向呈现“三个倾斜”,体现了财政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仅仅靠市场调节不能实现经济平稳发展,因此①②③正确。④表述不恰当。该题选D项。
举一反三
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毋庸置疑,国家财政将不断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支出。国家财政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支出主要属于(  )
A.社会保险B.社会福利
C.社会救助D.医疗保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务院审计署前任审计长李金华指出,中国不仅要建立一个廉洁的政府,还要建立一个廉价的政府,政府的成本太高,就是再廉洁也是浪费纳税人的钱。据透露,我国行政成本25年来增长了87倍。为了保证纳税人的钱不被政府浪费,需要…(  )
①保证财政预算的科学性 ②监督政府的财政支出
③纳税人增强权利意识 ④削弱政府的职能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中国财经报》载文指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财政义不容辞的职责,财政必须鼎力相助。眼下紧迫的是确保国企下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能按时足额拿到基本生活费和养老金,尤其是对那些特困企业、困难地区和老工业基地,中央财政应有倾斜政策。
(1)材料中反映出了财政的什么作用?(2分)
(2)如何理解“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财政义不容辞的职责”?(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6月1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指出,2009年我国努力使医疗保障制度覆盖人口达到12亿人,经过努力,国家争取让人人都能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我国健全医疗保障制度的物质保障是( )
A.税收B.财政
C.金融D.国民收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务院确定的扩大内需的4万亿投资的具体安排,如下表(单位:亿元)
项目
保障性安居工程
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
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
生态环境
自主创新结构调整
重灾区灾后恢复重建
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
投入
2800
3700
400
3500
1600
10000
18000
其中积累资金为        亿元。
A.39600B.38000 C.36800D.36100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