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从一味贪大求洋的城市化到注重小城镇化发展的城镇化,中国城市现代化之路正在回归多元和理性,让小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8分)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从一味贪大求洋的城市化到注重小城镇化发展的城镇化,中国城市现代化之路正在回归多元和理性,让小城散发出独特魅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表 我国分地区、分规模城镇化质量指数情况
地区
| 东部
| 东北
| 中部
| 西部
| 城镇化质量指数
| 0.5419
| 0.4860
| 0.4632
| 0.4643
| 城市规模等级
| 200万以上
| 100-200万
| 50-100万
| 20-50万
| 20万以下
| 城镇化质量指数
| 0.5920
| 0.5368
| 0.4825
| 0.4680
| 0.4496
| | | | | | | | | | 注:城市规模按《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0年)城区人口分类。分地区数值为各地区城市指标的平均值。分规模数值为各种规模城市指标的平均值。 (1)根据图表信息,简要概括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分) 材料二 近年来,Y市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两个百分点,城镇化呈现出加速推进态势,但城镇建设管理的质量还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2013年,Y市市委全会强调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基本原则:一要突出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公平共享,着力推进人的城镇化,使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二要突出节约集约,严格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着力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提高质量和效益;三要突出绿色发展,积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城市;四要突出城乡统筹,更加注重“四化”同步,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五要突出改革创新,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实践,正确处理政府引导和市场引导的关系,营造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环境……。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该市推进城镇化是符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的。(12分) (3)结合材料二,说明该市推进城镇化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12分) |
答案
(1)①我国地区间城镇化质量差异大,(1分)东部地区高于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1分)②不同规模城市城镇化质量不同,(1分)规模越大质量越高。(1分) (2)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使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2分) ②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突出节约集约,着力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注重“四化”同步。(3分) ③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突出绿色发展,积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3分) ④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突出城乡统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2分) ⑤创新驱动。突出改革创新,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实践,正确处理相关关系。(2分) 该市城镇化的系列做法都体现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 (3)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该市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是该市新型城镇发展的体现。(2分)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该市城镇化管理质量还存在较大差距,但前景是好的。(4分)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该市在新型城镇化中着力优化城镇布局,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四化”同步,良性互动。(4分) 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环节,要求富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该市城镇化建设突出改革创新,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实践。(2分) |
解析
试题分析:(1)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学生需要准确解读图表内容,根据表头、项目、数据和小注内容加以分析归纳。从我国地区间城镇化质量差异与城市规模影响城镇化质量两个角度提出存在的问题。 (2)回答该题,学生首先要明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有哪些,结合材料中该市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具体措施对应回答。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等角度解读该市做法符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 (3)该题原理指向性明确,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具体内容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和理解,能根据材料中该市推进城镇化的具体做法加以分析理解。从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趋势、发展的状态等角度回答,注意理论与材料内容的完美结合。 |
举一反三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确定的2013年经济增长目标为7.5%。这是我国八年来在经济增长目标上首次“破八”。其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国家与地区间的经济联系 ②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③放缓经济增速有助于经济转型和体制创新 ④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产业结构的调整 |
在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变化、资源条件约束、调整转型需要等因素的前提下,2013年9月,北京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将我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GDP增速8%的目标调整为7.5%。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增速8%的目标并未改变。这意味着我市 ①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 ②力促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③今后不再关注经济发展总量和速度 ④收入分配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近年来GDP和城镇化率状况图。
注: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一般达到80%。目前,我国城镇化率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 材料二 城镇在聚集人才、聚集科技、聚集产业等方面有独特的功能。有研究表明,城镇化每提高l%,可以替代出口10万亿元。未来10年,我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将达到2000多万人,每年需要商品房至少是6亿平方米以上,再加上配套的商业、交通、医院、学校等,这是中国经济转型内需拉动经济成长的一个根本动力。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4分)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10分) 材料三 城镇化的发展在推进的同时,也对我国传统农村生活方式产生着巨大冲击。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回不去的故乡”成为很多人的共同“乡愁”。某地充分借鉴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的成功经验,大力宣传农村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并派专人深挖历史古韵。延续古风民俗,保持住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同时,依托已有的旧祠堂、古书院、大会堂建设村级文化综合阵地,打造农民精神家园,在身有所栖的同时心有所寄,做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该地做法坚持了唯物论的哪些道理。(6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该地是怎样做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4分) |
2013 年12 月10 日至13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2014 年经济工作的六顶主要任务。这六大任务涵盖财政、金融、债务、民生、生态等多个领域。其中居于六大任务之首的是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 ①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② 不断扩大耕地面积,确保粮食供求平衡 ③ 要加强农业科技及相关产业的支撑,增加农业科研投入 ④ 要完善粮食保护政策,对粮食实行政府定价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