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2年广东与江苏部分经济数据比较(表1)表1  2012年广东与江苏经济数据比较(部分)指标广东江苏GDP总量(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2年广东与江苏部分经济数据比较(表1)表1  2012年广东与江苏经济数据比较(部分)指标广东江苏GDP总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广东与江苏部分经济数据比较(表1)
表1  2012年广东与江苏经济数据比较(部分)
指标
广东
江苏
GDP总量(万亿元)
5.7
5.4
GDP增长率(%)
8.5
10.1
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2.3
5.1
恩格尔系数(%)
38.4
36.4
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
2.8:1
2.5:1
说明:江苏是近年来东部经济崛起明星;广东在目前的全国经济转型升级中,积极先行先试。
材料二 广东在对外开放中走上了富裕道路,因此有可能陷入经济学家所说的“比较优势陷阱”,即现有外贸有利可图形成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阻碍。有权威人士提出,广东必须继续突出外向型经济的优势,要到海外投资办企业。
材料三 目前,到东盟设厂成为广东乃至全国众多企业的好选择。中国与东盟个别国家在南海岛屿问题上存在一定对立。但是,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彼此互有需要,关系是友好的;彼此同属第三世界,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在经贸方面互利互惠,在农业和环保科技方面有很多双边交流合作,都希望在世界多极化中处于有利态势;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发展与东盟的友好外交关系。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略指出广东经济发展的方向。(4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广东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提措施。(10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简述我国会怎样处理与东盟的关系。(12分)
答案

(1)坚持改革开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1点2分)
(2) ①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增加研发经费,增强经济竞争力。(3分)②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农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创造合理的消费新需求,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拉动经济增长。(4分)③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经济和作和竞争的新优势。(3分)
(3)①坚决维护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灵活应对南海问题。(1点3分,4点即可)②重视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关系。③共同倡导建立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④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睦邻友好的关系。⑤发展与东盟的经济和科技交流,提高综合国力。
解析

试题分析:(1)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从材料的中心意思出发指出广东经济发展要坚持的方向,材料一从经济转型升级试点上说明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材料二指出广东要继续突出外向型经济的优势,说明要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2)对广东的比较优势要明确,广东在外向型经济上占有优势,为了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广东可采取的措施可以借鉴材料一中江苏省的做法,从增加科研经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等方面努力。(3)该题原理范围大致固定,我国处理与东盟的关系,与国际关系和我国的外交政策有关系,发展与东盟的关系,首先要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还要尊重和维护共同利益,坚持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东盟加强经贸和科技上的友好交流等。
举一反三
2013年8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再度邀请经济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座谈把脉中国经济,李克强讲话中提出了“合理区间”概念。李克强为合理区间设置了上限和下限。“下限”主要是经济增速和就业率,“上限”指的是物价涨幅。这正好暗合了西方经济学中的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如下图所示)。图表中纵轴为通货膨胀率,横轴为失业率。假设a点和b点为通货膨胀率的两个临界点,c点和d点为失业率的两个临界点,A、B、C是菲利普斯曲线PC上的点,依据菲利普斯曲线,下列政策有助于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的是   

①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a点,可以采取紧缩性的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同时可以降低失业率   
②促使经济从A点向C点变化,可运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用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③促使经济从B点向C点变化,可降低商业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用提高物价的方法换取较低的失业率 
④如果失业率高于d点,可以采用扩张性政策,降低失业率,但要以提高通货膨胀率为代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近日表示,中国面临滞胀风险,经济已出现滞胀苗头。滞涨阴影开始笼罩全国。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滞涨会导致菲利普斯曲线恶化(如下图所示)。根据图表可以推断出
A.滞涨意味着从M点到N,经济发展偏离深色安全区域,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增强
B.滞涨意味着从M点到L,经济发展回归深色安全区域,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加强
C.滞涨意味着从N点到M,经济发展偏离深色安全区域,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减弱
D.滞涨意味着从M点到N,经济发展偏离深色安全区域,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减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推进“十二五”期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耕地资源有限,要加大耕地保护工作的力度
B.提高森林储积量和覆盖率是“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
C.提高化石能源消费的比重,以降低能耗总值和排放水平
D.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资本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货币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有外国学者甚至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货币强权。日前,中国社会融资总量(TSF)正在不断回落,货币政策开始转向。由此,不可以推断出
A.中国经济放缓,将对许多国家的出口表现有显著影响
B.由于中国是一个主要的商品消费国,中国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全球商品价格下跌
C.中国的货币增长有可能刺激全球投资的新一轮热潮
D.中国货币政策的收缩将减少中国外汇储备的积累,因此将影响诸如新兴市场债券和股票等资产的需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日,世界著名制药企业葛兰素史克在中国的商业贿赂案仍在持续发酵中。为什么如西门子、IBM、葛兰素史克(GSK)等跨国公司,在某些国家是绝对正面的好企业形象,但到了另外一些国家,却似乎变成了完全不同的企业?跨国公司借助本土化与当地不良甚至是恶劣商业环境对接,酱缸效应显现,其本身恶的因子因而得到释放,并因其资本、技术、产品、品牌等优势叠加而危害更大。这些案例表明
A.应拒绝跨国公司的本土化,尽量保持跨国企业的独立性
B.完善的法律规范和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是跨国企业本土化的前提
C.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扶持民族企业,强化同跨国企业的竞争机制
D.提高国内市场准入门槛,加强行政审批的强度和力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