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市地处长三角发达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农业从过去的“主业”变成“副业”,部分地方出现土地抛荒、半抛荒现象。几年前,一批愿吃苦、有

A市地处长三角发达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农业从过去的“主业”变成“副业”,部分地方出现土地抛荒、半抛荒现象。几年前,一批愿吃苦、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市地处长三角发达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农业从过去的“主业”变成“副业”,部分地方出现土地抛荒、半抛荒现象。几年前,一批愿吃苦、有经验的种粮能手承包起农户自愿放弃且相对集中的土地,成为种田大户。土地的流转,既解决了撂荒的难题,也大大加快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步伐。截至2012年底,A市规模经营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达82.16%,形成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46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各类农业龙头企业60家,2012年销售收入超200亿元,
(1)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A市农业得到较快发展的原因。(4分)
(2)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 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两个角度简要说明:现阶段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要性。(4分)
答案
(1) A市以农业土地流转为契机,改造传统农业(1分),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1分),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1分),提升了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与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1分)。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农联盟是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2分)。“创新农业经营体制 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是国家履行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反映了人民的意志,有利于实现、维护人民(农民、农村居民)的根本利益(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有效提取概括总结,而不是对教材理论的生搬硬套,土地流转、农业规模化经营、农业综合机械化等都是促进农业较快发展的原因,用凝练的语言组织好即可。(2)本题的知识限定和题目类型很明确,就是运用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的知识,谈重要性,即原因类的题目,唯一需要进一步细化的就是国家职能,定位出具体体现国家职能中的组织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无论是国家性质,还是国家职能,最终的落脚点都要围绕人民群众展开。
举一反三
(28分)实体经济是指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 它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当•斯密说:“国民财富非由不能消费的货币财富组成的,而是由社会劳 动每年生产的可消费的货物组成的。”实体经济是构成财富“物质内容”的源泉,其规模 和水平决定财富数量和质量,“国人苟能多一实业,则国家多一分之富矣”(孙中山语)。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 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
(1)结合亚当.斯密的财富观的有关内容,简要说明我国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7分)
材料二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下图是我国2008—201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速情况:

注: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材料三 当前,我国工业大而不强,产业层次低、升级慢、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旧十 分突出。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研发能力和产业化能力弱。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而散的现象比较突出,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难以提升,缺乏龙头企业进行产业链整合,产业集中度低。
(2)概括材料二(含注)显示的经济信息。(3分)结合材料三,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就如何实现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材料四 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部分实体经济受到冲击,不少资本转向民间借贷、炒房、股票等市场,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虚拟经济火爆,实体经济艰难”的局面。 其实,虚拟经济是依附于、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适应实体经济的需要,背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则会诱发经济“泡沫”、滞碍生产效率、触动风险底线。 因此,要始终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基本取向发展虚拟经济,促进“实”“虚”相生、良性互动。
结合材料四,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说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温家宝指出,有质量的增长,应该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增长。有科技支撑和高科技含量的增长、低碳、绿色和环保的增长.惠及民生的增长。我国要实现有质量的增长,必须(     )
①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③加大资源开发利用,实现规模效益
④缩小工业化规模。主要靠第三产业带动经济     
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3月以来,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农夫山泉的“质量门”持续发酵。这场风波的核心,是舆论对地方标准宽松于国家标准的质疑。这表明
①政府要直接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
②企业要真正建立好社会信用制度
③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不断完善
④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发展观
A.①② B.②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9月26日,环保部借鉴国土资源部的土地指标预算管理模式,建立“国家环境台账”,实现环保部与各地方在新上马项目审批方面更好的衔接,将在2016年在全国铺开。这一措施有利于(  )
①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②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 
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④引导居民消费,推动产业升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2分)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的倒U曲线),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工业化过程中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关系。

材料二 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方面,造成大气污染的因素有多种。据统计,在我国的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量约占70%。2011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年增长7010,消费总量占世界消费量的40%以上。2012年,我国钢铁和水泥生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45%和69%.钢铁、水泥、石化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7%。从当前情况看,我国环境污染还处于倒U曲线的左侧,且离拐点还有一定距离。
(1)读图10,描述倒U曲线反映的人均收入与生态环境状况的关系。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提出促使我国环境污染程度向倒U曲线右侧变化、实现科学发展的建议。(14分)
(2)“治理大气污染,政府必须有所作为。”根据材料一,结合《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在促使环境污染程度向倒U曲线右侧变化、实现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如何作为。(10分)
材料三 我国大气污染的区域性特征日益明显。2013年1月,北京厚重的雾霾数日挥之不去,城区PM2.5浓度值一度逼近每立方米1000微克(PM2.5日均限值国家标准为每立方米75微克)。据分析,北京PM2.5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排放、煤炭燃烧、工地扬尘等。“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北京。“同呼吸,共责任”,这责任是政府的责任,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及其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面对严重的大气污染,公民应该如何履行应有的责任。(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