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题:(10分)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读书日”。为迎接第十六个世界读书日,2013年4月23号上午,海南省图书馆、海口市图书馆等场所开展新书

辨析题:(10分)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读书日”。为迎接第十六个世界读书日,2013年4月23号上午,海南省图书馆、海口市图书馆等场所开展新书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辨析题:(10分)
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读书日”。为迎接第十六个世界读书日,2013年4月23号上午,海南省图书馆、海口市图书馆等场所开展新书推介、音乐沙龙、与读者座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大批群众参与,掀起新一轮的读书热潮。
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因此,在较好的文化氛围中生活就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请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10分)
答案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因此,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4分)
②人的文化素养并非与生俱来,也非自然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在较好的文化氛围中就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的说法是片面的。(3分)
③作为青年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应主动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2分)
④因此,辨题说法是片面的。(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是辨析题,需要学生对题目观点准确解读,全面认识。该观点看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塑造人生,但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不是仅仅依靠文化氛围,而是要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等逐步培养,故题目观点有存在不合理之处。
举一反三
穿梭在都市的大街小巷,打量着身边来往的人与物,享受着都市的文明生活,这身边的一切,都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这说明
A.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B.文化与世界相伴而行,是自然形成的
C.文化与文明是同一的D.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精神生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青藏高原的文化之美无处不在。譬如帐篷这一供藏族同胞栖身的特殊“居所”,便带有高原特有的神秘和深厚的藏传佛教及民俗文化的色彩。这说明
A.生活就是自然,自然就是生活B.文化包括纯自然的景观
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D.不同区域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在中国历史进步的洪流中发挥先锋作用。这说明
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③文化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④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好声音》在收获口碑的同时又赢得了收视率,更唱火了节目版权生意。《中国好声音》在运营管理方面的开发和在整个音乐产业链上的成功布局,使其成为了一笔“中国好生意”。这反映了文化
①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与政治相互交融  ③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④促进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一方面,人们在网上发邮件、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在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监管不力,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黑色内容,对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甚至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倡导文明上网、健康上网?(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