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汉字传承着中华五千余年的文明史。如今,随着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在学习、办公等方面的普及,越来越多人的汉字书写能力在衰退,提笔忘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汉字传承着中华五千余年的文明史。如今,随着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在学习、办公等方面的普及,越来越多人的汉字书写能力在衰退,提笔忘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字传承着中华五千余年的文明史。如今,随着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在学习、办公等方面的普及,越来越多人的汉字书写能力在衰退,提笔忘字、书写白字错字等情况时有发生。对此,网友们议论纷纷。
[清风] 在告别“铅与火”的同时,我们逐渐失去很多与汉字“亲密接触”的机会,很多人变成了“键盘手”,患上了“失写症”,“汉字危机”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
[天地人] 不要危言耸听,信息化逐一解决了汉字的输入、印刷排版、公众文字通讯与网站交流几大问题。信息化不但使汉字的保存有了更为宽广的空间,还让用汉字书写的浩如烟海的典籍不致损害流失,并令汉字的传播速度和信度大大提高。
[XL]书法的传承要从娃娃抓起,书法教育需要进入中小学课堂。
[青松] 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汉字传承的重要性,并动员他们参加各种传承汉字、弘扬民族精神的活动。
[水语] 信息化不是汉字文化传承的“桎梏”,而是一对“翅膀”,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将汉字发扬光大、继承创新,就必须善于借助信息化的“羽翼”之力。
(1)结合网友的观点,运用“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知识,为汉字传承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2)根据网友的观点,请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信息化与汉字传承的关系。(12分)
(3)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就如何更好地传承汉字文化提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
答案
(1)①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运用信息化工具,丰富汉字传承的手段和方式,为汉字发扬光大、继承创新提供科技支撑。(4分)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要加强书法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的书法教育,以促进汉字的传承。(4分)③我们人人都应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汉字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为传承传统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2分)
(2)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信息化与汉字传承是矛盾的双方。(3分)②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信息化与汉字传承不同,二者强调不同的方面,存在差异,各有特点。信息化的发展,导致了“汉字危机”的出现。(3分)③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信息化为汉字的保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汉字传承为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共享提供载体。(3分)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我们应将信息化与汉字传承有机统一起来,趋利避害。(3分)
(3)①按客观规律办事,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汉字文化传承。(2分)②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关注汉字变化发展的实际,创新汉字文化传承手段和方式。(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提出合理化建议”说明该题是措施类题目,“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是该题的原理范围,学生对这部内容要熟练掌握和理解。促进汉字传承,需要发挥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作用,重视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作用,每个人都要发挥文化传承的主体作用。
(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二者辩证关系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和理解,并能对信息化与汉字传承的辩证关系准确、全面解读,运用二者关系加以阐释。从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各自的含义、二者的关系等角度组织答案。
(3)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需要遵循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提出传承汉字文化的合理性建议。
举一反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罩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通过台湾诗人席慕蓉的《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
③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
④现代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春节期间,“家风”这个似已淡出视野多年的词语,成了最“火”的公众话题。打开电视看家风,亲友聚会谈家风,论坛发帖晒家风……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节目迅速唤起了人们对一个家庭精神传统的思考,对一个国家价值追求的审视。家风,又称门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家风和家教是中国人最切身的文化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富滋养。正是有了家风这样的微观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更加具体、鲜活,更能实现从精神层面的“深入”到具体行动的“浅出”。
(1)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谈谈我们应如何继承家风文化?(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弘扬优良家风的意义。(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首播后,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让不少观众看得口水滴答,看得思乡情起。传统美味刺激了大家的味蕾,每个人舌尖上的故乡构成了整个中国,并且形成了一种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主要是它
①附着着文化的元素,传承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②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使人思乡情起 
③集中展示和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情感 
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典型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民族气派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的中国珠算与韩国泡菜、日本和食一同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引起人们对中国“非遗”保护现状的反思。相比较韩国泡菜和日本和食,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可申遗项目可谓资源丰富、品质优良。但是我国在非遗项目的包装和文化内涵的发掘上做得还很不到位,有人甚至借申遗大搞所谓的产业开发,破坏了中国“非遗”的形象。
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放异彩?(1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4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0月29日,山东省淄博市被命名为“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在创建过程中,淄博市积极打造文化发展新优势:重点实施“文艺精品工程”,精神文化产品成果丰硕;以“创意淄博”建设为主题,组织举办淄博市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化创意大赛暨创意周等大型活动;深化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力争文化产业产值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发展成为淄博市的支柱产业。
⑴.结合材料一,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相关知识,谈谈淄博市打造文化发展新优势体现了哪些方法论原理?(12分)
材料二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四川省某古镇在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文化强镇的过程中,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依托自身悠久的传统民间文化,并兼收岭南等其他地区特色文化,发展本镇极富特色的民俗旅游业,形成了以特色民俗文化为内容、以传统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以原计原味为亮点的民俗文化旅游经济圈。古镇因此获得了中国文化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现阶段,该镇政府和居民更加积极投入到自觉保护和开发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去,也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⑵.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古镇在建设文化强镇过程中是如何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