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吕氏春秋·自知》从哲

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吕氏春秋·自知》从哲

题型:0116 月考题难度:来源:
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吕氏春秋·自知》从哲学的角度看,与下列材料寓意相符的是[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C.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答案
A
举一反三
《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话反映的是[     ]
A.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B.唯心主义的运动观
C.正确的运动观
D.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
题型:0116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是 [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题型:0116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     ] 
A.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等同于哲学的物质概念
B.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
C.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否定了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
题型:0116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据此回答第1~2题。
1.“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这种观点 [     ]
①认为事物的存在取决于我们的感觉②没有正确看待物质和意识的关系③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④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下列观点中,属于唯心主义的是 [     ]
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②按图索骥 ③画饼充饥 ④削足适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题型:0116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甲说:“我在故我思。”乙则说:“我思故我在。”从甲、乙的观点中可以看出 [     ]
①二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②甲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③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④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题型:0116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