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说:“谁要是在这里猎取最后的、终极的真理,猎取真正的、根本不变的真理,那么,他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这句话说明A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恩格斯说:“谁要是在这里猎取最后的、终极的真理,猎取真正的、根本不变的真理,那么,他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这句话说明 A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 真理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不能只看到其相对性 C 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不断发展真理 D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要勇于坚持真理 |
答案
C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春联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可以说小小春联大写意,道出祖国新气象。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以前农村经济条件差,农民生活苦,春联基本反映的就是一个主题----发财致富。每到除夕,整个村庄的春联无不与钱相关。“户对清山摇钱树,门盈绿水聚宝盆”、“四面来财,八方进宝”正是当时这种春联的典型代表。这说明 A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C 实践总是有一定的客观对象 D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小题2:农村生活变殷实带动了中国农村春联内容的变迁,以一些“俗气”词汇传达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春联已吧多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洋溢着对家庭和谐和发展的良好祝愿的春联。如“惠农政策好处多,家庭和谐幸福长”等,道出了广大农民感谢国家惠农政策的心声。农村春联的变迁充分说明了 (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发展动力 (2)认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人的认识要回到实践中进行完善和修正 (4)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A(2)(4)B(1)(2)C(1)(2)(3)(4)D(1)(3) |
2010年7月,英国研究小组宣布,蛋壳中的OC-17(一种蛋白质元素)只能在受孕母鸡卵中产生。该研究证实了先有鸡后有蛋,结束了数千年来困扰人类的蛋鸡之争。不过,对于第一只拥有OC-17的母鸡是如何从地球上演变而来的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详细答案。据此获得问题。 小题1: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实践的目的在于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和检验标准 (3)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4)实践是一种历史性的活动 A(2)(4)B(1)(2)C(1)(2)(3)(4)D(2)(3)(4) 小题2: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之争,历经数年直到今天才得以终结,主要原因是 A 蛋和鸡都是不断变化的 B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立场的限制 C 具体的实践水平制约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D 追求真理本身就是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 |
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再到提倡“包容性增长”,人们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表明A.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B.真理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 C.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 | D.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 |
|
在下列说法中,能科学说明实践的含义的是( ) A.实践是一种充满理性的认识活动 | B.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 C.实践就是行动、行为 | D.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
|
下列关于真理与意识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者在形式上都是主观的,内容上都是客观的 | B.两者都是对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 C.真理往往是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意识是零散的 | D.认识真理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意识是多变的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