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在《劝学》中说:"南方有鸟焉,名有(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这件事,从哲学上启示我们()A.

荀子在《劝学》中说:"南方有鸟焉,名有(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这件事,从哲学上启示我们()A.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荀子在《劝学》中说:"南方有鸟焉,名有(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这件事,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A.外因对事物的变化起决定作用B.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C.实践必然经历"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过程D.做事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

答案
D
解析

举一反三
荀子说:"凡人之患,弊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注:曲-局部;理-规律)。据此回答
6、荀子的这句话表明()
A一切现象都是事物本质表现     B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处理好整体和局部关系
C要透过事物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D由于人们易受现象的迷惑,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们不受大蒙蔽而明大理,就要()
 (1)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2)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结合
 (3)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4)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A(1)(2)(3)          B(2)(3)(4)            C(1)(3)               D(3)(4)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这一观点说明()
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B.主观比客观更重要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矛盾着的双方是不可分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他的观点()
⑴否认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⑵在认识理论上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⑶批判了那种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是感性的活动的观点 ⑷肯定了人的抽象思唯能力和预见能力
A.⑴⑶B.⑵⑷C.⑴⑵D.⑵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它告诉我们认识论的道理是()
A.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B.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C.信言是否美,美言是否信,关键要看言是否符合客观实际D.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