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中国中央银行发布了《2010年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报告。报告指出,虽然我国当前经济增长表现出一些放缓迹象,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可忽

2010年7月,中国中央银行发布了《2010年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报告。报告指出,虽然我国当前经济增长表现出一些放缓迹象,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可忽

题型:吉林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2010年7月,中国中央银行发布了《2010年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报告。报告指出,虽然我国当前经济增长表现出一些放缓迹象,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可忽视,但目前我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良好,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这说明[     ]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②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的进程起决定作用
③看待事物性质,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④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
A
举一反三
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2010年是承先启后、极不平凡的一年。下列关于“2010中国”的评价中最能体现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是[     ]
A、中国适时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谋求更可持续、更加平衡的增长
B、既见证了中国人成功的喜悦,也谱写了中国防灾减灾史上新的篇章
C、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腐败分子或严重违纪的党员只是极少数
D、雄辩的事实再次证明,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题型:山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边漫画《致某些家长》启示我们[     ]

A、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B、要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要处理好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D、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
题型:山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2010年10月,海南省遭遇49年不遇强降雨,造成较严重的洪涝灾害。灾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关注,胡锦涛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海南各级党委、政府都要坚决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全省各地围绕着一个中心——“以人为本,全力以赴确保灾区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开展行之有效的工作,取得了抗洪救灾的伟大胜利。在抗洪救灾中“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做到了想问题办事情既抓关键又抓主流。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辨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海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主要是[     ]
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C、矛盾统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D、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3月3日和3月5日,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房价上涨问题和教育公平问题再次受到与会代表的热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些年来,不断攀升的房价打碎了众多“蜗居者”的梦。针对不断攀升的房价,2010年,我国楼市调控重拳频出,且目标直指投机性购房。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其中的调控政策十分严厉。新政实行严格的差别化房贷政策和研究制定引导住房消费、调节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抑制投机性购房和炒房。同时,增加住房的有效供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对捂盘惜售、囤积房源等的查处力度。新政实施后,几近疯狂的楼市开始应声“退烧”。特别是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推出八条房地产调控措施,限购是重中之重。人们有理由相信,市场将给予更加积极的回应。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材料中“人们有理由相信,市场将给予更加积极的回应”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是科学民主决策的一次伟大实践。在近两年的制定过程中,广纳群言、广集民智,两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充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专家学者建言献策,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期盼、意见和建议吸收到《教育规划纲要》中。《教育规划纲要》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全党全社会集体智慧的结晶。
材料三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新的起点,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是如何体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教育规划纲要》的实行将对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