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国作家莫言出席领奖。据此回答题。小题1:北京时间12月8日,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文学演讲,主题

12月10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国作家莫言出席领奖。据此回答题。小题1:北京时间12月8日,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文学演讲,主题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月10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国作家莫言出席领奖。据此回答题。
小题1:北京时间12月8日,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文学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对于这篇演讲,网友们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莫言的全篇演讲富有诗意,他的坦诚和忏悔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对者则认为,莫言的演讲缺乏深度,是“小儿科”。这些争论说明
①认识正确与否没有标准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小题2:在12月10日的获奖感言里,莫言说“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他没有用处……”“文学无用论”致辞富有哲理,耐人寻味。以急功近利心态观察,文学是“无用”,从“风物长宜放眼量”考虑,文学“有大用”。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文学艺术
①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②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③具有反映人们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作用           
④展现了—个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对莫言的演讲,有人认同,有人反对,说明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具有主体差异性;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②④正确;认识因人而异,但认识的正确与否也有客观标准,①说法错误;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具有主体差异性,价值判断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体现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特点,③前后说法不一致,错误。该题选B。
小题2:试题分析:中华文化独领风骚、独树一帜,通过中华文化艺术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出:文化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③④说法正确;科学技术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①与题意不符;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②与题意不符。该题选D。
举一反三
2012年12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在会上再次提出“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的观点。讲到收入问题时,他说,“如果我们的GDP无法让人民群众的收入增长,那GDP增速再高,也是‘自拉自唱’,并不利于发展,也不利于稳定。”这体现的哲理是
①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漫画《成功靠四人》(“四人”是指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小人找茬,个人奋斗)的哲学寓意是:

①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做出的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③要恰当把握事物发展的各种条件
④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总结创造出来的。这印证了:
①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们从事政治、教育、科学等实践活动的基础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①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很多专家指出,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中国,“包容”是最迫切需要的一种精神。只有包容,人与人之间才能避免消除误会和纷争;只有包容,才有社会的和谐和发展;只有包容,才有文明和进步;只有包容才有经济社会进一步的繁荣。上述关于包容的意义蕴含的哲理是 (    )    
①认识的无限性   ②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③矛盾的对立统一     ④联系的条件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人总结,历史上凡是新兴大国崛起,都会同已有的霸权国展开霸权之争,最终通过一场全球性战争,导致霸权的更迭。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完全不同于历史上新兴大国的争霸崛起。历史逻辑决定不了现实逻辑,因为
A.社会历史发展并无规律可言
B.和平崛起是从来就有,也是永恒不灭的
C.人类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D.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人们的价值选择不同
小题2: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因为
①这是我们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做出的抉择
②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不存在任何利益差别乃至对立
③我国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和平环境
④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