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当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是国家集中的收入增长幅度高于经济增长幅度,这制约了个人收入的增长和国内消费的扩大,因此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材料一 当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是国家集中的收入增长幅度高于经济增长幅度,这制约了个人收入的增长和国内消费的扩大,因此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当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是国家集中的收入增长幅度高于经济增长幅度,这制约了个人收入的增长和国内消费的扩大,因此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材料二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区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揭示了生产商品的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
(1)结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相关内容,简述我国“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理由。
(2)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对现代企业发展有何启示?
答案
(1)①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必须尊重劳动,提高劳动的报酬。②随着经济发展,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2)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原理是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作为企业,一方面要在具体劳动上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要在抽象劳动上缩短劳动时间,减少劳动耗费,从而提高商品的竞争力,提高效益。
解析
本题要求学生运用马克思两个经济学原理,即劳动价值理论和劳动二重性学说来回答问题。首先要回答这两个原理的具体理论,然后结合问题的具体指向,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主要体现了尊重劳动,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劳动二重性学说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启示主要强调企业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个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
举一反三
李嘉图不能在等价交换规律的基础上说明利润的来源,不能说明资本与劳动交换如何与价值规律相一致,这是导致李嘉图体系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科学解决价值规律与利润规律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提出了
①平均利润理论        ②劳动力商品理论
③劳动价值理论        ④资本主义工资理论
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经济学常识】
回顾35年来的改革历史,对于市场地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辅助性作用”;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价值规律理论,论证市场经济必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6分)
(2)有人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要发展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请你评析此观点。(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恩格斯说:“任何一个熟悉工人运动的人都不会否认:《资本论》所做的结论日益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各地的工人阶级都越来越把这些结论看成是对自己的状况和自己的期望所作的最真切的表述。”这是因为《资本论》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改变了工人阶级的地位、提高了工人阶级的觉悟
③揭示了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和实质
④引入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
①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    
②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③资本主义条件下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④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资本主义工厂,每个工人一天的劳动力价值为40元,每人一天劳动8小时,平均生产两双鞋,每双鞋消耗生产资料价值180元,每双鞋的售价为260元,该厂工人一天的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以及每个工人每天创造的剩余价值、利润分别是     (  )
A.2 6 120 120B.2 6 160 120C.6 2 120 160D.6 2 160 120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