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表格反映了刘先生(33岁)月平均消费状况的变化,对比分析表格,回答问题。项目三年前现在细目金额(元)占消费支出的比重金额(元)占消费支出的比重食品消费360

下列表格反映了刘先生(33岁)月平均消费状况的变化,对比分析表格,回答问题。项目三年前现在细目金额(元)占消费支出的比重金额(元)占消费支出的比重食品消费360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表格反映了刘先生(33岁)月平均消费状况的变化,对比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项目
三年前
现在
细目
金额(元)
占消费支出的比重
金额(元)
占消费支出的比重
食品消费
360
36%
600
24%
抽烟消费
100
10%
320
12.8%
服饰消费
100
10%
420
16.8%
其他消费
190
19%
225
9%
书刊、再教育消费
40
4%
135
5.4%
健身消费
50
5%
0
0%
打牌、打麻将等娱乐消费
100
10%
350
14%
旅游消费
60
6%
250
10%
家政服务消费
0
0%
200
8%
结余
300
 
200
 
(1)刘先生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认为造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目前刘先生的消费水平还存在哪些误区?
(3)请为刘先生的消费支出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答案
(1)刘先生的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减小;生存资料消费比重下降,  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比重上升,消费结构比以前改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经济      发展水平提高、个人收入水平提高和物价平稳。   
(2)目前刘先生的消费还存在结构不合理、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忽视健康消费、存在不良消费、每月收入节余偏低等误区。  
(3)①刘先生需要重视健康消费,不抽烟、多健身;②在物质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更要重视精神消费;③要改善娱乐方式,消除不良的娱乐行为;④要适度消费,注意勤俭节约,增加每月收入节余。
解析

举一反三
《就业促进法》的实施,为促进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某校高一(2)班学生围绕“就业和再
就业问题”成立探究小组,通过实地走访、网上查阅资料等途径收集到以下资料:
材料一   G县劳动力市场近期需求情况(单位:人)     
 
电脑操作人员
外语人才
一线技术人员
一线生产工人
需求
112
105
267
2 287
报名
850
668
1 765
6 783
材料二 在人才市场走访时,他们还了解到,该县需勤杂工200人,但报名的只有85人。一位下岗失业的青年女工说道:“我没有技术,干勤杂工既没面子,又没意义,就在家等机会吧。”   
材料三 学生在走访时还见到了某公司拟就的这样一份劳动合同书:
劳动合同书
甲方:某公司
乙方:
甲乙双方依法签订本劳动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
一、乙方被甲方录用后,需按时保质完成工作;遵纪守法;维护甲方的荣誉和利益;保守秘密。
二、乙方如违反劳动纪律,甲方可依章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解除本合同。乙方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一切工伤事故一概由乙方本人负责。
三、本合同期满后,双方可以续订。如乙方违约,则需承担违约责任,给予甲方经济赔偿。
四、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两年。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签顶日期: 年 月 日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我国劳动者就业难的原因。(2分)
(2)阅读材料三,面对该合同,假如你是应聘者,你准备签吗?为什么?(3分)
(3)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在从业过程中,因劳动报酬问题引发的劳动纠纷时有发生,一些人采取极端手段讨薪造成严重后果。怎样才能有效、合法地维护劳动者的权利成为同学们讨论的焦点。如果你参与他们的讨论,你会提出哪些有效措施?(3分)
(4)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为G县政府解决劳动者就业、再就业与创业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财政投资乘数效应是指政府财政投资支出的每1美元,通过市场可以形成大于1美元的对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通过这一效应,适当的财政政策可以在应对短期经济波动和促进经济长期增长中发挥积极作用。
(1)下图是财政投资乘数效应的过程示意图,根据所学经济学知识,把下列选项的序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图中。
①长期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  ②新增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  ③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

(2)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通过财政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认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南方某药业集团确立的经营理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质量为核心,以管理为基础,以人才为根本,以效益为目的。本着这一经营理念,该企业的经济效益一直处于我国药业的领先水平。
结合材料,说明该企业集团的经济效益为什么能够一直领先?(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2)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何客观必然性?(8分)
(3)为什么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2002年,中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金额不到300亿元;2008年,全国个人住房贷款金额达到3.2万亿元。不到6年时间,几乎翻了100倍。汽车个人消费信贷2002年全年不到1000亿元,截至2008年10月,却突破2800亿元
材料二:目前,在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一些年轻的“负翁”消费阶层,他们收入很高,但消费支出更大,每个月都要为还房款和车款而奔波。他们有房有车,但没有任何储蓄存款,是典型的负资产一族。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对材料一中所讲的消费变化做简要分析。(9分)
(2)你怎么认识材料二中的“负翁”现象? (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