阕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目前我圆技术工人的构成技术工人结构初级技工中级技工高级技工比例(%)60364注: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

阕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目前我圆技术工人的构成技术工人结构初级技工中级技工高级技工比例(%)60364注: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阕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目前我圆技术工人的构成
技术工人结构
初级技工
中级技工
高级技工
比例(%)
60
36
4
注: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
材料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预测:2010年中国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将超过2400万人,但经济发展可以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1200万个。尚有l亿多农业富余劳动力有待转移。与此同时,自2004牟以来,用工荒日益严峻,2010年的情势,似乎叉显得格外严重,珠三角缺工的人数已从当年的15万激增到了200万。青岛一制造公司打出年薪16万元的“天价”,急招一名高级模具技工,结果重赏之下却难觅“勇夫”;天然气西气东输一个项目工程,日工资150元招高级焊工,竞无人揭榜……。
材料三  2010年9月16日,***胡锦涛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致辞强调,要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最大限度创造劳动者就业和发展机会,努力实现充分就业;要健全面向所有困难民众的就业援助长效制度,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的联动机制,促进体面劳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6分)
(2)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的知识,谈谈如何实现劳动者的充分就业?(8分)
(3)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体面劳动的政治学依据有哪些?(12分)
答案
(1)①材料一说明我国技术工人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高级技工紧缺,与发达
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材料二说明我国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 2 分)
②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说明我国劳动力结构、就业结构不合理。( 2 分)。
(2)①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构建有8利于劳动者成才的环境,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分)②劳动者: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多渠道就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与素质,增强再就业的竞争力。③企业:要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12分)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们当家作主。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体面劳动,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维护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分)
②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人民意志的执行者,为人民服务、对人们负责是政府的工作宗旨和原则。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体面劳动体现了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政府增强服务意识,把为人民服务真正落到实处体现。(4 分)
③政府具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实现劳动充分就业,体面劳动是政府的职责所在。(4 分)
解析

举一反三
(22分)某校高二(2)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成立了学习兴趣小组,就“政府如何进行科学决策、依法行政”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如果现在你是该班的被邀对象,请你依据下列情境探究三个问题:
情境一 网络已成为我国公民表达社情民意的重要载体之一。2008年12月5日,国家就《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网民提出数百条建议,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9年2月6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就社会关注度高、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20个重大问题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包括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等问题。
情境二 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就加强市县两级政府依法行政作出十多条决定。
(1)有人说,政府通过网络公开征求意见就能保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请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14分)
(2)结合《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0分)材料一  2009年9月25日,二十国集团(简称G20)第三次金融峰会在美国匹兹堡举行,就金融体系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共识,发表了《***声明》:指定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承诺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提高至少5%以上,决定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在世界银行将至少增加3%的投票权;承诺各方将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材料二 在G20第三次金融峰会上,中国***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全力促进增长,推动平衡发展》的讲话,强调要完善促进平衡发展的国际机制,推动世界银行增加发展资源、增强减贫和发展职能,敦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优先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融资支持;呼吁发达国家要切实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规模,坚定不移地推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要平衡和兼顾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的影响。
材料三  2009年的金秋时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闭幕。这次全会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作决策、定政策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承受能力,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材料一表明,针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G20金融峰会是如何趋利避害的?(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主张“推动平衡发展”的理由。(14分)
(3)结合材料三,谈谈我们党坚持上述做法的理由。(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大学生总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800元之间,而饮食方面支出居于350—450元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消费的比例较高。
材料二:大多数大学生们在花钱上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对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加,加上城市生活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材料三: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
(1)结合材料一,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作出分析。(6分)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心理。(4分)
(3)有针对性地给大学生提出一些消费建议。(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中学高三(9)班学生对“就业”这一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如下信息:材料一: 三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择业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同学甲:我要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能力,自主规划自己的职场生涯。
同学乙:我要找一份很体面的工作,最好是国家公务员,不能让别人瞧不起。
同学丙:只要能给我安排一个比较固定的工作,没有失业之忧,我就心满意足了。
材料二: “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指出,要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据有关部门预测,随着尝试进程的加快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从2006年至2015年,全国城镇每年总共需要提供2400万个就业岗位。
(1)简要评析材料一中三位同学的择业就业观?并为正在找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该班同学为什么要选择“就业”这一课题来开展研究性学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生产决定消费,要进一步优化我国人民的消费结构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因此而改变人们的收入状况。请你说说当前我们该如何发展生产力?(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