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9年全国GDP排名前三位省市相关情况统计省份实现生产总值投资实现消费额外贸总额GDP含金量全国排名亿元增长%位次亿元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全国GDP排名前三位省市相关情况统计
省份
| 实现生产总值
| 投资
| 实现消费额
| 外贸总额
| GDP含金量全国排名
| 亿元
| 增长%
| 位次
| 亿元
| 增长%
| 亿元
| 增长 %
| 亿美元
| 下降%
| 广东
| 39081.59
| 9.5
| 1
| 13353.15
| 19.5
| 14892
| 16.3
| 6111
| 10.8
| 8
| 江苏
| 34061
| 12.4
| 2
| 18751.6
| 24.5
| 11484.1
| 18.9
| 3388.3
| 13.6
| 23
| 山东
| 33805.3
| 11.9
| 3
| 19031
| 23.3
| 12363
| 19.1
| 1386
| 12.4
| 28
| 注:GDP含金量(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人均GDP。 材料二:山东省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极落实“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战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繁荣文化作为推动富民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推动齐鲁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2009年文化产业规模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增长15%以上。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山东经济发展的认识。(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重视文化建设对山东经济发展的意义。(9分) (3)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山东省政府提出,2010年将继续把握积极作为、科学务实的工作基调,在谋长远、抓重点上有新推进,充分利用发展中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信心,又要足够估计困难和挑战,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简要说明省政府工作思路所体现的哲学道理。(6分) |
答案
(1)山东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列,但GDP含金量较低;(3分)山东经济发展更多的是依靠投资和消费,出口拉动经济明显不足,说明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3分) (2)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有重大影响,积极发展文化不仅能有效提升劳动者的素质,还能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4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视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能有效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3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山东文化、地域精神是凝聚人心的重要力量,是山东经济平稳持久发展的重要保证。(2分) (3)积极作为、科学务实,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2分)谋长远、抓重点,体现了发展的观点和着眼于整体、抓主要矛盾的方法;(2分)利用有利条件,坚定信心,又要足够估计困难和挑战,体现了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和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2分)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2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要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材料二:H 省GDP和新兴产业发展示意图。
注:2009年该省六大新兴产业形成了新的消费需求,销售收入增长26%,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产业规模超过1.5万亿元,占全部工业销售收入的21%,成为全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一大亮点。该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左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3%和5.1%,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三年完成总量减排指标的省份。该省出口贸易与其他地区相比,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相对较小。 材料三:H 省财政设立20亿元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专项引导资金,向发展新兴产业倾斜;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增加到每年21亿元,其中70%以上用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组织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 (1)根据材料一,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创新”的理论依据,并从哲学角度说明创新的 社会作用。(10分) (2)结合材料,分析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义。(10分) (3)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三对政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的启示。(9分) |
开平碉楼与村落及其中西文化交融的人文景观、自然生态、乡风民俗等,都保持得相当完整和真实,她深沉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浓郁的欧美文化气息,高度反映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地域环境中所形成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被誉为“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令人震撼的中西建筑艺术长廊”。这些建筑非常有特色,专家把这种特色概括为“不土不洋,不中不西”,这些碉楼都是归国的华侨回来建的,他们把自己在国外看到的建筑描述出来,再由本地的工匠建造,这样就会不受“学院派”的束缚,很有自己的建筑特色。 依据《文化生活》,结合材料,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
材料一: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世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而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材料二: 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材料三: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引起了校园世博热,同学们纷纷上网“逛”世博。一个世博专题网页引发了某同学的兴趣和思考,他发帖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以下是该网页的部分内容。 【世博之魅】
(1)请你结合材料一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12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6分) (3)结合材料三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跟帖中的观点,并针对发帖中的问题提出你的看法。(12分) |
材料一: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严重破坏了当地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受到全国各地人民的强烈谴责。在打砸抢烧事件中,81岁的维族老人哈米提.艾合买提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18名各族群众。有人问其原因,他自豪地说“我们都是一家人”。 材料二:2009年9月16日,重庆市公安局透露,警方已成功抓捕2000余名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全市打黑除恶斗争取得了决定性全线突破。当前,警方正深入推进第二批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真正做到黑恶必除、除恶务尽。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说明,公民如何才能做到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10分) (2)材料二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6分) (3)联系材料分析,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9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