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19 53年制定第一部选举法时,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只有13。26%。考虑到我国当时工人阶级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具体情况,选

材料一: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19 53年制定第一部选举法时,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只有13。26%。考虑到我国当时工人阶级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具体情况,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19 53年制定第一部选举法时,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只有13。26%。考虑到我国当时工人阶级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具体情况,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人口结构比例发生了较大变化。与此同时,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巩固和扩大,各级人大选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要求,2010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太代表。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政治生活》角度,简要分析修改完善选举法的依据。
(2)选举法的适时修改完善,对人们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有什么启示?
答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保障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2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2分)
(2)根据国情和城乡人口结构比例的变化,及时总结实践经验,适时修订法律,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6分)
解析

举一反三
2010牟,世博会、碳减排与我们不期而遏。世博会,是世界各国展示其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成就和发展前景的盛会;碳减排,将引发经济、产业、科技以及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一场深刻革命。某校高三(1)班同学在分组探究的基础上,以“世博’低碳”为主题开展了一次专题交流讨论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低碳建筑的示范
第一组的同学展示了搜集到的上海世博建筑图片。他们发现,上海世博会建筑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展示了耒来城市建筑的设计理念。

(1)世博建筑的设计理念,给我们怎样的文化和哲学启示?低碳经济的起点
第二组的同学介绍说,世博会有句名言,即一切始于世博会。白织灯、缝纫机、蒸汽祝、火车头、电视机、电话机、电影,甚至巧克力、冰淇淋、汉堡包等都是在世博会土第一次展示的。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低碳理念与低碳成果,将从上海世博会出发,走向世界,成为开启并推遗低碳经济的起点。
(2)从《经济生活》角度看,我们应该怎样把握低碳经济发展的契视?低碳生活的样板
第三组同学认识到,成功举办一届低碳世博会,向世界展示了我国不断增强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践行低碳理念不仅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将深刻地影响我们个人未来的生活。
(3)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践行低碳理念政府和个人应承担的责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许昌市进行了深入而有意的探索和实践。首先从完善政策措施等方面入手,努力构建信访工作新格局,使全市信访形势出现了可喜变化;其次实施了义教工程、危改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措施,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另外还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把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作为“民心工程”集中力量破难题、解民忧,有效地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材料中许昌市推进和谐社会的做法,是如何体现政府职能的?(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10年3月5日—14日,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35个选举单位,共2987名。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占代表总数的13.76%,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归国华侨代表35名;妇女代表637名,占代表总数21.33%,比十届妇女代表所占比例提高了1.09个百分点;来自一线的工人和农民代表人数高于上一届 ,其中有3名农民工代表。
材料二:近年来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涉及的都是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材料三:2010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审议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1)材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了什么政治现象?(7分)
(2)根据三则材料,谈一谈你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表(摘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日期
消费者信心指数
日期
消费者信心指数
2008.05
94.3
2009.01
86.8
2008.06
94.1
2009.02
86.5
2008.07
94.5
2009.03
86.0
2008.08
93.7
2009.04
86.1
2008.09
93.4
2009.05
86.7
2008.10
92.4
2009.06
86.5
2008.11
90.2
2009.07
87.5
2008.12
87.3
2009.08
88.0
(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能体现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的主观预测,是反映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2008年我国GDP增幅由年初的10.6%降至12月的6.5%,从今年3月开始回升,8月已回升到8%)
根据表格结合经济知识,说明消费者信心指数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自1992年始,我国确定每年的4月为全国“税收宣传月”,至今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在这17个年头的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中 ,我国的税收宣传已经深入人心,而且公民对税法的遵从度也在逐年上升,税收法律观念也在不断加强,关心税收政策的积极性也在不断地提高。下图是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历年税收宣传月的主题。
年份
主题
年份
主题
2001
税收与公民
2006
依法诚信纳税 共建小康社会
2002
诚信纳税 利国利民
2007
依法诚信纳税 共建和谐社会
2003
依法诚信纳税 共建小康社会
2008
税收·发展·民生
2004
依法诚信纳税 共建小康社会
2009
税收·发展·民生
2005
依法诚信纳税 共建小康社会
 
 
   材料和图表体现了唯物论的哪些道理?(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