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胡锦涛***在会见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宣讲团成员时指出:要使广大干部群众深深懂得,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必须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12分)胡锦涛***在会见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宣讲团成员时指出:要使广大干部群众深深懂得,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必须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胡锦涛***在会见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宣讲团成员时指出:要使广大干部群众深深懂得,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必须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使广大干部群众深深懂得,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必须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断解决前进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要使广大干部群众深深懂得,只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的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永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答案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应随客观的变化而变化;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只有用发展着的科学理论去指导实践,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
(2)要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必须做到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做到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面对新世纪,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展开合理的科学的想象,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潜能,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做到用发展着的科学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用理论创新推动制度、科技、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解析
该题属于引文类问答题,主要考查的是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人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在实践中使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第(1)问联系材料说出所体现的哲学道理即可;第(2)问是考查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要言之有理并符合题意即可。
举一反三
2008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专家估计,2008年可能有超过100万大学生难以就业。但问题是:一方面,东南沿海发达城市的就业竞争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农村、基层、中西部地区却难于招到合适的人才。因此,如果大学生能够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到农村、基层、中西部地区去,有利于开辟一条广阔的就业之路。
(1)就业是民生之本。请从政府职能角度,就解决就业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有人认为:“大学生只要转变就业观念,就能实现人生价值。”请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加以评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汶川地震中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四个字“多难兴邦”,深刻揭示中华文化的底蕴,阐释了这个民族的不屈精神,地震让我们整个民族觉醒,让我们整个国家的凝聚力空前提升。是的,四川地震,让中华民族塞翁失马!
80后在08年长大了,这是四川汶川地震后,整个社会对80后的评价,媒体开始铺天盖地,争先恐后的描述着80后在地震中的表现,所有的媒体似乎都难以掩饰他们内心的喜悦,媒体赞扬了80后表现出来的团结、坚强、沉着和睿智,更是高度评价了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
用市场的眼光来看,地震后对80后有着的正面评价,这是整个80后品牌经营的失败,而经营这个品牌的人,是绝大多数80后的人。所幸,这次四川地震给了80后一个展示的舞台,80后也确确实实舞出了动人的舞姿,我们为之欣慰。所以,我们不要轻易地对80后给予前后如此悬殊的评价,因为,他们的成长背上了8万条鲜活的生命,因为他们的成长让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经历了难以洗刷的灾难!这样的成长代价,他们承受不起!
联系上述材料 ,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多难兴邦”蕴含着什么哲学道理?
(2)怎样正确认识和理解80后的年轻人?
(3)80后在四川汶川地震后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让社会认可他们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才能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为官与为民、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等关系。如果站在个人或小团体的立场上,私心杂念太重,热衷于追求个人或小团体的名利、地位,只对上级负责不对人民负责,就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和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哲理?
(2)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应当怎么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一般人认为,下雪是悄无声息的,但美国某教授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雪落有声”。雪在空中是寂静无声的,可雪一旦落入水中,通过传感器可以听到长而尖的声音,由于它的频率很高,人的耳朵几乎听不到,但对于鱼类而言,简直就是震耳欲聋。
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原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材料一:“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隐藏在现象之中。”
材料二:马克思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都成为多余的了。”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从两组材料中我们应得到什么启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