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说,中欧再次就纺织品问题达成协议,体现了“合作、共赢”精神。薄熙来说,这次压港事件尽管给双方带来了麻烦,但也说明,欧盟市场是需要中国产品的,中

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说,中欧再次就纺织品问题达成协议,体现了“合作、共赢”精神。薄熙来说,这次压港事件尽管给双方带来了麻烦,但也说明,欧盟市场是需要中国产品的,中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说,中欧再次就纺织品问题达成协议,体现了“合作、共赢”精神。薄熙来说,这次压港事件尽管给双方带来了麻烦,但也说明,欧盟市场是需要中国产品的,中国的生产商和出口商是看重欧盟市场的。他说:“起码在纺织品贸易领域,中欧是互有所求,情有所衷的”。
⑴如何理解“中欧是互有所求,情有所衷的”
⑵结合上述事例,说明在经济交往中中国对欧盟的政策目标
答案
(1)第一国际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得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则是引起国家间摩擦和冲突的根源。中欧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存在利益的差别,也存在共同利益。压港事件给双方带来了麻烦,但也说明,欧盟市场也是需要中国产品的,中国的生产商是看重欧盟市场的。
第二中欧是互有所求,情有所衷的,也说明中欧之间存在许多共同点,中欧各具经济,互补性强。
(2)中国结欧盟的政策目标是:互尊互信、求同存异,促进政治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式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互利互惠,平等协商,深化经贸合作,推动共同发展;互鉴互荣,取长补短,扩大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文化的和谐与进步。
解析
此题结合中欧之间的热点问题,分析中欧之间加强合作,双方有着共同利益。同时考查中国对欧盟的态度。
举一反三
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欧盟前身)建交30年来,中欧关系经受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现已步入稳定的发展轨道。致力于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已经成为中欧双方的共识。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进一步发展中欧关系不仅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我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一幅气势恢弘的文化画卷,向世人展现了从传统向现代发展的中国。“礼之用,和为贵”,穿越历史的缶声、刚柔相济的太极、灿烂绽放的笑脸在变幻流动的光影中,向世界展现了中华“和”文化的魅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丛飞——2005感动中国人物,2007年又被评为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原名张崇,1969年10月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初二辍学,后进入某银行担任出纳,带薪考入沈阳音乐学院,1992年毕业后到广州闯荡,两年后来到深圳。1994年8月应邀参加重庆举行的一次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义演,开始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截至目前,已经资助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178名贫困儿童。先后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深圳市爱心市民”、“深圳市爱心大使”等称号。2005年4月被诊断为胃癌,进入深圳市人民医院治疗。5月27日在病床上加入中国共产党。
根据材料,谈谈高尚道德对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有什么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一次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讨论课上,有的同学认为:在我国,公民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公民实现了个人利益也就意味着国家利益得到了实现。
请你对上述观点进行评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几位年轻的游客参加旅行社组织的旅游活动,抵达目的地后,他们对“地陪”(即当地导游)的讲解及安排游览活动等不满意,时常当着大家的面,向“地陪”提意见。为此,那位“地陪”很不高兴。一天,当这几位年轻的游客午餐因喝酒过了集合时间时,那位“地陪”便采取“报复”手段,不等他们吃完饭,就擅自让旅游车开走,致使他们只能报警,通过当地警察的帮助才找到了旅游车……
作为一名导游,材料中的那位“地陪”的做法违背了什么要求?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材料中出现的问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