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问题,各国都有,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就业问题就更加复杂。某校高三(1)班学生十分关心当前的就业问题,他们通过探究性

就业问题,各国都有,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就业问题就更加复杂。某校高三(1)班学生十分关心当前的就业问题,他们通过探究性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就业问题,各国都有,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就业问题就更加复杂。某校高三(1)班学生十分关心当前的就业问题,他们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了解到当前就业的如下信息。请你一同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信息一: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中的作用。
(1)有人认为,只要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广辟就业途径,就能解决就业问题。请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对此进行简要评析。
信息二:受到世界经济降温,企业出口受阻、内需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我省房地产、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餐饮服务等多个行业出现利润下滑,许多企业纷纷降薪裁员,将此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措施。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发表声明,言称决不裁员、不减薪。
(2)你怎样认识上述企业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的冲突?
信息三:有些大学生入学后失去了目标与追求,缺乏个人学习和发展动力,不能结合个人职业发展方向对大学生涯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导致就业求职时个人综合素质和知识储备等方面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在找工作时才追悔莫及。为此他们感叹到:青年学生只有加强学习,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才会有美好的明天!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青年学生为何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答案
(1)①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广辟就业途径,充分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中的作用,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2分)②政府还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2分)③同时,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积极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实现就业或自主创业。(2分)
(2)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企业选择的不同受到了当前经济形势的影响。(2分)②人们的立场、需要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面对同一问题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述企业在降薪裁员问题上不同表现体现了这一点。(2分)③只有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分)
(3)①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2分)③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本领不断提高,从而创造美好的明天。(2分)
解析
解析见答案
举一反三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简称新医改方案)正式公布,某校高三(1)班的同学们结合搜集到的信息,以“我看新医改”为主题展开了探究活动。

新医改,新方案
同学们了解到,2006年6月,国务院成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深入各地进行了大量专题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在此基础上,2008年9月底形成《意见(征求意见稿)》。工作小组对收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和逐条分析,进行了190余处修改。不少好的意见被吸纳进新医改方案中来.新医改方案的出台为医改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1)试分析政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的政治学和世界观依据。
新目标,新理念
同学们了解到,当前老百姓对看病就医问题有个形象的比喻:“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卫生院一住,一年工白出”.针对这一状况,(《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同学们认识到,医改不是一蹴而就的,医疗问题也绝对不仅仅是国家一方面能够解决的,必须树立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这样的理念.
(2)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推进医改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念。
新内容.新实惠
同学们根据搜集到的信息,将新医改的主要内容绘制成下图:
(3)请从上图中选择三点内容,并从《经济生活》角度解读其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学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专题时,某校高三(3)班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收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在我国3亿网民中,35.6%的是青少年。该中学对学生上网的内容进行了调查,得到如下信息,
 
(1)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简析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材料二:2009年1月起,国务院新闻办、公安部、文化部等7部门部署了全国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对网上低俗信息进行集中整治,强化网络信息服务单位的社会责任,净化网络环境。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社会公众所接触到的淫秽色情等违法网站明显减少,专项行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2)整治网络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在得到社会认可的同时,也有人说:“整治网络环境不利于满足人们对文化多层次的需求。”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3)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作为公民应该怎样为净化网络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背景下,中学生学习和读书情况,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某校高三(1)班同学将“中学生学习和读书情况调查”作为小课题,开展思想政治课综合探究活动。

第一小组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了解到,受金融危机就业困难的影响,新的“读书无用论”在一些校园里蔓延。
(1)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对这些同学晓之以理,说明“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希望的。”
第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了解到“蒋方舟现象”在校园中争论很大。经上网,同学们得知“蒋方舟现象”,争论的导火索是7岁开始写作、现已出版9部作品的“90后美少女作家”蒋方舟,08年参加了高考,虽然面对作文题目觉得无从下手,但仍然因清华大学承诺对其降60分调档而录取。自主招生考生一般可加20分参加录取排序,破格获加60分全国较少见。新闻甫出,引起一片哗然。同学们对此形成了正方、反方两派意见。正方:蒋方舟在写作方面的成绩非常突出,清华降分录取是招生改革的一个成功例子,无疑能够更具针对性地招揽人才,培养人才。反方:清华降分录取的举动是严重违反教育资源公平竞争的原则,蒋方舟这样做有点投机取巧并侵害了别人获得更好教育机会的权益。
在素质教育之下,应该如何来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一的考试分数呢,真可谓“进亦忧,退亦忧”!
(2)请你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对此“进亦忧,退亦忧”的观点进行评析。
相对于高考而言,自主招生是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可如何避免所谓的“黑幕”、“权钱交易”,让自主招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地“不拘一格选人才”?
(3)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为高校自主招生提出建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 年下半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某校高三 (l)班同学就“金融海啸对我省经济的影响”成立了专门的课题小组,请你一起参与探究。材料一: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从网上获取了数据并制作成下列图表:
图一:2008 年下半年江苏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表二: 2008 年下半年江苏外贸出口统计数据

(1)结合世界经济形势,请你解读图一、表二中反映的经济信息。( 6 分)
材料二:同学们从《新华日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尽管江苏在这场海啸面前也无法独善其身,但其经济基本面仍然是好的。在江苏加工贸易密集度最高的昆山,2008年全年***的企业只有37家,远低于浙江全年注销 2.2万家、广东关闭9000多家企业的比例。在探究金融危机何以对江苏的影响较小时,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在接受凤凰卫视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席话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九十年代,在我们外企、民企发展不足的阶段,我们提出“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方针,不管你来自哪里,只要到我江苏落户,我们都欢迎。现阶段我们处在工业化转型升级时代,我们即时提出“不求所在,但求所得”的方针,即要求外企和民企对我都要有所“得”,这样才能实现双赢的结果。
(2)请你根据材料二,说明从“但求所在”到“但求所得”所蕴涵的经济意义。并说明江苏正确处理“所有”、“所在”、“所得”之间关系的辩证法依据。( 8 分)
材料三:同学们了解到:在这场来势凶猛的金融海啸面前,网民们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纷纷表示要与国家站在一起,共克时艰,共度难关。
(3)为共同携手应对难关,请你说明作为消费者应有的政治视野? ( 4 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既然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就应该是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而不应该是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辨析:在我国,人民民主真实性是通过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体现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