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铁丝没有燃烧的原因(只需答一点)________________。(2)B装置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下列试剂后,迅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铁丝没有燃烧的原因(只需答一点)________________。(2)B装置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下列试剂后,迅

题型:云南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铁丝没有燃烧的原因(只需答一点)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下列试剂后,迅速拧紧瓶盖并振荡,能使质地较软的塑料瓶变瘪的是(填序号)_________。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浓硫酸 d.澄清石灰水
(3)C装置中,实验现象为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熄灭,原因为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
(1)铁丝生锈(或氧气浓度偏低等)
(2)abd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举一反三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都能发生反应。
(1)关闭活塞K,通入CO2气体,A、B中均无明显变化。则B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_____。
(2)打开活塞K,继续通入CO2气体,此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欲通过B装置得到干燥的CO2气体,则B瓶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
题型:云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如下影响:
【提出问题】如何检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以便判断是否会影响人体健康?
【实验探究】方法一:分别向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的空气中放入燃着的蜡烛。
方法二:分别向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的空气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实验现象】
【分析与应用】(1)上述实验中,方法一所依据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所依据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菜窖中一般会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人不能贸然进入。
①菜窖中二氧化碳气体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确保人体健康不受影响,在进入菜窖前,应对其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行检验,有关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利用下图装置,粗略测定菜窖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3)连接实验装置: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f。
(4)用于实验的菜窖气体为50mL,最终量筒中共收集到水为45mL,该菜窖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CO2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该同学连接装置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认为:在此实验中_______(填“有”或“没有”)必要连接此装置。
(2)利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通入CO2气体时,在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在初中化学中常用来检验CO2气体,是因为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在C处可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__________。
题型:内蒙古自治区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通过下列实验(如下图)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
A.甲实验既可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又可说明氨气溶于水显碱性
B.乙实验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C.丙实验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丁实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题型:山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亲身体验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感受到了化学的无穷魅力。小强在回顾整理下列实验中提炼了许多探究方法。
实验一、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如下图)
(1)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要“观察”它的运动可以设计实验,通过宏观的现象来间接认识。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取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进行下图所示实验)
实验现象:(I)、(IV)中的小花变红。
(2)设计(Ⅱ)、(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设计分析________(填“A”或“B”或“C”)获得结论。
A.仅一个单因素的实验 B.有多种因素的对比实验 C.用前面实验的生成物继续实验
(4)实验三、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实验如下表所示)
(5)我能写出实验三中方案2所涉及到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6)我认为方案1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方案2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小结:上述三个实验告诉我们:当某些化学反应现象不明显或不足以说明问题时,要千方百计通过设计出具有明显现象的实验,来准确推知和认识化学反应。
题型:湖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