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用20 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0 mL某碳酸型饮料并用胶头封闭注射器针孔,分别进行了如图的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该实验用于探究压强对气体在

某小组用20 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0 mL某碳酸型饮料并用胶头封闭注射器针孔,分别进行了如图的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该实验用于探究压强对气体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小组用20 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0 mL某碳酸型饮料并用胶头封闭注射器针孔,分别进行了如图的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该实验用于探究压强对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
B.图Ⅰ:用力向外拉动注射器,管中有许多小气泡出现
C.图Ⅱ:用力向里推注射器,压强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D.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密封性好,压强较易改变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实验设计:压强对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影响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有:温度和压强。温度升高,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温度降低,压强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增大。所以C不合理。
举一反三
某同学用25 ℃的水溶解一定量的NaCl,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NaCl晶体没有溶解。然后该同学又用酒精灯加热至60 ℃,固体全部溶解。那么在加热前后,以下各量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NaCl的溶解度B.溶质的质量
C.溶剂的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 g分别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为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水的密度约为1 g·cm-3)。
(1)20 ℃时,KNO3的溶解度是      g,以下实验中:


x、y、z中为饱和溶液的是             
(2)若使NaCl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3)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提纯的步骤是:加水溶解、               ,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不同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图曲线。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进行以下操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分别取出相同质量的甲、丙两种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甲和乙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将甲、乙两种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可能不等
C.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3℃降低到t2℃时,甲和乙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丙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当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办法提取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你结合所给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3℃时,甲与丙的溶解度相等。
B.t3℃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1∶2∶3
C.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丙>甲>乙
D.温度降低到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