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如图所示)。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装置探究上述

(10分)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如图所示)。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装置探究上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如图所示)。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装置探究上述设想的反应原理是否可行。

(1)能证明装置A“释放CO2”的现象是                   
(2)装置B在实验结束撤掉酒精喷灯时的作用是                           
(3)上述反应结束后,小组同学对D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以证明是否“捕捉”到CO2
【猜想与假设】
D中的固体可能为:I.只有氧化钙;Ⅱ.氧化钙与碳酸钙;Ⅲ.只有碳酸钙
【进行实验】
①甲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Ⅲ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Ⅲ成立,其理由是                                                        
②乙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I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成立,理由是                            
③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
稀盐酸证明了猜想Ⅱ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Ⅱ成立
   (4)通过以上探究,小组同学认为科学家的设想在反应原理上是可行的。该设想的优点
         (填字母序号)。
A.原料易得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释放出的CO2可作为资源加以利用
答案
(1)C中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防止装置C中的石灰水被吸入热试管中而使试管炸裂。
(3)①因氧化钙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会形成白色不溶物
②加入少量的稀盐酸,会先和溶液中的氢氧化钙反应。无法说明一定不含碳酸钙。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水振荡,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溶液变红
有气泡产生
 
(4)ABC
解析

试题分析:(1)A中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会进入装置C中,且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当观察到C中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说明A中产生了二氧化碳。
(2)在实验结束撤掉酒精喷灯后,装置A中的温度会下降,其中的气压会降低。如没有装置B,则会吸入装置C中的石灰水而形成倒吸现象,而致试管炸裂。所以装置B的作用是防止装置C中的石灰水被吸入热试管中而使试管炸裂。
(3)①因氧化钙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未完全溶解也会形成白色不溶物。所以也可能是氢氧化钙。
②加入水后,感觉试管壁发热可说明固体中含氧化钙。同时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再加入少量的稀盐酸,会先和溶液中的氢氧化钙反应。无法说明一定不含碳酸钙。
③猜想Ⅱ为固体成分为氧化钙和碳酸钙。氧化钙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试液变红。碳酸钙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设计实验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水振荡,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溶液变红
有气泡产生
 
(4)该设想中所用的原料为碳酸钙,易得;充分利用了太阳能为反应的进行提供能量;可制得纯净的二氧化碳作为资源利用。所以应选ABC
举一反三
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2(OH)2CO3)制备氧化铜,并进行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3时停止加热。
加热时间(min)
0
t1
t2
t3
B中固体质量(g)
6.66
5.20
4.80
4.80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O3  CuO +   H2O +   CO2
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10)
C中试剂是(11)。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12),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3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13)
一定量碳粉还原①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14)
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15)
分析: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②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16)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化学课上老师为大家做了一个“燃纸成铁”的趣味实验,将一张滤纸(组成元素为C、H、O)用FeC13浓溶液润湿,在酒精灯上烘干后点燃,滤纸变黑、红热,最终生成黑褐色物质.老师告诉大家:黑褐色物质中含有铁单质.聪明的小明对此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黑褐色物质中真的含有铁单质吗?
【探究过程】
Ⅰ小明先从反应物元素组成分析,认为:因为                       ,所以反应后可能有铁单质生成.
Ⅱ(1)为获得实验证据,小明做了实验1.
实验1:将黑褐色物质放入稀盐酸中,发现有连续微波气泡产生,若黑褐色物质中含有铁单质,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刚提出疑问是:由反应物的组成分析,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物质不一定是铁单质,还可能是                         (填化学式).
小明查阅资料得知,在高温条件下不可能生成此类物质.
(3)为进一步证明黑褐色物质中有铁单质,小明又做了实验2.
实验2:将黑褐色物质放入                   溶液中,观察到                    
【得出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证明黑褐色物质中确实含有铁单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铵、氢氧化钠、碳酸钾”四种物质的溶液进行探究学习,完成下列各问:
【实验探究】
(1)A、B、C、D四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实验

写出下列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A中的反应                      
②D中的反应                             
【挖掘实质】
下图是A组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H+OH=H2O

【实践运用】
完成试验后,四组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再将废液过滤,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用无色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剂,变为红色。
(1)①溶液中的白色沉淀一定是    ,理由是           
(2)废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3)为了验证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否存在,我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可能含有      
②取滤液滴加        
现象明显
含有该离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现甲、乙两化学小组安装两套如下相同装置,通过测定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用时间长短来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

(1) 下列方法能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是______。
A、将注射器活塞固定,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蒸馏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如果分液漏斗颈部能形成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
B、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加热锥形瓶,如果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加热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来位置,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
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力将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用力后,注射器活塞不移动,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
(2)MnO2催化下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甲小组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完成下表。
 实验编号
实验目的
温度
催化剂
浓度
甲组实验Ⅰ
探究 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25℃
二氧化锰
10mL 2%H2O2
甲组实验Ⅱ
25℃
二氧化锰
10mL 5%H2O2
(4)甲、乙两小组得出如图数据。

①甲组实验得出的数据可知:浓度越大,H2O2分解速率    ;
②由乙组研究的酸、碱对H2O2分解影响因素的 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 H2O2    (填“酸”或“碱”)性环境下放出气体速率较快;乙组提出可以用Ba02固体与硫酸溶液反应制H2O2(已知还生成另一种物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支持这一方案的理由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小明家有包开启了的小苏打,久置在灶台上方,可能因受热而变质。小明为此开展了探究,请分析其过程完成填空。
【查阅资料】
① 2NaHCO3Na2CO3+ CO2 ↑ + H2O
② NaHCO3+ NaOH = Na2CO3+ H2O
③ 2NaHCO3+ Ca(OH)2= CaCO3 ↓ + Na2CO3+ 2H2O
④ Ca(HCO3)2+ Na2CO3= CaCO3 ↓ + 2 NaHCO3
⑤ Na2CO3受热不分解,NaHCO3、Ca(HCO3)2都能溶与水。
【假设猜想】
假设一:小苏打没有变质,化学成分为 NaHCO3
假设二:小苏打完全变质,化学成分为       
假设三:小苏打部分变质,化学成分为       
【实验方案】
可选药品:①Ca(OH)2溶液     ②CaCl2溶液      ③NaOH溶液    ④稀盐酸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操作一:取小苏打样品少量溶于足
量水后,加入过量的      (填药品编
号,下同),观察,如有沉淀,则继续进行下一步操作。
操作二:待操作一中反应充分后过
滤,并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   ,观察。
操作一中无沉淀出现
假设一成立
 
假设二成立
 
假设三成立
【问题讨论】
有同学认为,取一定量样品直接加热,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根据实验现象,对上述三种假设的每一种是否成立都能进行判断。请评价这种方案是否合理       (填“是”或“否”),理由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