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灯灯焰分焰心、内焰和外焰三个部分。为探究灯焰温度,科研人员用特殊的测温装置进行实验,结果如下(探头位置是指测温探头离灯芯的垂直高度)。火   焰焰   心内

酒精灯灯焰分焰心、内焰和外焰三个部分。为探究灯焰温度,科研人员用特殊的测温装置进行实验,结果如下(探头位置是指测温探头离灯芯的垂直高度)。火   焰焰   心内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酒精灯灯焰分焰心、内焰和外焰三个部分。为探究灯焰温度,科研人员用特殊的测温装置进行实验,结果如下(探头位置是指测温探头离灯芯的垂直高度)。
火   焰
焰   心
内     焰
外   焰
探头位置(cm)
0.5
1.5
2.5
3.0
3.5
4.0
4.5
火焰温度(℃)
537
670
775
806
801
750
667
平均温度(℃)
603
794
708
(1)根据上表数据,灯焰三部分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2)灯焰焰心温度较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若燃着的酒精灯中酒精不足,现要添加酒精,采取的操作是:先__________,再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答案
(1)焰心、外焰、内焰     
(2)酒精没有充分燃烧 
(3)先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冷却
解析
(1)由表中数据可知焰心温度最低,内焰温度较低,外焰温度最高;
(2)在焰心温度较低,原因是酒精没有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少;
(3)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时必须熄灭酒精灯,温度降到室温才能添加酒精.
举一反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是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②         
(2)下列的几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写出实验室通过乙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停止加热前的操作是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收集二氧化碳时常用C装置,而不选用D或E装置,试从二氧化碳性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7分)小明在家中探究食用白醋的性质,选用了家庭生活中的下列常见物品:200ml的软透明塑料瓶、食品干燥剂、白醋、鸡蛋壳、紫罗兰花、锈铁钉、蒸馏水、纯碱、玻璃小杯。
【问  题】白醋是否具有酸类的性质?
【查阅资料】
(1)白醋为无色透明液体,其主要成分是醋酸,化学式可表示为HAc, Ac代表醋酸根;
(2)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3)紫罗兰花遇酸变为红色;
(4)醋酸盐中除银盐和汞盐外都易溶解于水。
【探究与验证】(请你帮助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白醋滴在紫罗兰花上
紫罗兰花变红
白醋的pH    7

将锈铁钉放在小玻璃杯中,加入白醋
刚开始时             ,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
1.白醋能与铁锈反应
2.              

向软塑料瓶中加入10ml白醋,将瓶捏扁,加入约5g鸡蛋壳,拧紧瓶盖
瓶中有气泡冒出,扁塑料瓶逐渐膨胀
白醋能与碳酸钙反应放出CO2

向白醋中加入纯碱
白醋中有         
白醋能与碱反应
【反思与评价】
(1)小明将干燥剂袋口打开一段时间后,袋中的白色颗粒粘在了一起,请写出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2)上面“实验结论”中,错误的是(填实验序号)         
(3)上述实验三的现象还不足以得出表中所述的相应结论,为此还需要补充相应的实验,写出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华同学在观察课本实验“燃烧的条件”(图1)时,对产生的大量白烟产生了疑问。于是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产物是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在空气中可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种剧毒物质——HPO2(偏磷酸)由小华查阅的资料看,他最初的疑问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P2O5和偏磷酸都会伤害人的身体,应对此实验进行改进。
【实验改进】:小明与同学一起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图2),去掉铜片,将足量的红磷和白磷分别放在两个大试管中,在试管口各自套一个瘪气球,用线固定。然后将两支试管同时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观察现象】:可观察到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可燃物的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跟空气(或氧气)接触
【反思与评价】:改进后的装置与原装置比较,其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创新】:待发生反应的试管冷却后,小明将试管倒立在水中(试管口接近液面),握住气球口部,小心取下气球,观察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进行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酷爱化学的小明同学在家里建立了自己的小小化学实验室,下图是他平时收集的部分实验仪器和装置,请填空: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小明准备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为便于控制反应速率而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则他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选择图中的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明还设计了一套制取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他已经选择了B和C,则他还需选择    (填字母)。
〔4〕正上高三的姐姐告诉小明可利用图中的A、B、G、I来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甲烷的装置,小明据此推测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原理应为下列方法中的    (填序号)  ①加热无水乙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 ②常温下碳化铝和水反应  ③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  ④将某些有机物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
〔5〕小明和小亮还在家里做了如下实验,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物生成。针对蓝色沉淀物的成分,他们展开了探究:       
〖提出猜想〗经过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三种猜想:
猜想一:沉淀物为CuCO3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沉淀物为Cu(OH)2 , 理由:根据Na2CO3溶液的酸碱性可判断Na2CO3 溶液中一定存在着(填离子符号)      。      
猜想三:沉淀物为:                 
〖查阅资料〗CuCO3和Cu(OH)2 均为蓝色固体,不溶于水。受热后均会分解,各自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设计与实验〗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第一步: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过滤、     并晾干后得蓝色固体;
第二步:将下列装置按照 A→B→C的顺序连接并进行实验,发现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白色粉末变蓝。于是小明认为猜想三是正确的。    
〖反思与评价〗小亮认为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不科学的,他的理由是:                                。于是小亮提出了他的改进方法:将上图按照            的顺序连接并进行实验,若实验现象同上,则猜想三是正确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分)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空气中的气体(﹪)
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四个主要操作步骤如图(1、2、3、4)所示,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的空白处:

实验步骤
验证依据
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2、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根据                      ,判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3、                                 
                                  
根据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判断氧气含量不同。
4、                                
                                 
根据                           ,判断水含量不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