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现有下列仪器装置,请根据以下两个实验内容来选择、连接适宜的仪器装置,并回答有关问题:(每种装置允许重复选用,每个装置内的药品都是足量的)(1)[实验一

(11分)现有下列仪器装置,请根据以下两个实验内容来选择、连接适宜的仪器装置,并回答有关问题:(每种装置允许重复选用,每个装置内的药品都是足量的)(1)[实验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1分)现有下列仪器装置,请根据以下两个实验内容来选择、连接适宜的仪器装置,并回答有关问题:(每种装置允许重复选用,每个装置内的药品都是足量的)

(1)[实验一]某气体可能含有(气)中的一种或几种,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研究该气体的组成:
①所选择的仪器装置及合理的先后排列顺序是:该气体B          E(用装置代号填写正确的顺序,可重复使用)。
②按上述合理的先后排列顺序,设置第一个B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设置E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
(2)[实验二]某纯净的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只有(气)两种气体,应将燃烧后得到的气体依次通过_____________(填写装置的代号),来测定该有机物的组成。若该有机物充分燃烧时耗去了4.8克氧气,先后连接的两个装置在实验后较实验前质量分别增加了3.6克和4.4克,则该有机物是由(写元素符号)___________组成的,相应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写出最简整数比)。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EDACB(颠倒不得分,此空2分);
2)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检验混合气中是否含有CO2;和C装置结合,判断混合气中是否含有CO
3)BD(颠倒不得分);C、H、O;3:1:4
计算过程:C:4.4*12/44="1.2g" (1分)   H:3.6*2/18=0.4g(1分)
O:(4.4-1.2)+(3.6-0.4)-4.8=1.6g(1分)
C:H:O=1.2:0.4:1.6=3:1:4
解析
根据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氢气和氧化铜生成水和铜,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浓硫酸有吸水性,进行分析解答
浓硫酸具有干燥剂的作用,可吸收水分.其增加了3.6g,则为水的质量,则可求氢元素的质量.石灰水可以吸收酸性气体,其增加了4.4g,则为二氧化碳的质量,则可求碳元素的质量.氧元素的质量等于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加上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去燃烧时耗了的氧气质量.即可求得相应元素的质量比
举一反三
(9分)南南同学跟妈妈学烧紫甘蓝(紫卷心菜),用油炒后加入食醋,发现紫色的叶片立即变红,激发了他的探究***。
[提出问题]紫甘蓝的汁液能作酸碱指示剂吗?
[进行实验]取紫甘蓝叶片少许在研钵中捣烂,用少量水浸泡,滤出蓝紫色的汁液。将汁液分别滴人下列液体中,观察其显示的颜色并记录。
液体名称
白醋
蒸馏水
食盐溶液
肥皂水
纯碱溶液
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
红色
蓝紫色
蓝紫色
蓝色
绿色
[得出结论门紫甘蓝的汁液             (选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质疑并求证]紫甘蓝的汁液在均为碱性的肥皂水和纯碱溶液中,为何显示不同颜色?
用pH试纸测得上述肥皂水和纯碱溶液的PH分别为9和u,则肥皂水的碱性比纯碱溶液的碱性(选填“强”或“弱”)            
查阅资料
pH
7~9
10~11
12~14
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得出结论2]紫甘蓝的汁液在不同pH范围内显示的颜色不同,利用紫甘蓝的汁液还可以区分液体碱性的               
[拓展应用]柠檬酸是制汽水的原料之一,为探究其固体是否显酸性,南南同学联想到教材上二氧化碳相关实验的设计,准备了三朵用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干燥小花。
取干燥的花①和喷上水的花②,分别放人盛满二氧化碳的两个集气瓶中,发现花①不变色,花②变成了          色。在干燥的花③上直接撤少量柠檬酸固体,花不变色,说明了             ;再向该花喷水,蓝紫色的花上出现了红色。
[反思]上述花的变色均与水有关,水的作用分别是:
花②中                                                 ;
花③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安多夫是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碳酸氢钠(NaHCO3)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达到鲜嫩爽滑的目的。小于发现将拌了安多夫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Ⅰ.小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是                      
Ⅱ.小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作了两种猜测:
猜测①:                                           
猜测②: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
针对以上猜测,小于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1
                                
                                
                 
                               
                              
实验2
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试管口出现小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猜想①、②都正确             
Ⅲ.实验2中,小于发现充分反应后,试管中仍留有一些白色粉末,他猜测可能是氢氧化钠或碳酸钠,请用物理、化学方法各1种进行鉴别。
(1)物理方法:                                    
(2)化学方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下顺序摆放着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其中4、5号试剂瓶标签破损。

【提出问题】这两瓶试剂的成分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亚硫酸钠(Na2SO3)溶液、Na2CO3溶液均显碱性,都可以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②Na2SO3 + 2HCl="2NaCl" + SO2↑ + H2O。
③CO2与SO2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作出猜想】根据受损标签的信息,推测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Na2SO3溶液或NaCl溶液中的一种。
【实施方案】各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分别进行下列两组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滴加适量___号溶液.

溶液均由无色变成红色
4、5号溶液均不可能是上述猜想中的    溶液。
实验2
滴加适量3号溶液

均产生白色沉淀
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2S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继续实验】为了进一步确定4、5号溶液的成分,同学们分别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继续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滴加适量2号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
4号溶液是Na2CO3溶液
5号溶液是Na2SO3溶液。
【实验反思】同学们经过分析认为4号溶液还可能是变质的NaOH溶液。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4号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7号溶液。
②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号溶液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2)粗略测定加热2 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
a→(      )(     ) →d
问题分析:
(1)实验过程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收集氧气的时机是加热后马上收集,若是在气体连续不断产生之后才开始收集,则测得的氧气的体积会比比实际值       (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4) 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I: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04分解放出O2。  
做出上述两个猜想的理由是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0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0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___________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K2Mn0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为测定某药片中CaCO3含量,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以下两种方案(药片中其他成分与HCl和NaOH溶液均不反应)。请回答有关问题:

【方案一】利用CO2的体积测定CaCO3的含量(1)装置B的目的是除去CO2中少量HCl(气),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A中连通管X的作用是              
(3)通常在装置B中加入少量植物油,目的是     
【方案二】利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实验步骤:
取一粒0.1 g药片研碎,加入适量蒸馏水,再用一定质量、一定质量分数的足量HCl溶液溶解,充分反应后,滴加酚酞作指示剂,再用一定质量分数NaOH溶液中和过量的HCl溶液。
(4)当最后一滴NaOH溶液滴入时,溶液的颜色由    色变为    色,且半分钟内不褪去,即完全中和。
(5)进行含量测定除了样品质量外,还需要的数据有        (填字母序号)
A.HCl溶液和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
B.参加反应的HCl溶液和NaOH溶液的体积
C.HCl溶液和NaOH溶液的密度
D.中和滴定所需要的时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