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下表是某城市某日空气质量报告: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表中首要污染物S0:导致酸雨的成因进行探究。(提示:S0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

(13分)下表是某城市某日空气质量报告: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表中首要污染物S0:导致酸雨的成因进行探究。(提示:S0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3分)下表是某城市某日空气质量报告: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表中首要污染物S0:导致酸雨的成因进行探究。
(提示:S0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具有与C0:相似的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实验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 S02气体。
(2)实验过程中,B装置内石蕊试纸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C装置内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说明S0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_________________。
(3)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往盛有水的烧杯中通人S02气体,测所得溶液的pH ______ 7(填“>”“=”或“<”),然后每隔l小时测定其pH,发现pH逐渐变小,直至恒定,说明烧杯中溶液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最终生成H2S04
【查阅资料】S02形成酸雨的另一途径:S02与空气中的02在飘尘的作用下反应生成S03(飘尘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S03溶于降水生成H2S04。在此过程中飘尘作____。
【探究结论】S02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硫酸而形成酸雨。该市可能易出现酸雨。
【模拟实验】(1)由于食醋和酸雨的酸度(pH)差不多,因此酸雨对大理石的作用可以通过大理石碎片放在醋中来模拟。当把2.0 g大理石碎片放在醋中一整夜后,取出固体干燥称重,其质量可能是(醋酸钙易溶于水) __________。
A.小于2.0 g   B.正好2.0 g   C.大于2.0 g
(2)这组学生还做了另一个实验,即将大理石碎片放在蒸馏水中过夜,其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知识联想】S02具有与C0:相似的化学性质,根据右图给出的S02及其化合物问的相互转化关系回答:X的化学式是_____,写出X与Na2S03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共13分,除方程式每个2分外,其余每空1分)
实验一:(1)干燥 (2)酸 (3)吸收S02,防止污染空气S02+2NaOH=Na2S03+H20
实验二:(1)< 催化剂  A  (2)与实验(1)作对照,证明对大理石起腐蚀作用的是醋酸而不是水 H2S03  H2S03+2NaOH==Na2S03+2H20 复分解反应(或中和反应)
解析
分析:实验一:(1)根据浓硫酸能够吸水做干燥剂进行解答;
(2)根据酸遇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进行解答;
(3)根据二氧化硫的性质以及污染空气进行解答;
实验二: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进行解答,当溶液的pH<7显酸性,当溶液的pH=7显中性,当溶液的pH>7显碱性;
【查阅资料】:根据催化剂的作用进行解答;
【模拟实验】:(1)根据醋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醋酸钙进行解答;
(2)控制实验条件进行对比实验;
【知识联想】:根据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以及亚硫酸的性质进行解答.
解答:解:实验一:(1)浓硫酸能够吸水做干燥剂,A装置的作用是干燥二氧化硫气体;
(2)酸遇到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说明S02与水反应生成了亚硫酸;
(3)二氧化硫任意排放会造成酸雨,为了防止污染空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02+2NaOH=Na2S03+H20;
实验二:当溶液的pH<7显酸性,当溶液的pH=7显中性,当溶液的pH>7显碱性,S02与水反应生成了亚硫酸,溶液显酸性,所以溶液的pH<7;
【查阅资料】:S02与空气中的02在飘尘的作用下反应生成S03,而飘尘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说明此过程中飘尘作催化剂;
【模拟实验】:(1)醋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醋酸钙易溶于水,所以最后固体的质量小于0.2g;
(2)因为食醋含有水,所以另外增加大理石碎片放在蒸馏水中,这样做一个对比实验,证明对大理石起腐蚀作用的是醋酸而不是水;
【知识联想】: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X的化学式是H2SO3,亚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S03+2NaOH═Na2S03+2H20,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实验一:(1)干燥;
(2)酸;
(3)吸收S02,防止污染空气;S02+2NaOH=Na2S03+H20;
实验二:<;
【查阅资料】:催化剂;
【模拟实验】:(1)A;
(2)与实验(1)作对照,证明对大理石起腐蚀作用的是醋酸而不是水;
【知识联想】:H2SO3,H2S03+2NaOH═Na2S03+2H20,复分解反应.
举一反三
(6分)用熟石灰膏粉刷墙壁一段时间后,表面变硬,某化学兴趣小组中的王明同学认为是水分蒸发的原因,是物理变化;李刚同学则认为是熟石灰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接触生成了碳酸钙,是化学变化。(已知常温下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8g。) 为证明上述变化的真实原因,他们共同进行了如下探究:  
第一步:取墙壁硬块样品少量研磨成粉末状,将粉末移至烧杯中加适量水搅拌、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李刚根据得到的滤渣推断自己的结论正确。你认为李刚的推断是否严谨?
          ,理由是                                                        
第二步操作是:                                                         ,
若看到现象为                                      ,证明该固体中含有碳酸钙。
第三步: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       试液,如果看到滤液颜色变为     ,则证明氢氧化钙部分转化为碳酸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右图所示装置,将X滴加到Y中,U形管中的液面变得左高右低,则X、Y对应的试剂组可能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应用化学科学对物质进行研究的基本方法或所得的结论,错误的是  (    )
A.氢气和甲烷的密度都比空气的小,所以都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
B.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所用的烧杯必须是干燥的
C.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D.通过测定两种稀盐酸的pH,可以比较它们的酸性强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某初级中学学生发现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 (如右图所示),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探究。
 
(1)甲、乙、丙三位同学对该溶液作出如下猜想:
甲同学猜想:该溶液是碳酸;
乙同学猜想:该溶液是过氧化氢溶液;
丙同学猜想:该溶液是                     
(2)甲同学刚提出自己的猜想,就遭到乙、丙同学的反对,乙、丙同学反对的理由是       
(3)他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来验证乙、丙同学的猜想。
取少量Cu0粉末于试管中(Cu0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加入适量该溶液(如果反应慢,可适当加热),并将带火星的术条插入试管中。
如果乙同学猜想正确,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如果丙同学猜想正确,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如果乙同学猜想正确,写出上述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了三种金属——铝、铁、铜,其中一块铜片生锈了,表面附有部分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他们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1)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          (填化学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为探究铝、铁、铜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①铝片浸入稀硫酸中;②铜片浸入稀硫酸中;③铝片浸入氯化亚铁溶液中,这组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步骤、现象)                  
(3)他们还想用加热的方法除去铜绿,加热时却发现铜片表面全部变黑。经查阅资料知道:①铜绿受热分解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②酒精在不完全燃烧时会生成炭黑  ③炭黑与稀硫酸不以应。
a、他们提出猜想:该黑色物质可能是氧化铜,也可能是氧化铜和        的混合物。
b、设计了下述实验方案,用于检验黑色物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剪下一片变黑的铜片,放入盛有足量稀硫酸的试管中,微热
铜片表面黑色固体全部消失,露出红色的铜,溶液变     色。
此黑色固体是       (填化学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