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某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探究。请回答:(1)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那么,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       

(6分)某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探究。请回答:(1)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那么,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6分)某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探究。请回答:

(1)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那么,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          (填“发生“或“不发生”)偏转。
(2)你认为该同学的探究活动能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如果你进行该探究活动。装置不变,你选用什么药品?                。药品不变,你选用怎样的装置?                        
答案
(1)发生  (2)不能  (3)硫酸铜溶液和氧氧化钠溶液或铁和硫酸铜溶等   使用气球或注射器等作为缓冲装置的密闭容器或其它合理表述或画图。(每小问2分,共6分)
解析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根据该反应后会生成气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跑掉了;据此即可判定天平的指针是否发生偏转;
(2)质量守恒定律是说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和,所以要求,凡是对于应用有气体、烟雾参加或有气体、烟雾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都要求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否则因无法将所有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都计算在内而无法验证.
(3)若选用不封闭的装置,则应该选用不生成气体的反应;要想天平平衡,就必须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何保证装置的密封,只要操作起来可行,那么答案都是合理的.
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碳酸钙和盐酸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总和;
实验在敞口的容器中进行,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没有收集称量;所以,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托盘天平的指针发生偏转.
(2)反应物中有气体二氧化碳,不宜在开放性实验装置反应;故该同学的探究活动不能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硫酸铜溶液和氧氧化钠溶液或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都不会产生气体,故可以选用硫酸铜溶液和氧氧化钠溶液或铁和硫酸铜溶液进行该探究活动.
可以这样改进:①将烧杯改用锥形瓶,并在瓶口系一个气球.②将烧杯换成锥形瓶,瓶口用塞子塞住,并减少药品的量,最好是少量.(其它答案合理也可).
故答案为:
(1)发生;
(2)不能;
(3)硫酸铜溶液和氧氧化钠溶液或铁和硫酸铜溶液等;使用气球或注射器等作为缓冲装置的密闭容器或其它合理表述.
举一反三
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含量低于1/5.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和想法不可取的是   (    )
A.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将红磷改成木炭后重新实验
C.实验中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的氧气全部消耗尽
D.实验中可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不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实验一:比较两种物质的热稳定性
设计如右图装置:小试管套装在带有支管的大试管中,整套装置气密性好,其他装置略去。

(1)为确保安全,实验结束时,在移离酒精灯前必须完成的操作是                   
(2)现象与结论:装有碳酸氢钠的试管口生成较多的无色小液滴,同时试管A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B中也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没有明显的变化;实验结束后,经检验大、小两试管内的物质均是碳酸钠。结合以上实验,可得出结论:①碳酸氢钠受热生成的物质是碳酸钠、            
②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
(3)反思与讨论:加热大试管时,碳酸钠的受热温度会高于碳酸氢钠。这能否准确地说明“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这一结论?     (填“能”或“否”),理由是                                                           
实验二:比较与盐酸反应生成相同体积二氧化碳气体的快慢
取碳酸氢钠4.2 g放入如图Ⅰ装置的锥形瓶中,取碳酸钠5.3 g放入另一相同装置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盐酸(足量)。相同的条件下,通过图Ⅱ装置测量出生成气体的体积,得到时间—体积关系曲线如图Ⅲ所示。
 
图Ⅰ                图Ⅱ                         图Ⅲ
(4)已知二氧化碳不溶于该油层,图Ⅱ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                   
(5)数据与分析:根据图Ⅲ曲线,可得出有关“比较与盐酸反应生成相同体积二氧化碳气体的快慢”的结论是                                                           
(6)反思与讨论:实验中 “取碳酸氢钠4.2 g、碳酸钠5.3 g”的目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植物不但进行光合作用,也同时进行呼吸作用。为了比较二者的不同,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一晴朗的早晨,选取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两盆,在花盆上各放入一杯澄清的石灰水,然后把其中一盆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袋罩住,放在阳光下;另一盆则用黑色塑料袋罩住,放在阴暗处(见下图)。

傍晚,在塑料袋上都剪一小口,并插入燃着的木条试验,发现A中木条比B中更亮;而A中的石灰水保持澄清,B中变浑浊。请根据以上所述回答下列问题:
(1)A中木条燃烧更旺,说明A中 ___________更多,从而说明在阳光照射下植物主要发生_____________作用。
(2)A中石灰水保持澄清,而B中变浑浊,说明B中___________更多,从而说明在缺少光照条件下,植物主要发生_____________作用。
(3)很多人喜欢在天刚蒙蒙亮时到茂密的林中进行晨练,请你结合该实验谈谈看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在讨论中,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B.假设C.观察D.作出结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