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
答案
(1)装置的气密性好 (2)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前沿约在12mL的刻度线上
  (3)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先向右移动,最终稳定在约8mL的刻度线上
  (4)橡胶塞弹出、试管爆裂、注射器活塞弹出等
解析
分析:只有熟悉用红磷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结论和注意事项,才能正确解答本题.
解答:解:(1)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整个装置都不漏气;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这时白磷燃烧消耗掉的只是试管内的氧气为40mL×=8mL,所以活塞应停在20mL-8mL=12mL的刻度处;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白磷实际消耗掉的是试管40mL和注射器内20mL的氧气为(40mL+20mL)×=12mL,所以活塞应停在20mL-12mL=8mL的刻度处;
(4)因为白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产生热量使气体膨胀,可能会使橡胶塞弹出、试管爆裂、不使用弹簧夹可能会使注射器活塞弹出等,造成实验失败.
故答案为:
(1)装置的气密性好
(2)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前沿约在12mL的刻度线上
(3)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先向右移动,最终稳定在约8mL的刻度线上
(4)橡胶塞弹出、试管爆裂、注射器活塞弹出等
举一反三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以下实验。

(1)先打开K1,关闭K2和K3,从长颈漏斗向A 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此时装置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打开K1的目的是           
(2)然后关闭K1和 K3,打开K2,将胶头滴管中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挤入锥形瓶中。
稍后打开K3,此时装置C和D中的现象分别是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在(2)实验过程中没有关闭K1,其它操作相同,则装置B的现象不同点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由H、C、O、Na、Cl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八种下列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关于这七种物质有下列描述:
①A是生命活动最重要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B;
②B能与C反应生成D和E,其中B和E常用作灭火剂;
③D能与B、E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
④D和F均能与G反应生成H,每天摄入适量的H,对维持人体内水分和体液恒定的pH有重要作用。
请根据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         。C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是         (举一例)。
(2)D→F的化学方程式为         
(3)F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以H为原料,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G,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制备装置与实验室制取CO2相同     
B.该实验的尾气可以用碱液吸收
C.该气体的收集方法与氧气的收集方法完全相同       
D.检验该气体是否收集满,可以向集气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装置Ⅰ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若实验操作规范,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若实验有误差,下列做法,与误差产生无关的是         (填序号)。
① 红磷不足量            ② 装置气密性不好
③弹簧夹没有加紧        ④ 利用热铜丝点燃红磷
(3)装置Ⅱ用于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气体收集满后,有下列操作① 将导气管移出集气瓶口;②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③盖上玻璃片;④将集气瓶和玻璃片一起取出,正放在桌上;⑤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⑥把导管从水槽中拿出来;⑦熄灭酒精灯,正确的操作及顺序是        (填字母)。
A.①②③⑥⑦B.①②③⑦⑥C.①⑤④⑥⑦D.①⑤④⑦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化学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碱的性质。将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放入A中,先打开止水夹Ⅰ,过一会儿,再打开止水夹Ⅱ,观察到A中溶液澄清,小试管中饱和石灰水变浑浊。

(1)若B中有气泡产生,则小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中的液体可能是         (只写一种),验证你的猜想正确的方法是         
(2)若B中无气泡产生,则C中的液体为         。饱和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3)该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生活中用到各种漂白剂。化学课上,老师带来一种常用作氧系漂白剂的物质,可能是双氧水(H2O2)、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和过氧化钙(CaO2)中的一种。同学们观察发现,该漂白剂为白色粉末(右图)。

【提出猜想】该漂白剂肯定不是         
【查阅资料】①过碳酸钠是一种白色结晶颗粒,溶于水时,分解生成碳酸钠
和过氧化氢。
②过氧化氢常温下不稳定,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过氧化钙,白色固体,难溶于水。与水反应缓慢释放氧气,同时生成一种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验证】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进行验证,请将方案的空格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1
取2g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5ml水,充分振荡。
液体浑浊,
有持续的细小气泡冒出。
 
步骤2
向步骤1的试管中继续滴加无色酚酞。
无色酚酞变红。
 
步骤3
         
         
该消毒剂的成分不是过碳酸钠。
【交流反思】小刚认为根据步骤1可确定白色固体的成分,不需要后两步实验,理由是         。小强认为不行,小强反对的理由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