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碱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①如图(甲)所示,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溶液红色褪去,溶液温度(16)(填“升高”.“降低”或“不变”)。②如图(乙和丙)所示,同时

为探究碱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①如图(甲)所示,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溶液红色褪去,溶液温度(16)(填“升高”.“降低”或“不变”)。②如图(乙和丙)所示,同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为探究碱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①如图(甲)所示,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溶液红色褪去,溶液温度(16)(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如图(乙和丙)所示,同时将两支充满CO2的相同试管分别倒扣在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丙中液面高于乙,说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7)。本实验中乙的作用是(18)
③实验结束后,进行废液处理。将丙所得溶液全部倒入一大烧杯中,再将甲所得溶液缓慢加入。全部加入后测得溶液pH为3,调节pH接近7,达到排放标准。
将甲所得溶液缓慢加入的过程中,大烧杯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19)
答案
(16)升高  (17) 2NaOH+CO2==Na2CO3+H2O。
(18) 对照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19) 溶液先变红后裉色,并有气泡产生。
解析

试题分析:(16)甲中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所以溶液温度会升高。
(17)NaOH与CO2反应可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18)本实验中乙可与丙形成一个对照实验,乙中的二氧化碳会溶解于水,液面上升较少;而丙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液面上升较多。通过对比液面上升的高度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19)A中有酚酞存在,且呈无色,说明其中盐酸过量;丙中含氢氧化钠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当开始加入时,酚酞遇碱性物质会先变红。因溶液最终PH为3,即呈酸性,所以酚酞最给终呈无色。丙中的碳酸钠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观察到有气体生成。所以将大烧杯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裉色,并有气泡产生。
举一反三
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出仪器名称Ⅰ(1),Ⅱ(2)
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装置(3)(填编号)。实验室还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
D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5)(填编号)。
将导管深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若用E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6)(填“a”或“b”)端通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氨(NH3)的制取和有关性质的探究实验。
资料卡片:氨气通常情况下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极易溶于水,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可以生成氨气,若要快速产生氨气,可以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得到。

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利用A装置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快速产生氨气,发生装置最好是         (选填装置编号)。
(4)研究性学习小组用D装置收集氨气,判断氨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5)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氨的性质,观察到脱脂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该现象涉及到的性质是     (填字母编号)。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C.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6)若将制取氨气的熟石灰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置于小烧杯并放入一只大烧杯中(如下图),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物质是   (填字母编号)。

A.水和浓硫酸             B.水和氯化钠固体
C.水和硝酸铵固体         D.水和氢氧化钠固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与对应的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
A水的电解
B. 向稀硫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
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气体
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见的装置(其中G、I为干燥装置),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                         
(2)用A装置制取的某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现用G装置收集到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欲检验其是否为CO2的方法是               ;若改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           (填“a”或“b”)通入.
(4)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溶液呈碱性.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原理是NH4C1(固)与Ca(OH)2(固)混合共热.现要制得干燥的氨气并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所选择的装置连接顺序依次是B→            →F→H(填装置序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登山运动员常利用氢化钙固体作为能源提供剂,在需要时与水反应生成其他物质和氢气,提供燃料。某兴趣小组用纯净干燥的氢气和金属钙制取氢化钙,所选装置图如下:

A              B            C            D            E
查阅资料:(1)钙易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气体。
(2)无水氯化钙能作干燥剂。
(1)请写出E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2) 请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i接(),()接(),()接(),k接 a
(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写出C中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生成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显红色。该同学据此判断,上述实验的确有CaH2生成。另一位同学认为该同学的判断不准确,原因是                  。
(4)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与直接用氢气相比,其优点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