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A~G七种物质由氢、碳、氧、钠、硫、钙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1)A、B、C都是氧化物。A与B反应的产物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B与C化合后的产物D可

下列A~G七种物质由氢、碳、氧、钠、硫、钙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1)A、B、C都是氧化物。A与B反应的产物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B与C化合后的产物D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A~G七种物质由氢、碳、氧、钠、硫、钙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1)A、B、C都是氧化物。A与B反应的产物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B与C化合后的产物D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B的化学式是      
(2)E是一种常见的液体燃料,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E可以作为汽车燃料。E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A和B,则E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F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F与G反应的生成物中有A, 则F的俗称是      ,F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D可中和某些工厂污水中含有的G,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D与F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后发生化学反应,写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所有可能组成:      (填化学式)。
答案
(1)H2O   (2)C2H5OH + 3O2 2CO2 + 3H2O(其他合理答案可得分)
(3)纯碱    Na2CO3 + H2SO4 ="==" Na2SO4 + CO2↑+ H2O
(4) Ca(OH)2 + H2SO4 ="=" CaSO4 + 2H2O(CaSO4是否标记“↓”均可)
(5)NaOH、Na2CO3或NaOH、Ca(OH)2或NaOH(2分,少写1个得1分,多写、错写不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A与B反应的产物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说明它们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B与C化合后的产物D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它们反应生成了碱性物质;根据所学知识,再结合“A、B、C都是氧化物”,“A~G七种物质由氢、碳、氧、钠、硫、钙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可知B是H2O,则A是CO2或SO2等,因为A与B反应能生成相应的酸;C是氧化钠或氧化钙等,同样因为B与C化合后生成相应的碱,符合相应的反应现象。
(2)根据“E是一种常见的液体燃料,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E可以作为汽车燃料”,可知E是乙醇,乙醇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 3O2 2CO2 + 3H2O,则A为CO2
(3)根据“F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可知F是碳酸钠,又“F与G反应的生成物中有A(CO2)”,可知G为某稀酸(如稀硫酸),故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 H2SO4 = Na2SO4 + CO2↑+ H2O。
(4)根据“D可中和某些工厂污水中含有的G(酸)”,则可知D为氢氧化钙,故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 + H2SO4 = CaSO4 + 2H2O。
(5)Ca(OH)2与Na2CO3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 CaCO3↓+2NaOH,由此可知,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NaOH,若其中某一反应物有剩余,则可能是NaOH、Na2CO3或NaOH、Ca(OH)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先要找准“题眼”,即有特征的物质或反应现象等,再根据题中的条件进行有目的假设,然后沿着假设进行推导,只要各步都满足,假设就成立,如不满足,可再假设,再验证。
举一反三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NaCl固体
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CO2
H2O
将混合气通过盛氢氧化钠固体的装置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足量锌粒,充分反应,过滤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过滤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现有铁、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五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和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Y是             ,N是             
(2)请写出X---Y的化学方程式:             ;这是             反应。(写反应类型)
(3)M的用途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除去下表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
A.
Cu(CuO)
通入氧气并加热
B.
CO2(HCl)
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C.
N2(O2)
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粉
D.
KCl溶液(K2CO3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得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流程中生成的氨气,在农业上是合成      肥(填化肥的种类)的原料。
(2)制取氢气的反应过程为:
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表现氧化性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3)原料中N2、H2中常含有CO2和水蒸气,反应前要净化。净化过程中所用两种试剂的先后顺序为                                            
(4)写出N2、H2反应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                               
(5)该流程中产生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向稀盐酸和CuCl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的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向滤液里加入酚酞溶液,无明显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可能有HCl、NaClB.滤液中可能有HCl、NaCl、CuCl2
C.滤液中一定有CuCl2D.滤液中一定有NaCl、NaOH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