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水和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双氧水(即过氧化氢),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液体,在化学实验开放日,实验小组的同学用

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水和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双氧水(即过氧化氢),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液体,在化学实验开放日,实验小组的同学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水和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双氧水(即过氧化氢),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液体,在化学实验开放日,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下面的方法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两瓶无色液体.请填写有关内容.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将等体积的两种液体分别加入到A、B两个试管中
②分别向A、B两试管中加入等质量(少量)的______,观察现象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B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
______

试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结论是______
______
二氧化锰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后能迅速放出氧气,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没有现象,所以根据B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说明B试管中加入的是过氧化氢,所以A试管内加入的就是水;过氧化氢分解时,加入的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2H2O+O2↑;
故答案为:二氧化锰;产生大量的气泡;2H2O2
MnO2
.
2H2O+O2↑;加入到A试管中的液体是水,加入到B试管中的液体是过氧化氢溶液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铁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为红色固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B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3)反应②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______(填化学式);
(4)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甲、乙均是一种液体,A、B、C均为黑色固体,D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试液变红色.E是一种气体单质,F是生活中常见的银白色金属,它们之间有下列转化关系:
①甲
A


乙+E②B+E
点燃


D③F+E
点燃


C
根据以上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名称______;乙的名称______.
(2)试写出①和③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根据下列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回答问题:
紫黑色的固体A加热生成无色气体B和黑色粉末C及固体D,黑色粉末C和无色液体F作用可生成无色气体B,铁丝在气体B中燃烧可得黑色固体E.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C______,D______,F______;
(2)写出得到黑色固体E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A、B、C、D四种微粒,A微粒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外无电子.B为原子,其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C微粒带两个单位正电荷,其核外有三个电子层.D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三个电子.①写出四种微粒的符号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②画出C微粒结构示意图______;
③A、B、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______.
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号最小的元素;B元素的单质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的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12倍,且C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D和C能形成CD2型的化合物,且D元素的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和氩相同,试回答:
(1)A的单质的名称为______C元素的符号为______D离子的符号为______
(2)写出B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